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66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桥之美》教案、案例、反思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7: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文解析  



孟宪军



《桥之美》是一篇立意、构思、技巧都富有创意的小品文,聚集了画家多年的审美体验和感受,蕴涵丰富、特色显著、情趣盎然。



新颖的视角。“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思维方法,就会有迥然相异的结果。对于观察者来说,角度往往比距离更重要。桥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连接通道,也是大地上优美的风景。有村边溪上的木桥也有横亘大江大河的铁桥,有远古时代的石桥也有现代都市的钢混立交桥,有玲珑剔透的园林桥也有跨越水面的海陆桥……桥是美的,桥之美可能在于它独具特色的造型,在于它贯通山谷河流的恢宏气势,可能在于它坚固力感、浑然一体的结构,在于它辉煌夺目的光彩……这些都是普通人眼里的桥之美,而且也都是着眼于桥自身的形体和结构。而吴冠中先生却以美术工作者的眼光和标准去观察、诠释桥之美,把桥当做构成绘画美的形式要素来审视其美学价值。这种新颖的视角,对桥的实用价值忽略不计,为读者观察和欣赏桥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从而使人们在“刮目相看”中去发现桥之美,并从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在作者看来,桥在不同的环境中,起着各不相同的形式作用,具有不同的美学效果。在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中,桥是沟通线、面形式转变的媒介,拆掉江南水乡和威尼斯的石桥,那就等于摧毁了画面的结构美;在苇丛、细柳、湖水或险峰、急流环境中的桥,则构成了疏朗与浓密的对照、刚与柔的搭配、灵动与单调的变化、险要与安适的映衬;“清明上河图”中的桥则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和交错的角色;虚构的鹊桥构建了美好的意境,打开了现实与理想的通道。



尽管这些桥在外观、材料、所处位置以及在构成画面美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它们都能和周围的景物形成对照而又和谐交融,或起到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和交错的作用,从而构成形式美的要素,这样的桥也就具有了美感效果。简言之,只要能与周围环境和谐搭配构成入画的美景,桥就是美的。这就是桥之美的本质内涵。这个意思反过来说就是,尽管一座桥本身也许不多么美,但它在与周围环境的融合中构成了形式美,那么它就具有了美;一座桥本身的造型也许是美的,但是不能与周围环境构成和谐、对照和相互联系的关系,那么这座桥就不具有或失去了美感。



浓郁的诗情画意。作者认为桥作为形式要素,它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与环境的其他要素构成美的画面。为了使读者明白这个道理,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个观点,作者不惜花费大量笔墨在文中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精致的图画,线条清晰,色彩明快,创意新颖。如小桥流水人家图,那是用块面、直线、曲线构成的速写;芦苇石桥图、细柳拂桥图,那该是创意新颖、蕴涵丰富的意象画;湖水卧龙图、静水映桥图,那就是色彩明丽、气韵流动的水粉画,而作者笔下的清明上河图,简直就是气势恢宏而又细腻生动的工笔画了。这些精美的图画中包蕴着作者对桥之美、绘画美乃至生活美、艺术美的独到而深刻的理解和执著的探寻与追求,同时也寄寓了对于艺术挚爱的情感和对美的赞颂。因而文章展现出浓郁的诗情画意,使读者在赏玩品味中能够获得审美认识,并产生美的感动。



生动灵活的表达技巧。本文作为一篇美学小品,科学性与形象性的统一是其表达上的突出特点。文章的用意在于阐明美学的某些思想观点,说明桥之美在于在各种环境中起到各种不同的作用,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进而提出了变化、搭配、对比、衬托、和谐等桥梁美学法则。然而作者并没有板着面孔空洞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的事例和优美的“画面”来注释和推导,而表现这些事例和“画面”的主要表达方式便是生动的描写。本文的描写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描写的目的是为了展现事物的美学特征。作者把石桥的突然显现,比作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生动地表现了疏与密、线与面的和谐搭配给人带来的心情舒畅和精神愉悦;把湖面上架起的长桥比作富有生命力的卧龙,把乘船观赏长桥比作阅读一篇史诗,突出表现了灵动与单调的变化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和审美快乐;写桥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展现出桥与水形式上互相交错、颜色上互相映衬的浑然一体的整体性特征给人感觉上的完美,就如同一支情调统一、流畅优美的乐曲。二是描写与说明高度融合,相与为一。本文以说明为主线,贯串起诗意化的描写;在描写的过程中也包含着说明的意味,体现出所要说明的观点。这种摇曳多姿的笔法,避免了行文上的枯燥单调;而两者的水乳交融则使人获得审美知识,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三是描写景物与抒发感情有机结合。美,本身是包含着情感倾向的。文中对美感画面的描写勾勒,自然蕴含着作者对于美的热切追求和由衷赞赏。在描写的过程中或展开想象,辟成妙喻;或刻意点染,营造意境;或寄情于景,或直抒胸臆……这些都使文章产生了赏心悦目的形象美、绘画美和深厚的艺术魅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7:49:00 | 只看该作者
桥之美



孟宪军



教学目标:



1.从说明文的角度理解文章的结构与内容美。



2.从小品文的角度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3.从美学的角度体悟文本的意蕴美。



4.从个性阅读的角度发现、探究生活中的美。



教学设想:



美文美上。首先,导入扣住本文的特点──极富美感的散文化的语言;其次,把朗读、美读作为理解本文内容的有效途径,抓住文本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采取多种方式指导朗读,通过质疑的方式引导学生疏通文意;第三,重点突出“体验美、解读美”的文本探究环节,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观照客观事物,唤起审美知觉,激发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解读体验与生成性体悟成果,在说明文的教读中拓宽教与学的思路,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提供氛围和情境。



教学过程:



一、引题导入,激活思维



(一)组织小组将所搜集的关于“桥”的图片进行筛选,然后上台展示(实物投影仪)。



(二)指导学生赏析点评数幅图片,谈出个人感受与看法。



(三)启发学生用绘画的艺术的观点去赏析建筑的美点(这是进入文本的突破口),从而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解读课文。



(设计意图:扣题导入,直指本课主题,图片的点评与赏析则可以一开始就打开学生的思路,从而为后面的发散思维作热身准备。)



二、感知文本,搜集信息



(一)指导学生持笔阅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疏通字词(扫清文字障碍)。



2.了解课文内容。



(二)引导学生明确:



1.说明对象:各种各样的桥。



2.主要问题:不同的桥有不同的美。



3.文本的关键词(句):桥之美(说明中心)。



(设计意图:朗读感知,可以凸现文本的语言特色,为后面的品味语言做好铺垫。)



三、品味语言,感受特色



(一)引导学生谈出这篇说明文与本单元前一篇说明文的区别,以突出本文的特色──语言美。



(二)组织活动。



“创造性欣赏”活动设计:请学生在文中自主选择最富美感的语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新再现它的美:



1.可以说话:如“它引发了我的联想和想象”、“它让我有一种的感受”;



2.可以创造性地描述画面;



3.也可以借题作画。



(活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语之笔”画“桥之美”,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品味语言。)



(三)学生展示活动成果。教师启发诱导学生谈出所挖掘的美点,并以此进入语言的品味与赏析。



(四)引导学生领悟本文的语言魅力,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与欣赏能力。



(设计意图:创造性地感受与欣赏,可以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说话与作画的变式欣赏以充分挖掘文本潜在的美学教育资源,并为后面学生的个性解读提供方法上的启示。)



四、个性解读,角色体悟



(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多侧面、立体式、有创意地进行审美观察和审美表达。



(二)组织活动,引导学生挖掘“美”的丰富内涵。



“欣赏桥之美”活动设计:



1.如果我是画家,我这样欣赏桥之美……



2.如果我是诗人,我这样欣赏桥之美……



3.如果我是旅行家,我这样欣赏桥之美……



4.如果我是工程师,我这样欣赏桥之美……



……



(三)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桥之美”的文本内涵和生活意蕴,从而引发发散思维,开发文本的潜在资源:从“桥”到“文化”到“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环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开发课程资源,养成学生多角度解读、多角度审美的方法和能力。)



五、链接生活,迁移运用



(一)引导学生用在文中领悟到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方法去观照生活中的美。



(二)链接生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1.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就熟悉的、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某一景物(如建筑、景点、房间布置……),从美的角度出发,谈感受,说看法。



2.教师点评注意挖掘学生表达的潜在内容,启发诱导学生谈出独特的体会与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与表达能力。



(三)总结。



与学生一起总结收获,明确课堂品出的桥之美,归纳学生发现的生活美,肯定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有效养成学生主动阅读、个性解读作品的习惯和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用审美的眼光观照生活,用灵动的语言表达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7:49:00 | 只看该作者
《桥之美》教学实录(片段一、二)



杨俊玲



片断一



师:请同学们把搜集到的与桥有关的图片拿到前面来展示,介绍图片,并谈谈美在哪里?



生:这是“小桥流水人家”图,线条曲折,风格低沉,有凄凉感,但很有诗意。



生:这是“南京长江大桥”的照片,是去年暑假我跟爸爸去南京时拍的,尽管不很华丽,但是很有气魄,也很有纪念意义。



生:这是“北京立交桥”的图片,看上去纵横交错,有一种繁华的美感。



生:这是“彩虹桥”,五彩斑斓,就像人生的梦想。



生:这是“人行天桥”,它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安全,也是美的。



生:这是“泸定桥”,照片是从电视连续剧《长征》中截取下来的,红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匍匐爬行,有的中弹从铁索桥上落入江中,有一种悲壮的美。



……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好,图片选得很有代表性,对于桥的美也谈得很有道理,说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看法。今天让我们换一种眼光,变换一下角度,邀上画家吴冠中,驻足桥边,一起赏桥、说桥、品桥……



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持笔默读课文,注意要求:1、疏通字词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生阅读、圈划)



师:课文写到了哪些桥?结合课文说出这些桥美在哪里。



生:写了茅盾故乡苇丛中的桥。



生:写了细柳下的石桥。



生:写了长桥。



生:写了风雨桥。



生:写了庄稼地里的小桥。



生:写了高山峡谷间的索桥。



生:“小桥流水人家”在曲线、直线、块面组成的和谐美。



生:芦苇石桥美在疏朗和浓密的对比。



生:细柳拂桥美在刚与柔的有机搭配。



生:长桥卧波美在生动与单调的变化。



生:虚构的鹊桥构寄托了美好的理想,具有意境美。



师:那是不是所有的桥都是美的?



生:不是!在第六自然段中,作者说他爬到山上画画,都没找到六合塔与钱塘江大桥的关系,可见这里的桥在作者的眼里就不美。



师:看来关于桥之美吴冠中先生有他独到的见解,能不能概括一下桥之美的共性?或者用一句话揭示桥之美的本质?



生:尽管这些桥在外观、材料、所处位置以及在构成画面美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但它们都能和周围的景物形成对照而又和谐交融,这就是桥之美的内涵。



生:凡是起到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和交错的作用的桥,都是美的。



生:桥作为构成形式美的要素,构成了绘画美,这样的桥也就具有了美感效果。



生:桥只要是在构成或联系其他形象景物组成美的画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那么它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生:只要能与周围环境和谐搭配构成入画的美景,桥就是美的。



师:同学们尽管说法不一致,角度不一样,表述语言不相同,但都有很强的概括性,意思是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7:50:00 | 只看该作者
《桥之美》教学实录(片段三、四)  



杨俊玲



片断三



师:这篇文章与以前的说明文相比,在语言方面感觉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生: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



生:这篇文章的语言主要是描述性的。



生:这篇文章的语言形象性强,多运用比喻等修辞。



生:这篇文章以形象的语言说明道理。



生:这篇文章用优美的语言创造了诗情画意。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看看画家如何用“语言之笔”画“桥之美”。我们一起做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最富画面感、美感的语段,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重新再现它的美。比如,根据文中的语句画一幅画,也可以对优美的语句进行赏析品味,你可以说“它引发了我的某种想象或联想”,“它让我有一种的感受”。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投入。10分钟后,开始交流。)



师:请同学们自由展示。



生:我画了茅盾故乡的桥。那里有密密的像草一样的芦苇,有小石桥。在密得令人窒息的苇丛中,隐现着一座小石桥,让人产生透气的舒畅感。



师:你是根据哪儿画出来的呢?



生:第四自然段第一句话:“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师:可是,你怎么说这芦苇像草呢?



生:它太密、太多,令人窒息!有了桥就可以透一口气!



师:可是那苇丛会透气吗?请你告诉大家,这是怎么回事。



生: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苇丛固然不会喘气,这其实是作者的感受。作者用自身的感受写出了景物给人的舒畅美。



(同学们为她鼓掌)



生:我喜欢第四自然段中的“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画面:有细柳,有石块,细柳是软的,有一种女性的阴柔美,而石头是硬的,有一种男性的阳刚美。这句话很容易让人们想起柳永的词“杨柳岸晓风残月”,意境很深沉。



生:我觉得他的语言很美。不像说明文而像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他这里所写到的景象让我想到早春的那种凉凉的、清新的感觉,给人一种清新秀丽的美。



生:我也画了一幅画,起名叫“桥韵”。第五段中写道,“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这里说到了桥的身段与水的波纹和谐优美,其实就是说它们在形状、颜色上很协调。从形状上看,桥是弯的,水是波状的,桥可以是青的,也可以是自然的木色,而水则是绿色的,搭配和谐而有韵。



师:你理解得很透彻,表述得也很形象,这句话中的“乐曲”怎么理解呢?



生:这里有桥有水,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和谐优美,就好像各种乐器奏出的交响乐。



师:很棒!把吴冠中的语言都想活了。



生:我喜欢第五段中写到的高山峡谷间的索桥!作者说这种桥有一种生命力。说它与周围的山岩、树丛、急流相互衬托,有一种生命的美!高山峡谷是险的,是对生命的挑战;而桥则是一种求生的途径,有生命力,给人一种生的希望与信念!



师:由索桥到生命,赏出了画面的生机美!画家用绘画的视角,语言的画笔,连缀了这生动形象的散文式的说明文,同学们则既点出了本文语言的特点,又说出了语言所给人的美的感受,这也正是《桥之美》的语言魅力。



片断四



师:其实,从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同一事物都会获得不同的美的感受。吴老先生是画家,他笔下的桥之美让你如赏画卷,而假如你是文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来欣赏桥,那你会对桥之美产生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尝试一下吧!



(学生沉默思考,阅读动笔)



生:假如我是一位文学家,我会从桥所蕴含的故事上去欣赏桥之美,我会由小桥流水而想到游子思乡的动人故事。



生:假如我是一位诗人,站在雄伟的大桥上,我会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站在寂寞的小桥边,我会想起“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梅花。



生:假如我是一位音乐家,看到雄伟的大桥,我会高歌一曲《我的祖国》;看到山中索桥,我会想起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看到田野中的小桥,我会自然地唱起《泉水叮咚》。



生:假如我是一位老师,桥会让我想到一种供人行走,此岸通往彼岸的沉默美,想到默默无闻的奉献美。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7:50:00 | 只看该作者
《桥之美》教学实录(片段五)  



杨俊玲



片断五



师: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请就你熟悉的生活中印象最深的某一景物(如建筑、景点等),从美的角度出发,说出你的感受。



(学生思考,动笔,然后展现)



生:我认为咱们的教学楼设计很美。它讲究了主体的对称,中间是门厅,两边的教室一一对应;而且颜色是灰白色,与大楼两边大树的绿色相映衬,很和谐。不过,我觉得咱们的楼门厅有点窄,不够大方而且有些压抑。



师:你很善于观察,而且懂得中国的一种传统的审美原则──对称。如果有机会作建筑设计师,你设计的大楼一定会令人倍感舒畅。



生:我感觉咱们的校园很美。一进校门,绿苑广场是一种清新的绿色,中间崛起的银白色雕塑又避免了绿色的单调,两旁的柏油路向远处延伸,行道树绿意葱茏仿佛对每一位来访者致以热情的夹道欢迎。只是建筑和树木都是冷色的,如果教学楼是黄色,那给人的感觉就明丽多了。



师:你善于发现映衬的和谐美,而且对颜色的搭配也很敏感。



生:我觉得胜利黄河大桥是美的。它气势宏伟,横跨在滚滚东流的黄河上。只是我觉得引桥两侧的植物比较矮,与桥的气势不太相称。如果栽种一些高大的树木,就显得和谐了。



师:看来美既要讲究造型,又要讲究格调与气势。



生:我说的是不美的。有人布置房间,按照古代的风格装饰,可是里面却都是一些现代家具,看上去让人觉得很别扭;还有人将房间装成西洋风味,可用的却是中式家具,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师:你的见解很独到。是的,房间的布置很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品位,因为不同的风格往往承载着不同特色的文化。



一篇小品文,让我们品出了桥的美,发现了生活美,还学会了创造美。这大概很令吴老先生欣慰了。希望我们和今天的表现一样,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观察、分析、感受、并创造美好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7:50: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执教本课时,本着“美文美上”的原则,唤起学生的审美直觉,从而引导学生品出本文运思独特的散文化倾向。开始以图片展示进行导入,目的是借学生对桥之美的朴素认识,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与吴冠中先生从画家的审美角度出发来赏桥形成比照。如此导入,不仅扣紧了文题──桥,而且又从学生知识经验的缺陷方面引发探究兴趣,为解读文本重点──桥的形式作用打下了基础。



从本文是一篇“绘画型、散文式说明文”的角度出发,“品味语言”是教学设想中的重要一环,也应该是本文的重难点之所在。意即借此引导学生探究美、感受美。所以,在引导学生突破语言赏析大关时,特地设计了“活动型赏析”,其中的谈感受、联想、绘画,也收到了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其中有几个同学的独特体验,出乎意料。其中有位男同学谈到的“高山峡谷间的索桥给人一种希望,具有一种生命的美”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只要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他们完全可以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这也打破了我们以往认为“审美”对于说明文而言有抽象与具体之别的观点。



另外,考虑到“审美”这一术语的抽象性,教师在执教中尽量少用这个词语,因为只要唤醒了学生的这种感觉,具体的体会比抽象的概念更能触动学生的美感思维。



迁移拓展环节在课堂上展示,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为在那种氛围下,学生是最容易进入情境的。此项设计有两个出发点:既让学生学习运用本文“诗意的语言美”,同时又让学生学习“多角度审美”,所以教师采用了变换审美者的角色(文学家、音乐家、诗人等),这样既拓宽了思维的宽度,又加深了思维的深度,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从而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体验美、表达美。



最后,着眼于“桥之美”的能力运用与渗透,设计了“发现并创造你生活中的美”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从而使文章的美文熏陶作用得以外现。



从学习目标的达成来看,所定位的三个目标中,第二、三个是被整合在“品味语言”的环节中完成的,因为这毕竟不是“美学”课,只要能在具体情境的创设引导下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享受乃至审美情趣也就基本达到了目标。



(执教者:杨俊玲)







专家点评



这堂课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以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为着眼点,有着独特的创意、丰富的内涵和较高的艺术品位。



一、新颖立意,科学利用教学资源。



《桥之美》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也是一篇美学小品。若按照传统的一般教法,无非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解决文字障碍,疏理行文思路,弄清说明方法。这样做也许无可厚非,然而课文蕴含的美学资源就因此被忽视而浪费了。本课执教者独辟蹊径,确定了通过对课文美点的欣赏和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探究美学知识、培养审美情趣的立意。课文变成了十分宝贵的审美教学资源。学生以一种崭新的眼光去观察文本,去探究和感悟文本的美学价值,获得美的享受和创造美的激情。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性质和面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因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是语文教育的神圣使命。语文教学让学生从语言品味中、从身边生活中汲取丰盈的人文精气,获得心灵的滋育,从而实现人格的完美和灵魂的升华,应当是一种至高的境界。执教者在此迈出了坚实的也是很可宝贵的一步。



二、巧妙构思,由浅入深推动教学进程。



初中学生审美意识淡薄,审美能力偏低,审美方法缺乏。靠空洞的说教提高审美情趣无济于事。因而执教者一方面通过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以解读文章为依托,不脱离具体生动的审美对象;一方面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科学划定“最近发展区”,以“观察美──探究美──品味美──体验美──发现美”为推进层次,由观察自己熟知的事物(如桥或桥的照片)入手,通过整体感知课文探究桥美之所在,凭借局部探究和实践活动,去品味美和体验美,最后联系生活发现美。这种推进层次由对美的感性认识到个性体验再到迁移运用,是从浅层到深层,从学得到习得的科学严密的逻辑顺序,从而完成了初步的审美思想和方法的内化,实现了抛审美实践之“砖”,引审美能力之“玉”,琢高尚审美情趣之“器”的目的。



三、解放心灵,激发个性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审美的本质是自我享受,审美的过程是自我体验,因此只有充分尊重并激发学生的个性体验,才会走出把作者的个性审美变成学生的审美共性的误区,才能体现“以学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会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执教者创设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品味桥之美,以“假设”的角色去体验桥之美,以身边的建筑、景点为审美对象去发现美等情境,为学生进行个性体验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解放了学生的心灵,并使体验活动变得越来越热烈、精彩、深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03: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