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生学校的理念是什么
“爱生学校”是由九十年代后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东亚一些国家开展基础教育合作过程中所推行试验项目——“Towards Child-Friendly Learning Environment”(直译为“建设爱生的学习环境”)演变而来。根据实施的具体内容,在我国实施该项目是将其译为“爱生学校”。“爱生学校”项目在泰国、菲律宾等国家的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切实促进了儿童权利在学校的落实,推动了孩子们获得高质量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在1996年-2000年中国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合作周期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早期儿童关爱” 项目中,把创建“爱生学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旨在推进项目地区的学校以学生为本,改革教育学的关系,改善学校、社区、家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爱生学校是将儿童权利的理念应用于课堂实践和学校管理的一种手段。爱生学校的框架自1997年在泰国首先被确立之后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目前,这个框架已经发展成为纲领性的檔,由以下五个方面(维度)组成:
1. 全纳性 寻求并推动所有儿童,特别是那些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语言、社会经济及能力等背景的儿童积极参与;
2. 学习的有效性及对儿童生活及生产知识和技能需要的相关性;
3. 儿童情绪、心理及身体的健康、安全及保护;
4. 在创造平等环境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尊重性别;
5. 鼓励学生、家庭和社区积极参与学校政策、管理的各个方面,并为儿童提供支持。
原则上,在联合国儿基会实施的所有爱生学校项目都把这五个维度的内容视为爱生学校成功的必要、相互促进的条件。学校要做到爱生,就要强调所有这些要素;如果在每一个方面都能够做到爱生,那么这种能力会由于在其它方面采取的行动而得到强化。
在对爱生学校的五个维度理解的基础上,爱生学校的建设需要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学校要培养儿童合作和积极学习的态度,培养他们宽容、关心、创造和自尊的品质
《儿童权利公约》要求教育必须为儿童参加未来自由社会的生活做准备。在这个社会中,理解、和平、宽容、性别平等和友谊是基本精神。儿童精神健康的前提是具有被认同感。如果因为肤色、宗教信仰、身体残疾而被排斥,对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是个致命打击。为了保证儿童自我价值感的形成,需要对学校教育的以下方面进行考察:
¨ 学校对男孩和女孩的态度是否一样?他们是否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 学校对来自不同种族、宗教背景和社会关系阶层的孩子的态度是否一样?
¨ 他们是否有平等的学习机会?
¨ 孩子所用的教材是否过时?其内容是否有种族、性别歧视?
¨ 有没有对孩子进行相互尊重的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