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3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案例、反思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文解析



杨宏丽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报道了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件感人至深的故事。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老母亲——育乞西不忍其暴尸沙场,不顾炮火连天,不顾年老体弱,以惊人的毅力艰难地将其掩埋了,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苏联青年的坟头。燃烧在暗夜里的“这一点火焰”“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永垂不朽”。这篇战地通讯就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作者用深情含蓄的笔触,赞美人类灵魂深处的人性美,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人民在战争中用血肉凝结起来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这篇通讯极具文学色彩。它起笔很平,一开始就用简洁朴实的语言,简单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起因。事件发生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早晨,地点是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岸附近的一块方场。起因是五个红军战士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其中一个名叫契柯拉耶夫的红军战士牺牲在方场上,连长准备第二天再去进攻时,再埋葬这位战士。



接下来,作者把重点投向了那位伟大的母亲,浓墨重彩,精心刻画南斯拉夫老母亲的形象。老妇人育乞西埋葬红军战土契柯拉耶夫是全文的重点内容,具体感人,催人泪下。这一部分就像是一幅幅色彩凝重的油画,在我们面前慢慢地展开,强烈的形象之美、意境之美、色彩之美、静寂之美,感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



当育乞西发现有一位红军战士已经牺牲在方场时,她不忍看到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于是她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去安葬红军烈士。这时一幅幅壮美的画面便依次展现在我们面前:一个年老体衰的老妇人蹒跚地走在炮火硝烟中,走进方场;她吃力地翻过尸身、轻轻梳理烈士的头发;她跪在弹坑里,用手掌舀干坑里的积水;她两手抄在烈士腋窝下,艰难地拖着烈士的遗体;她跪着亲吻烈士的嘴唇、前额;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她把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插在坟头,点燃;她两臂交叉在胸前,一动不动坐在坟边……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定格了一幅幅壮美的图画,定格了一位伟大、勇敢、善良的母亲。再说静寂之美,无论是老妇人定格时的一个个姿态还是远处炮火包围下的方场肃穆、静寂的气氛,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更强烈的震撼,那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另外,黑沉沉的夜幕、闪亮的炮火、红红的蜡烛火焰、老妇人黑色的大围巾,强烈的色彩对比,更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之美。



通讯的最后,苏联红军寻找契柯拉耶夫的尸体时,发现了坟堆、老妇人和烛光。老妇人外表沉静,但内心满怀着对苏联红军的崇敬与感激之情,“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整个场面庄严肃穆,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而我们内心对法西斯侵略者卑劣行径的憎恨,对和平的企盼也油然而生了。



读这篇文章,我们无不被老妇人对苏联战士情同母子的深情所打动。她的恨与爱是同样的深沉。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在法西斯强盗的铁蹄下饱受苦难,对侵略者满怀仇恨;她渴望和平,对苏联红军充满爱戴和敬意,视苏联红军为亲人。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感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穿行于炮火之间。红军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战争是残酷的,而在残酷的战场上表现出来的这种母性的真善美又是那样令人震颤。



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作者也是匠心独运的。一般文章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包括表情描写)和心理描写,而本文对主要人物——老妇人的刻画着重在动作描写上,显得深沉而含蓄。文中重点刻画了老妇人对烈士遗体的掩埋,每一个动作都非常吃力、持重,然而又那么认真。一个个动作都作了细致的描写刻画,读来如见其人,如见其景,感人肺腑。



学习这篇文章,还要用心体会作者巧妙的艺术表现手法。不能不说,这篇通讯题材非常感人,但是感人的题材要写得感人,就要借助高超的写作手法。比如,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以烘托气氛、衬托人物。第2段中“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从这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以及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渲染气氛的同时,也为下文战士的伤亡和牺牲作了衬托。尤其是文中对“炮火”的多次描写,突出了当时环境的危险、敌人的疯狂,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突出了老妇人不顾年老体衰、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的高尚品格。还有一个细节令人格外注意,就是文章中多次写到炮火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来:“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可是炮弹仍旧落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感觉作者就在那里亲眼目睹这一切,一直在为老妇人的安危揪着心,其中有着多少的感动,又有着多少的庆幸啊——他为老妇人的壮举所感动,他为炮弹落得很远而庆幸。作者是用情、用心在报道,这报道怎能不感人!



再则,作者在行文中格外突出“蜡烛”这个细节,赋予了作品一种亮色,一种抒情诗般的意境。从老妇人摸出蜡烛,直到结尾,一直围绕着烛光展开细腻的描写,并且格外强调,这是老妇人珍藏了45年的象征着圣洁爱情的珍贵的结婚喜烛。在这样的一个炮火连天的特殊环境里,在这样特殊的氛围中,一点摇曳的烛光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深处,它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之光,是残酷战争中的优美人性之光。那闪烁在小小坟头、闪烁在炮火中的烛光,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永远温暖在人们的心头。



“成灰泪始干”的“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穿透了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我们读这篇通讯就是在感受一次精神的洗礼。《蜡烛》这首赞美诗,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爱心点蜡烛 壮美留人间

——《蜡烛》美点赏析  

周崇典 王姗姗  



八年级语文推出了苏联作家西蒙诺夫以二战时苏联红军与德军的战斗为题材写的一篇战地通讯——《蜡烛》,写一位南斯拉夫的老母亲怎样在炮火硝烟中收葬苏军烈士并用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悼念烈士的事。该篇与我国女作家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又深深地震撼了读者的心,本文试谈其三个方面的美点。



一、一批动词雕塑人性之美



这篇小说没有像一般小说那样用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对话,因为这是一个牺牲的年青战士的遗体与一个孤独的老妇人之间在一个“方场”上发生的故事,作者就选用一系列的动词雕塑主人公老妇人的人性之美:如她“爬出”地窖,原本是想招呼五个红军去躲炮弹的,当她发现一战士牺牲后,她“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写她从容镇定,奋不顾身;写她“把那尸身翻过来”,“理好了”他的头发,把他的“手臂弯过来”,“她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写她对烈士炽热的母爱;写她“跪”地舀干用作墓穴的弹坑中的水,“拖”尸,“画”十字,“吻”遗体,“捧”浮士,“堆”坟堆,再“摸”出蜡烛,“插”到坟堆上,“点”上。后来又“取出”另一支蜡烛,向坟墓“鞠躬”等,无不反映她对烈士的崇敬与悼念,无不反映她由一个普通的老妇人一下子变成了反法西斯的斗士,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变成了烈士的亲人或慈母。她虽然默默不语,内心肯定有千言万语,肯定有万千波澜,这样写,炮火中的人性美才格外灿烂,此时无声真的胜有声!



二、几组对比突出勇者之尊



细读课文,就会发现作者巧妙地谋就了几组对比,并以此升华形象,突出主题。1.炸得扭曲的铁栏杆与硝烟中不屈的老妇人身影形成对比。作者多次写她艰难绕过那段铁栏杆,应有深意。铁栏杆尚且被炸坏,她这个老弱的血肉之躯却从地窖到了地面,决不趴下,这不是写柔中之刚,和弱者之勇吗?2.炮弹落点的远与近形成对比。在第13至25自然段,竟有5次写德国人的炮火,其中有4次写炮弹落下离老妇人很远,只在第25段写炮弹落得相当近。为什么炮弹由远而近?想来是因为她点亮的蜡烛“引”来的,但老妇人“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这就写出了她的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3.被炸而死的猫与老妇人形成对比。第12自然段写道“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一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石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深知战争残酷,她深知自己老迈不会比猫更敏捷,但她却偏要义无反顾。4.黑色大围巾与红色大蜡烛形成对比。老妇人特意披着黑色大围巾,体现出庄严、肃穆、凝重气氛,体现出对烈士的哀悼,又用那曾是代表喜庆的结婚蜡烛以及它暖色的光来表示对烈士精神的纪念,表示对入侵者、杀人者的恨与抗争。小说中这两个“道具”的使用意蕴是很深的。



三、两支蜡烛象征正义之光



是的,作者多次描写蜡烛的火焰与光亮,并写它在炮火中被震熄又被点亮,一支燃尽时另一支又续上,特别是结尾处充满深情的笔墨:“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就极具象征意义:它是一个“母亲”(代表了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眼泪”,即正义的悼念,它又是一个反侵略的“儿子”的“英勇”精神的外化,是正义的圣光在感召着世人。这里用蜡烛的光亮结尾比《百合花》中新媳妇用一床带百合花的结婚被子安葬牺牲的战士,对读者而言,更有视觉的冲击力,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蜡烛



杨宏丽



教学设想:



这篇战地通讯扣人心弦,感人至深,学生很容易就能读进去并被感染。虽然文章的思想感情和主旨不难理解,但学生在阅读中很容易流于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教学中关键是要注意引导、激发学生能深入品味作品的感人之处、意蕴丰富之处,赏析作者诗意般地表现南斯拉夫母亲浓郁深厚的情感的艺术手法。教学中可以适当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二战中纳粹的暴行,有助于学生认识、感受南斯拉夫老妇人的形象,领略烛光的象征意义,培养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揣摩文章重点语句,注意把握记叙的要素。



2.整体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体味老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文章的感人魅力。



3.感悟本文真挚动人的人性美,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认识战争的残酷性,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过程



《蜡烛》



教学设计:



1.相关基础知识



学习这篇通讯,首先要了解它的写作背景。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形成了以德、意、日为主的法西斯阵营,以美、苏、英、中为核心的26个国家联盟的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回首二战,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本文就是作者在二战后期,随苏联红军到南斯拉夫所写的战地通讯。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意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战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作战的局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如烧灼、匍匐、肃穆、精疲力竭、名副其实、永垂不朽等的含义。



2.内容理解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亲手掩埋牺牲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的苏联红军战士,并将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在炮火烧焦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南斯拉夫母亲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花烛,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老妇人对一个苏联青年情同母子,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国界,这是反法西斯同盟的军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的情谊。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形式把握



在这个故事中,可写的内容是很多的,作者却只抓住了四个方面着力描写:一是炮火连天,环境危险;二是老妇人年老体衰,掩埋烈士遗体十分吃力;三是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四是在坟头点上自己的结婚喜烛。这样不但使文章集中紧凑,而且造成了非常感人的艺术效果。



本文特别注意环境描写,用环境描写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文中对炮火的描写有十一次之多,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一方面渲染了当时紧张而激烈的战斗气氛,另一方面也看出了敌人的疯狂。而与环境的恶劣、危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她不顾年老体弱,亲自掩埋烈士,所以老妇人在炮火中的行为就格外感人。



学习本文还应注意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手法。叙事写人的文章,其精彩之处常常在细节描写上,而细节描写又常常表现在对人物动作的刻画上。在这篇课文中,老妇人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她的心理活动,她的性格特点,几乎全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可以说,这篇课文是学习动作描写的一个非常好的范本。



4.语言揣摩



本文意蕴丰富,有许多意味深长的句子,应着重揣摩、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如: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意——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情谊将永存心中,挥之不去。这两句话也是作者揭示文章主题,使文章主题升华的关键。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蜡烛》教学实录(片段)



济南市舜耕中学 曲 艳



师:二战后期,西蒙诺夫作为军事记者随军采访,知道了这个感人的故事后,就写成了这篇战地通讯。假如你是一名随军摄影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事件,你要用你手中的相机,把这美好的瞬间变成永恒,你会抓拍哪个画面?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并说明抓拍这个场景的理由。



生1:我要抓拍的是老妇人埋葬好苏联红军战士、点燃大蜡烛后,对着烛光,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黑色的大围巾,静静地坐在坟前的情景。这时的老妇人就像一座爱的雕像一样在我的眼前定格了,浑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辉。



师:是啊,这个场面多么感人啊。此时一切都是那样的沉静,但正是这无声的力量才具有感人肺腑的魅力。你和编者有着同样的眼力,都被这幅图景深深地打动了,你看,课文中的插图,正是这个场景。其他同学,谁再来说说,你所发现的这个画面的美。



生2:我觉得老妇人面前那红红的蜡烛火焰和老妇人披着的黑色大围巾,色彩对比鲜明,视觉效果强烈。红色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希望,让人想到奉献,想到美好;黑色给人一种沉重悲凉之感,渲染了一种沉郁肃穆的气氛,寄托了老妇人沉痛哀悼的心情。



生3:我想说置这个画面于炮火纷飞的背景中,更有一种悲壮美。



生4:我还感受到这个画面的静寂气氛,老妇人一动不动的静止姿态,除了炮弹的炸裂声外,一切都很沉寂,给人更强烈的震撼,那是任何语言表达都做不到的,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师:大家理解得真好。除了这个画面,还有没有其他值得你关注的?



生5:我要拍老妇人跪在烈士身边,亲吻他的嘴唇和前额的画面。你想,在老妇人的周围,炮弹在炸响,炮弹的火焰映照在老妇人的脸上,让我们看到她母亲般的慈爱与坚毅,炮火声声更给画面增添了一种悲壮的色彩。



师:嗯,你很有想象力,有摄影家的眼光,更有作家的笔法。



生6:我喜欢这一段描写:“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过去。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



师:是的,她年老体衰,连走路都很困难。那她这样在敌人的炮火下“慢慢”地走着,随时都有可能被炸的危险。她分明可以选择躲在地窖里啊?想想为什么她甘冒风险?



生6:她想去埋葬那个红军战士,让他入土为安。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红军战士,她勇敢地穿过炮火,她是在完成一个心愿,一个作为母亲的心愿。此情此景,让我感受到了一颗善良的心灵,一种深沉的母爱。



生7:我喜欢结尾的场景:“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美丽的烛光和破败的战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好像在控诉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歌颂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让我们感受到人民对战争的无比憎恨,对和平的强烈渴望。



师:说得真好啊!蜡烛柔和的火焰寄托着对和平的信仰,也散发出人性的光芒。



生8(高举手臂,急于发言):我要拍这里:“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无言的老妇给士兵深深鞠躬的情景很令我感动,老妇人明白这些异国战士是为了解放南斯拉夫而战斗的,她心中怀着对他们的崇敬与景仰之情。她用这个动作表达她对这些士兵崇高的敬意和深挚的谢意。这是反法西斯军民血浓于水般的情谊的真实写照。



师(频频点头):感人的瞬间,庄严肃穆,值得拍下来!



生9:老师,可不可以拍一组照片,做一个图片新闻?



师:哦!有创意,说来听听。



生9:我觉得老妇人掩埋红军烈士的壮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单拍哪一个动作都是很单薄的,感染力不够。我会抓拍一组镜头,从老妇人整理烈士的遗体开始拍:她用力翻尸身,梳理烈士的头发;她跪在地上,用手一点点地舀出弹坑里的积水;她极其吃力地用双手抄在死者腋窝下把烈士遗体拖进弹坑;她累得气喘吁吁坐在那休息;她跪在死者旁边,在他身上画十字、亲吻他的嘴唇和前额;她用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慢慢放在死者身上,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她摸出大蜡烛,插在坟堆顶上,点燃红烛;她两臂交叉在胸前,坐在坟前守灵……这样就会让读者感到: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她置生死于度外,冒着炮火安葬红军烈士,不顾自己年老体衰,不怕艰难,就好像是一个母亲在默默地送别儿子,满怀悲痛,满怀深情,一系列的动作,让人历历在目,非常感人。



师(眼睛有些湿润了):你们说得真好啊。我已经被同学们带入了战火纷飞的战场,我已经看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冒着战火为英雄儿子送行的壮举,这是一位感天动地的伟大的母亲,她纯洁善良的品德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4:26: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济南市舜耕中学 曲 艳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篇通讯非常感人,但难度不大,怎样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流于肤浅,不流于表面,怎样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去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的情感,去咀嚼语言的精妙,对文本进行探究性的感悟品味,由整体入细微,由语言入体验,这是我这次在教学设计中着重思考的问题。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还是很成功的,让学生做一回战地摄影记者,抓拍感人场景这一语文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能引领学生深入品味作品的感人之处、意蕴丰富之处,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感动和净化,而且对于精彩的细节描写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学生的潜能被很好地挖掘出来了,他们的回答可以说是精彩纷呈。这不由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总抱怨学生上课不配合,总觉得学生对稍难问题不愿做深入的思考,其实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没能调动起他们研讨的兴趣,没能给他们一个思维的具体的触发点,没给他们提供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平台。如果课堂中只是简单地问:“你们觉得本文哪些地方感动你?为什么?”估计很多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老生常谈。所以,能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地投入学习,去和作品及作者认真“对话”,亲身体验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在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否则,充分体现“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理念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14:27:00 | 只看该作者
专家点评



张伟忠 杨宏丽



这堂课在教学设计及课堂的调控上很好地贯彻了“以学定教”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语文活动



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以战争为题材的,事件发生的时间比较久远,内容相对其他题材的文章也要沉重一些,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一般不喜欢此类题材的文章,这就为学生理解文本无形中设置了障碍。如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是教学这堂课的一个关键。可喜的是,执教者能抓住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地设计语文活动,让学生拿起摄影机走进战火中去,走进那位伟大的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世界中去。这样,教师实质上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对话场”,学生自主发现的灵感一下被激活了,他们不再坐等教师的传授,而成为多角度对话的主角、成为课堂的主人。不难发现,当教师真正视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感动我们的不只是文本,更是我们学生的智慧和表现。



2.根据文本的特点进行人文精神的培育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但感人至深的不是战士忘我拼杀的场面,而是一位年迈体弱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个人安危于战火中埋葬一位苏联烈士的场景。读此文战火可以随硝烟而去,但一位老“母亲”失去、掩埋“爱子”的深情,一幅幅色彩凝重、肃穆的画面却久久无法淡化。因此,文章氤氲着感人肺腑的力量,而如何将这种情感沁入每位学生的心田?如何让学生浸润在真善美的情感和意境中?是执教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这堂课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而且这种思想情感的培育不是停留在泛泛而论上,也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而是通过学生的语文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学生在活动中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在咀嚼、品味语言的同时也在体味文字背后人类至善至美的情感。因而感悟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成为提升学生灵魂、养育高尚情操的过程。不难想象,如果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如此,学生提高的不仅是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更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是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是在为他们打一个“精神的底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07: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