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8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师获奖论文 <<帮助学困生进步成长的最有效的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1 07: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营造有利学困生学习潜能开发的环境

    在心理上,给学困生提供一个稳定的积极的情感支持,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清除他们过度的压力和焦虑,使之充满欢乐;在家里,向家长建议,为孩子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学校,班级要为学生营造学习、生活氛围,如设“故事角”、“展示角”、“知识角”等;让学困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参与者。

二、     设置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潜能开发的激励机制

    人是需要鼓励的。特别是那些挫折多余成功,沮丧多于欢乐的学生,更需要有人经常给予肯定和鼓励,为他们提供积极前进、争取成功的动力。第一改变原有的评价方式,让学困生亲身参与评价活动,发现自己、激励自己。第二为学困生在成长中树立自信,扩展评价的范围,设立表现奖、进步奖、才艺奖、互助奖、活动奖等。第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作业评价中实行等级评价,作业布置“套餐作业”。

三、    转变观念有利于学困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1、创造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促进学困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五彩天地展风采”这个展台设计的目的是为学生树立信心,展示强项,发挥优势创设的。教师定期更换展台内容,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强项,自由设计作品,如书法、绘画、手工制作、优秀作业、小发明、资料搜集整理都可以展出,主要是培养“视觉――空间潜力”,“交往――交流智力”。

“七嘴八舌”这块天地有儿童喜欢看的图书,生字卡片,成语接龙,学生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交流体会,互相猜谜语讲故事,编童话,画童话,写童话,学表演,写读书日记,小组定期开展七嘴八舌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潜能、戏剧表演潜能和想象力。

“五味瓶”为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沟通提供了场所。根据生活中的味道(酸、甜、苦、辣、咸)设计每个瓶内沟通的内容,对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塑造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潜能意义极为重大。

“套餐作业”。突出多元智能理论的特性:多元性、实践性、差异性、潜在性。倡导“自选、设计、合作、探究、发现、提高”的学习方式,共10个模块:个案小档案,古诗串串屋,快乐阅读宫,成语快快车,识字大宝岛,我能行,我知道,我创造,我发现五彩世界,我感受快乐生活。

2、用新课程理念,善待学困生

倾听学困生说话。在班级门口设立一个“悄悄话信箱”,学生可将自己想对老师说的知心话放在里面;使教师明确怎样用“心”施教,多听听来自孩子的心声,放下“师架子”蹲下来看学生,做学生朋友。   

走到学困生中间。在课堂上,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师站到讲台上讲课的传统习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的欲望,走到学生中间,坐到学生座位上,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可亲可敬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学习问题。

四、    尝试了适合学困生学习潜能开发的教学策略、方法

1、学困生学习语文潜能的方法

培养学困生的非智力因素:创设情境,语言激励,能力培养;培养学困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范读引路,激发兴趣。引发共鸣,增强语感。合理想象,激发情感。动作表情,传达情感;培养学困生自能读书的能力(五步读书法);培养学困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2、开发学困生学生识字潜能的方法

课前,指导学困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课上,指导学困生养成质疑的习惯;生活实践中识字;每天会读一句话,帮助学困生认字;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让学困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3、培养学困生听、说、读、写能力方法方法:陶冶情操法(提高审美能力,提高言语技巧);发散思维法(多项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训练);质疑反思法(开发语言潜能、思维潜能);问题讨论法(语言潜能和交往潜能);情景表演法(多种潜能开发);游戏激趣法(语言技巧、思维训练);情感朗读法(培养语感,潜能训练);阅读积累法(知识积累,学习兴趣的培养);激趣写作法(积累语言,提高能力,培养兴趣)。

4、探讨适合学困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分钟自由说,创造学习条件;巧设导语,激发参与兴趣;自由谈论,诱发思维兴趣;突破重点,开发思维潜能;质疑解疑,激活创造思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15 09:1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20: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