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期以来,古诗教学采用串讲法较多,这是传统的讲解古诗的方法,即先解诗题,然后释词,最后讲解诗句意思,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讲解,学生倾听,教师讲究,课就上完.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说穿了我们的的古诗教学还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学生不感兴趣,最主要的是学生虽然理解了诗的意思,但是对于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无法深刻地领会.基于这一点,在本次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中,选择了一首古诗作为教学内容,选择古诗中的悟诗情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题,说说我的看法.
一. 古诗悟情的阶梯式环节设计.
学生对古诗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的领悟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初读明确人物关系,自己解释诗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重点用关联词解释后四句及把后两句诗的意思成反问句,使学生初步抓住整首诗的思想感情,再通过质疑听音乐,发挥想象李、汪二人当时的情景,想象练笔,深刻领悟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最后通过比较两首不同的送别诗,再次领会作者借景抒情的方法,并进行仿写,在我设计时,就是想体现出这么一种层层深入,阶梯上升的情感体会线路。
二. 领悟诗情中教学策略的运用。王崧舟老师认为,主要有二条阅读教学策略,一条是基于质疑的教学策略,一条基于感悟的教学策略。质疑强调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感悟侧重内涵的领悟,想象,直觉和体验,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做短。偏执于一端恐怕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受此启发,我认为在古诗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地将质疑和感悟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整堂课的安排中我大致遵循“质疑------感悟------解疑”的过程。尤其是在重要环节悟诗情上,安排学生质疑,要求人人要有疑,然后抓住二个涉及课文思想感情的问题“踏歌声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忽闻呢?”引导学生进行感悟。这样不难发现学生的质疑,为他们感悟关键的把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感悟的过程中恰恰又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于是,学生思维活跃,通过自由感悟,整首诗的思想感情就蕴涵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了。三. 倡导个性化的独特体验。读古诗,教师绝对做不到让每个学生脑海里浮现出教师心目中至善至美的意境,而应为学生充分抒发个人感受创造条件,古诗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朦胧性的特点,加上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应包容每个学生在诗情感悟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鼓励学生不局限于一种大众认同的意境,无拘无束地谈自己的独特的想法,如解释古诗,以及在想象李,汪二人为何不能见面分别原因等方面,可以天马行空的谈自己的想法,其目的就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体验,获得自己学习古诗,领悟诗情的自家特点.
四. 注意渗透情感目标的领悟,虽然可以无拘无束的谈自己的感受,想法。但我力争在课堂教学上领引学生朝着诗的主旨走去,力争达到课堂教学形散而神不散的效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