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9-15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在学生互相启发下,学生从自己的语言描述“周长”的意思,逐渐趋向准确的数学语言。学生通过看、描、摸、说,多角度多层次体验周长的实际意义。)
三、练习深化,开放策略。
师:怎么比较它们的周长呢?
生:先测量它们每条边的长度,再把所有边的长度都加起来,看哪个图形的周长比较长。
师:你们认为这个方法怎么样?
生齐:很好。
师:就用你们说的方法。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学具:这是乌龟爬行的路线,这是蚂蚁爬行的路线,这里还有直尺、卷尺、绳子。你们准备怎样测量?大家先想想然后全班交流。
生1:我用绳子把长方形围起来,再用直尺测量绳子的长度,就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学生边演示,师问:要帮忙吗?生1答:要。)
生2插话:那直接用直尺测量更快。
师:具体说说。
生2:先用直尺测量长方形的长,再测量宽。
师故意惊讶的问:还有两条边呢?
生2: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只测量两条边就可以了。
师:能用上学过的知识,好!
生3:我用卷尺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
师:树叶的周长怎么测量?
生4:我用卷尺把树叶围起来。
生5:我用绳子测量树叶的一条边,再乘以2,就能算出树叶的周长。
生6:我用滚的方法测量树叶的一条边。
师惊讶的问:什么?用滚的方法?给大家演示一下。(生6把树叶放在直尺上滚动,也测量出树叶一边的长度。)
全班学生为她喝彩!
师竖起大拇指表扬:好办法,会动脑!现在请大家测量并计算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你们觉得单独完成好还是小组合作呢?
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合作学习。
师:请同学们从信封中拿出学具开始测量,并把测量的结果填在记录单中。(学生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周长,教师巡视指导。)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可以派一名或多名代表。
小组一:我们测量出长方形的长是25cm,宽是15cm。周长是80cm。我们这样算:25+25+15+15=80cm。
小组二:我们测量的结果和他们一样,但计算方法不一样。25×2+15×2=80cm。
小组三:我们有更简便的方法:(25+15)×2=80cm。
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各种方法。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可真多!树叶的周长怎么计算?
小组四:我们测量树叶一条边的长度是36cm,周长是36+36=72cm。
小组五:我们的计算方法是:36×2=72cm。(教师板书这两种方法。)
师:看看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到底谁获胜?
生齐:乌龟。
师:刚才判断对的举手。(判断对的学生作胜利的手势。)判断错的,老师再给你们一个机会。(教师神秘的说)黑板上藏两道判断题,你们判断对的得1分,看谁能积2分。第一题:这个 真棒的标志有周长吗?认为有的请举手。(只有3个学生举手。)
师:没有举手的同学答对了,加1分,左手伸出一个手指表示1分。(学生情绪高涨)谁能说说理由?
生:这个标志有一个地方没有连在一起,也就是没有从起点回到
起点,就不是一周,所以它没有周长。(学生鼓掌。)
师:说得真完整。请看第二题: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师指 和 )认为一样的举手。(学生有三分之二举手)举手的加上1分。说说理由。
生1:虽然右边的铅笔多了一条线,但是这条线在里面。
生2:我要补充,里面的不算,一周指的是它的外边线总和,所以它们的周长一样。
师:听明白了吗?(生齐答:明白了)还想积分吗?
生自信:想!(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
师:课本第45页第2题有3小题,看谁量得准,算得快。算对一道题得1分。(学生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的周长。)
学生计算完后,教师指名汇报。
(学生的测量工具、方法,计算方法都是开放的。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主动性,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种多样,让学生,听课的老师都惊诧不已,这环节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四、随机应变,全课总结,
汇报时有一个学生小声说:老师我们很想得到这些学具。(这时下课铃正响。)师:好,就让你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生:什么是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师:我把学具送给他们。也请同学们把你们积的分数亮出来作为这节课的总结。(大部分学生积5分,少数积3分)。
(教师善于捕捉课堂动态生成的信息,随机应变灵活总结,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机智。)
教学评析:
课前充分的预设是为了课中有效的生成。《什么是周长》一课,郑老师能灵活处理教材,把课本中的例子有效的融入乌龟和蚂蚁赛跑的情境中,通过这一情境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在生动、信息量大的情境中自己发现数学知识。在这节课中学生是真正的发现者。正因为这样的预设,课堂中动态生成也异常精彩,整节课高潮跌起。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知识的建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充满生命活力,处处迸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也处处折射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能巧妙利用课堂动态生成的信息,出色完成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这也正是北京教科院吴正宪老师倡导的有活力有灵气的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