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拥你入怀》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27 08: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演绎激情,本色语文”全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那天上午第一节是支玉恒老师执教的《拥你入怀》,听着,听着,我流泪了。

文章讲述一位丧夫的母亲与女儿相依为命,苦苦支撑,如今又不幸患上绝症,陷入了生活与生命的双重绝望,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里,为了爱,她紧闭门窗,旋开煤气阀;为了爱,她又关了煤气,打开窗户。

支老师在教学时,始终注意情感的铺垫、蕴积,及至引发喷薄而发,他以有感情地读为手段,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心理的细致体会,去领会文章的表现手法和内容情感。通过对话,让学生感悟到自己能感悟到的社会现象和人生道理,从而懂得要珍惜人生、敬畏生命。



一读,在情境创设中铺垫情感

入题之后,支老师先播放配乐朗诵,让学生用心听,结合自己预习时所读的谈感受。音乐是悲怆的,会场里回荡着一位心力交瘁的对生活失去信心却又深爱着女儿的妈妈声泪涕下的声音。这样的情,这样的境,这样的文字,拨动着学生的情弦,学生很自然地把自己融入到文本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共鸣,所以当他们站起来时,无一不是带着悲伤的语调,悲愁的表情诉说着:他们太可怜,生活已经够苦了,妈妈还患了绝症;女孩好可怜,从小失去父亲,现在又要失去母亲了;这个家庭太悲惨了;这位母亲太伟大了,她想自杀,但她还是决定和女儿一起活下去……支老师借势问大家:拥你入怀,是谁拥谁入怀?如果你是文章的作者,你还会用什么题目?学生凭着他们的初步感受,为文章取了几个很好的题目——《伟大的母亲》、《无尽的母爱》、《妈妈,请不要再哭了》、《一句话的力量》。



二读,在两相对照中积淀情感

对照一,地点:街头

文章一开始写母亲得知自己得了绝症,必须入院治疗,但她是一位单身母亲,一月只挣800元钱,她拒绝了。老师通过读,让学生感受母亲悲痛欲绝的心理状态,激发同情心,然后怀着人类最善良的同情心读母亲的心情,读描写女儿的内容。

在学生对第一段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朗读后,支老师说:母亲是这样的母亲,女儿是那样的女儿,两相对照、互衬,你觉得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样表现显得这件事特别凄惨,文章显得更加沉重,母亲显得更加可怜,帮助学生积淀情感。分角色继续读,在互衬中进一步感受母亲的可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同情心,于是怀着善良的同情走近了母亲,走近了女儿。

对照二,地点:家里

母亲为了爱,选择了与女儿同归于尽,于是,那晚,她做了满满一桌子好吃的,不停地为女儿搛菜。

支老师让学生读读做饭、吃菜的那两段内容,然后说感受:这样的家庭吃这样的菜,是她们家最丰盛的一顿,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想象,母亲要自杀了,而且要带着女儿一起离开人世间,这顿饭是她们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顿晚餐,她在亲自烹制自己和女儿在这世上的最后一顿晚餐时是怎样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老师更是饱含伤心的泪水,悲怆、哀婉地读着,一般人家是好日子做好菜,可是这户人家是离开人世前的最后一顿晚餐,所以每一刀切下去,每一块搛起来,母亲是……学生接着说,母亲的心在哭,在流血,而女儿不知道,女儿以为今天是个好日子,兴奋得大叫。极度的悲痛绝望和纯真的欣喜无忧对照着,人物压抑着痛苦的无声动作与天真烂漫的语言映衬着,于是这一切化作了学生饱含情感的朗读,一悲一喜在这里撞击,催人泪下,不忍卒读。这时,坐在听众席上的我涌积在眼眶里的泪水终于喷薄而发,我被感动了,学生们被感动了,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感动了。



三读,在语言感悟中丰富情感

文章的语言很富感染力而又简捷凝练,在具体的情境中反复诵读,认识人的内心世界,能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

支老师让学生再反复诵读,划出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再感动大家一下。下面是课堂上学生的感悟:

“如今,她要走了,女儿……女儿,她能指望谁”,她要离开这个世界,她并不留恋、惋惜,但是临离开前,她最惦记的是女儿,所以她呼唤着女儿,女儿……

“她泪流满面地拿出女儿的照片。家里穷,照片还是女儿周岁时照的。”她们家的生活是多么贫困,维持最简单的生活还只是勉勉强强,现在母亲又得了绝症,那真是雪上加霜呀!

“她吐出一口痰,痰里有血,腥腥的。”她吐血了,是因为她心里在流血,她伤心,她难过,她死了,女儿孤怜怜的,她的心在流血呀!

“她心如刀绞,坐下来,不停地搛菜。”母亲是多么伤心,她珍爱着自己的女儿,可她死了,女儿能指望谁?她要带着女儿一起离开人世间,所以她不停地为女儿搛菜,在表达心中的歉意与疼痛。

……



四读,在角色分演中体悟情感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最重要的一段。这一段,作者对人物的言行作了细致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生命的走向。如何让学生经历母亲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抉择,如何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去感悟社会现象、人生道理,从而懂得珍惜人生,敬重生命呢?支老师还是选择读。

支老师指名让二名女生上台分角色读,读出内心的情绪。因为有前面一步步情感的铺垫、积淀、丰富,学生此时朗读是水到渠成,有这样的朗读,当然有这样的体悟:

她关了煤气,打开了窗子,她也打开了新的希望。

她打开窗户,也打开了心扉。

是女儿把妈妈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了。

……

在学生讲到打开窗户时,支老师紧紧抓住,问学生她两次打开了什么,关住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学生各抒己见:

她打开煤气阀,是对女儿的爱,她要躲避折磨,逃离现实。

她打开煤气阀,是因为女儿没有谁可指望,还不如跟母亲去了。

她打开窗户,是打开了心扉,打开了新的希望。

她打开窗户,要和女儿一起坚强地活下去。



五读,在激情澎湃中喷发情感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课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培养能力,情感态度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树立也是语文教学目标之一。为了能让学生感悟到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懂得生命的可贵,懂得人与人是需要互相支撑互相帮助的,支老师还是借助于读,引发学生内心善良的情感,并喷薄而发。

支老师通过读第二部分让学生说说对“好日子”的理解,再通过读结尾部分,想想母亲为什么放弃了“好日子”?此时的学生为人物命运的转变而终于松了口气,情绪也引发到了极点,为母亲正确的抉择而宽心,为女儿逃脱死亡而高兴,大家畅所欲言,更佩服病重的母亲,明白逃避现实选择死亡并不是走向好日子,母亲剥夺女儿的生命,是爱,但那是狭隘的、懦弱的爱,生命是最可贵的,知道生命可贵,才会有勇气面对真实生活带给的苦难。拥你入怀,就是母亲把坚强拥入怀中,无论命运如何,她们都会坚强面对。

结题之际,支老师又追问:两个人回来了,面对生活可能会怎样?从而引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的命运。而通过生活实际的回忆,让学生相信社会会给以帮助,我们也会伸出援助之手,人人都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



正是因为支老师至始至终把有感情地朗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才会让学生入情入境。课结束时,学生已不是原来的学生了,他们仍沉浸在故事当中,而支老师也正是借助于读,让学生懂得珍惜人生,敬畏生命,懂得要学会爱。

拥你入怀,并不只是妈妈把女儿拥入怀,女儿拥妈妈入怀,母女把坚强拥入怀,不只是社会把弱势群体拥入怀,对我而言,今天的语文课,支老师把我,把在座的每一位语文老师拥入怀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3 12: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