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3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备课资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感知  







(一)主旨



从不同角度来解读这篇散文,对主题的理解是多方面的。然而,不容否认的是:这篇散文的意蕴很丰富,既有浓浓的兄弟亲情的抒发;也有近代儿童教育的科学观念的萌发;更有深深的自责精神。



1.从亲情的角度来看,表达了一种高尚的、独特的手足之情。



亲情是人世间的一种最真挚而又美好的感情,是亲人之间的一种相互信任又相互促进的力量。在这篇散文里,真挚无邪的兄弟之情在放风筝这件事情上得以展现。



(1)“我”是真心爱自己的小兄弟的。亲情的基础是真挚的爱。作品中,“我”对弟弟的爱,一方面体现在对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的描绘上,往事的回忆放在这样的画面中展开,映衬出儿童天真无邪的心灵,隐约表达了对小兄弟的爱;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小兄弟对风筝入迷情形的描绘,体现“我”对天真烂漫的小兄弟的爱,也无情地控诉了封建专制的家规力量剥夺小兄弟放风筝的权力。



(2)“我”的爱是“怒其不争”意识支配下的特殊的爱。像所有的国人痛爱自己的亲人一样,“我”真心希望小兄弟好,这里有心地善良的希望,更有血缘上的亲合。在“我”看来,小兄弟不干正事,而“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风筝,这是“我”“嫌恶”他的唯一原因,也是“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的唯一原因。“我”是为了小兄弟好,而他却不“争气”,作兄长的“我”却只能不顾小兄弟有天生的爱好,就这样干了。这里,鲁迅先生把这种爱作为是一种的“怒其不争”的特殊的爱来展现,同时,对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陈腐观念也是有力的批判。



(3)“我”盼望“补过”后,“我”和小兄弟的儿童天性的自然“放飞”。作品在后来写到“我”企盼“补过”后,“我”“送他风筝,赞成他放,我和他一同放”,这与先前的“我”“不爱放风筝”,“嫌恶”风筝,不准小兄弟放风筝,毁坏风筝,真是一个巨大变化啊!从中我们可看到是对科学真理的认识和亲情的力量使之产生这种变化的。这对于今天的教育来讲,仍有其深远的意义。



2.从倡导科学的教育儿童方法的角度上来看,作者希望用科学的思想来教育儿童。



在这篇散文中,鲁迅先生写了“我”看到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而认识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的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可爱、聪明健康。因此“我”不准小兄弟游戏,就等于虐杀他的儿童天性,这对一个正在成长的儿童来说,是何等的残忍!这对“我”来说,又是何等的犯罪!在这里,鲁迅认识了外国儿童教育的先进主张,也看到了旧中国教育的落后。



3.从自我反省的角度来看,作品体现了可贵的自省精神



在作品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解剖后的自我的内心世界。“我”一接触到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的科学思想,就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想设法补过。作者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并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观念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相反,“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可见他的心情是多么地沉重,他是多么地严厉的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地严以律己,这种精神是多么地值得我们学习的啊!



时至今日,无论是独特的手足之情,还是科学的教育思想,严于自律的解剖精神,都足以震撼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伟大作家的精神世界、人格魅力。



(二)结构



这篇散文围绕风筝生发事情,我们可理解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从开头至“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主要是回忆放风筝的故事,通过“我”和小兄弟之间发生的误会和冲突,展现出浓浓的兄弟亲情。



后一部分:从“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至最后。主要是写“我”对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的认识和补过的心情,表现了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三)延伸



1.在表现形式上,这篇散文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往事叙述和剖析抒情的紧密结合。全文虽然以叙事为主,但却深深地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通过凝练的语言,在关键之处,作了画龙点睛的渲染和点拨,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更明确地表达,使叙事更有明确的目的。例如:文章开头写“我”在北京的冬季中,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便引起了“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的感觉。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作者便通过下面几段对故乡风筝时节放风筝往事的回忆,使现实中的“寒威”与回想中春天的“温和”相互映衬,这增添了往事回忆哀婉动人的力量,也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教育思想和陈腐观念,向往光明天地的思想感情。另一个特点就是运用了“白描”手法,简单几笔,就把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传神地勾画了出来。例如:“大概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望着“蟹风筝”“落下来了”,他“惊呼”;看见风筝“缠绕解开了”,他“跳跃”等,就勾画出了小兄弟的天真、善良、活泼、喜爱玩风筝的性格。



2.这篇散文的语言也很有特色,运用一连串的动词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例如:写“踏扁”风筝这一段文字,“我”和小兄弟两个人物形象,在作者的笔墨下,显得栩栩如生,富有个性。发现自己的秘密被发现以后,小兄弟“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一副惊慌害怕的样子。当风筝被“踏扁”后,小兄弟又“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内心极其惊恐不安,其懦弱被欺,无可奈何的状况,展示得活龙活现,如见其人;而“我”却在“破获秘密”之后,“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便“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然后“傲然走出”。这就勾画出了“我”的专制和蛮横的心理特点。而刻画“我”的“抓断”、“掷”、“踏”等一连串动词,将“我”的盛怒、暴躁的性格揭露得无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19:00 | 只看该作者
试析《风筝》的主题思想



尹大宏





    鲁迅先生的《风筝》自发表以来,深受中外读者的喜爱,在美国和俄罗斯,该文曾多次入选中学生读物。读者大多在欣赏该文时都认为是表现了兄弟的亲情,但笔者认为《风筝》不只表现兄弟的亲情、自责与反省,而是流露出作者对麻木不醒的儿童的鞭策与唤醒,表达出对封建家庭教育约束了儿童的创新思维和对黑暗的封建社会的批判这一主题。



其理由如下:



一、作者已在另一篇文章中表现出兄弟间的亲情、自责与反省。鲁迅在发表《风筝》之前,于1919年发表9月9日的《国民公报》发表了一篇《我的兄弟》,全文如下:



(原文略)



从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在这篇回忆文中已经流露出对亲情的忏悔和内心的自责。那么作者为何还要写这篇《风筝》呢?那就有其他另外的深刻含蕴了。



二、从增添的文字内容来看,《风筝》不仅仅是《我的兄弟》的主题思想的重复,而是有它另外的深刻内蕴。



《风筝》中第1、2、5、6、7、10、11、12段都是作者在《我的兄弟》基础上增加的,其余段落也都增加了不少文字。



我们先看第2和第4段,“故乡春二月的风筝是蟹风筝、蜈蚣风筝、瓦片风筝,而小兄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可见兄弟聪明肯动脑筋,很会设计,即兄弟很有创新思维和能力。



面对这样一个具有创新思想的兄弟,“我”是如何对待的呢?“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膀,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后“傲然走出”。“我”的行为近似严厉而残暴,致使兄弟“脸上都已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使得兄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得艰辛而痛苦。



应该说,“我“的所作所为,既是个性化的,同时也具有时代的特点。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传统的旧思想、旧观念对儿童的影响和毒害。我们清楚地看到了“我”是兄弟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锁链,是“我”用封建教育思想和老幼尊卑的陈腐观念扼杀了兄弟的天性。这就是《风筝》的深刻社会意义之一。



再看增加的第1、第12段,他反复写“北京的冬季,而且是肃杀的严冬”,这在《我的兄弟》里是没有的。很显然他不仅仅是写季节,不仅仅是写冬天的肃杀和寒冷,它有着深刻的内涵,那就是黑暗的社会统治,阴森可怕。



那作者怕什么呢?黑暗的封建社会扼杀了儿童的天性,扼杀了儿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原本活泼的儿童变得麻木不醒,这是旧中国之所以落后贫穷的原因之一。



他原本想具有创新思想的兄弟会记住落后的封建家庭教育给他带来的摧残和痛苦,然而“有过这样的事吗?,他却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记不得了”。显然兄弟是麻木地生活,麻木地成长,至今仍然麻木。这正是作者所惧怕的,也正是作者要鞭策的,唤醒麻木的人们也正是作者所期盼的。所以在创作了《我的兄弟》后,在听见兄弟居然忘却了这个屈辱的故事后,他心灵受到震惊,认为有必要唤醒像兄弟那样的麻木的人们,所以才又创作了《风筝》。什么原因使得兄弟如此麻木呢?作者认识到除了落后的封建家庭教育这一原因外,更重要的在于黑暗的社会统治。



面对麻木的人们,面对黑暗的统治,“我”是“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想躲到黑暗的角落里去”。这是人民的悲哀,时代的悲哀!但是“四周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我”想躲但是躲不掉,也无法躲。在这里,作者的思想已层层积累,不得不向那污浊、腥秽的黑暗社会发出强烈的抗议!正因为这样,作者的感情也就不能不由“悲哀”而转向“悲愤”。于是只有把麻木的人们唤醒,起来与黑暗的统治抗争,只有抗争才不至于“生出辛苦的条纹,我的心才不至于沉重着”。这就是《风筝》的主题思想。



当然,文章不是没有渗透亲情,不是没有流露出“我”的自责与反省,但是亲情与自责反省毕竟是文章低层次的含义。文章只有与时代结合,反映时代特征,才会升华;只有主题深刻的文章,才会永具魅力,才会被不同国度、不同语言所转载。这也是我认为《风筝》具有唤醒麻木的人们觉醒,反落后封建家庭教育和黑暗统治社会的主题思想的又一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风筝


课题
七年级上册第21课《风筝》
课型
讲读课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丫杈、蜈蚣、嫌恶、瑟缩
2.解释词义:伶仃、憔悴、肃杀、诀别、可鄙、瑟缩、嫌恶、虐杀、苦心孤诣
3.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4.品味重点语句,初步感受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充分挖掘课文丰富的意蕴,从多个角度、较深层面去解读课文、解读作者,以达到课文的充分、合理的理解
教学难点
鲁迅作品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模式
讲读
教学方法
引导、讨论、互动交流
教学课时
1课时

预习要点
一、通读课文,画出不易理解的语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查找资料,了解鲁迅其人及其文章写作年代的特点。
2.思考课文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独特之处。
3.想想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二、积累。
1.读准下面画线字的字音。




2.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伶仃
憔悴
肃杀
诀别
可鄙
瑟缩
嫌恶
虐杀
苦心孤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风筝》,请同学们根你们查找的资料,用2-3句简短的话介绍一下鲁迅。

二、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写作背景。(突出与课文有关情况的简要介绍,如家庭情况、鲁讯的主要思想)

三、指导学生研读课文,把握故事内容。


要求学生默读或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勾画出不能完全理解的语句,完整地概括课文所写的故事(指导学生概括故事内容的方法)。

四、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作品的主旨。

1.把握情感

(1)引导学生跳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语句,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2)引导质疑:

a.一般表达感情都以温馨的故事作为背景,而这篇文章表达感情是以一个不愉快的,充满误解和冲突的故事为背景,你如何理解?

b.对作者在文中所表达出的这种情感,你能理解吗?

c.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情感体验?

2.主旨理解

学生再次默读全文,深入思考如下问题:

(1)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么多年后,这么严肃地写这样一件事情。

(2)引导学生揣摩下面关键语句:

“在我是一种诧异和悲哀”

“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五、体会鲁迅作品的语言特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欣赏一位文学大家的高超技艺。

(1)作者为什么要在叙述故事前加入对北京的冬季和故乡早春二月的看似无关的描写?

引导学生细读和品味文章开头对北京的冬季和故乡早春二月的描写,想象文字中所描绘的斑斓的景色,体味文字中所渲染出的气氛,感受作者的心绪和文章的感情基调。

(2)分析文中的“我”和“小弟弟”的形象以及传神的动作描写(动词的运用)

引导学生重点研读第3、4段,分析“我”和“小弟弟”的形象特点,体会词语(特别是动词)运用的生动和准确。

写“我”的行为的词语:嫌恶  抓断  掷踏  傲然走出  强势的胜利

写“弟弟”的行为的词语:惊惶  瑟缩  绝望

六、总结。

引导学生结合下面问题进行学习小结

1.这篇课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2.你对鲁迅作品有了哪些初步认识?

学生的小结是零散的、局部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学会简洁地表达观点。教师帮助学生进行梳理、整合,形成共识。

对鲁迅作品的认识点到为止,不必强求全面,目的在于为以后的学习做点铺垫。

七、板书

“弟弟”                  “我”
喜欢(惊呼、跳跃)   嫌恶(笑柄可鄙)
惊惶                      愤怒
瑟缩
风筝
抓断

绝望
傲然

全然忘却                心情沉重
毫无怨恨                希望宽恕

八、教学建议

1.贯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原则

(1)因材施教

    这篇课文难点较多,教学时应视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习群体,教师应引导他们充分挖掘课文丰富的意蕴,从多个角度、较深层面去解读课文、解读作者,以达到对课文的充分、合理的理解。而对于另一类学习群体,如相对薄弱的农村学校,教师则应制定教学的基本目标,充分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指导学生运用默读和朗读的阅读方法把握课文的要义,了解鲁讯作品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读出个人的感受,并鼓励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必求深、求多,将自己的一些见解强加给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应多准备一些弹性的内容。

    对于课时的安排也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一般的学校可安排二个课时,力求充分地解读课文。条件较好的学校则可以用一个课时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还可安排一个课时的专题研讨(研究性学习),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若干问题)作为主题,如儿童的教育问题、鲁迅的人格魅力、鲁迅的语言特点等,在文本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2)因势利导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鉴于这篇课文的时代特点和鲁讯作品语言的独特性,教学时,教师要做一个好的引导者,不必强求学生理解得如何透彻,把握得如何全面,而应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点拨、引导,以求最大的阅读收获。

2.处理好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关系

    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是对作品主旨的理解、作者情感的把握。教学的难点是对作品中的一些表达较为特别的语句的理解。教学时应立足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不要纠缠于难点的解决。

3.处理好教师讲解与学生质疑的关系

    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的质疑是有益的,教师的讲解也是必要的。教师在处理教学时,一方面,应充分鼓励学生质疑解难,培养探究精神,指导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导”,要把握好“度”,要收放自如,力避漫无边际。教师适时的、正确的讲解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关于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

    因为初中乃至高中阶段学生将接触到很多鲁迅的作品,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初步感受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


回答


听讲、思考



朗读、勾画

概括





质疑、探究





快速阅读、思考



互动讨论











自读、思考











品味、思考

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22:00 | 只看该作者
风筝







【精彩片断一】



师:课文叙说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谁能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生1:有两人物,“我”和弟弟,一开始在家乡时,“我”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所以讨厌放风筝。弟弟则喜欢放风筝,没钱买,就偷着做风筝,“我”发现之后把弟弟做的风筝毁掉了。几十年后,“我”看了外国一本关于儿童教育的书籍,认识到自己当初的行为的不对,想请弟弟宽恕,可弟弟却早已忘了。



生2:弟弟非常喜欢放风筝,可“我”由于受错误观念的影响不让玩,有一次弟弟做了一只蝴蝶风筝,当“我”知道后毫不客气地把它毁坏了,二十多年后通过看一本书才知道玩是孩子正当的权利,知道自己错了,想向弟弟道歉,可弟弟已记不得了,“我”更加的内疚。



师:刚才这二位同学都概括得很全面,但我们还可以用更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那么刚才这二位同学叙述的哪些地方还可以更加简洁呢?因为这是一则故事,我们只要把故事的人物、事件及过程交代清楚就行了,哪个同学再试试。



生: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知自己错了,准备请求弟弟的宽恕,可弟弟早已忘了此事。



师:说得非常精练、简洁,同学们从这里应领悟到,有时候,我们应有意识培养自己归纳概括能力。我们再看看,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1:感情基调是低沉的。



生2:感情基调是忧伤的。



生3:体现了一种内疚的自责心情。



生4:表达了作者对亲情的珍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如果把你们四位同学的答案综合一下,就显得非常完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风筝









【精彩片断二】



师: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误解和冲突中依然洋溢浓浓的亲情。我们再看课文,在风筝这个故事中,请找出一个既能体现“我”又能体现弟弟用心良苦的一个词,并说说你的理解。(分小组合作讨论,每小组派一位同学汇报结果)。



生1:“苦心孤诣”,弟弟为了玩上风筝,不顾“我”的反对,私下偷做风筝。



生2:我们找的也是“苦心孤诣”,“我”认为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为了培养好弟弟,使他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所以不准其放风筝,不准其做风筝,甚至不惜毁掉快要做成的风筝。



师:第一个同学从弟弟的角度,第二位同学从“我”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理解。我非常赞同你们的观点,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探究一下,你读了这篇文章后有何感受或你从中懂得了什么?



生1:体现深深的兄弟情(在冲突误会中也有亲情)



生2: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不要拒绝儿童正当的游戏。



生3:人与人之间要多沟通。



……



师:说得很好。还有吗?能否从不同角度再思考一下?



生1:做人要宽容,对于无心的伤害不能耿耿于怀。



生2:要严于律己,要有敢于解剖自己的勇气。



生3:要根据年龄特征教育孩子,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生4: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生5:我们善于学习,不断吸取新知识,要与时俱进。



……



师:非常好。同学们,上面这些同学的感受有的同学领悟了一点,有的领悟了几点,只要你能从中悟到一点,这节课就大有收获了。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出,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思维的闸门一旦打开,知识的光芒就会照亮我们的心田。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就能使聪明的大脑更富智慧。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5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与点评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参与的热情比较高,在对课文内容分析时,运用板书较好地把“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这一主题表现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情况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如: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不均衡。有的同学仍习惯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探讨问题的主动性;



有的同学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较差,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有的同学思考的问题没有针对性,进入角色的速度较慢,导致分组合作讨论问题的效率不高。



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有待加强,有深度不够、思维的开放性不够的现象。针对上述现状,如何做到使尖子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得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注重方法的指导和思维的拓展,并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点评】



《风筝》是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学习的第一篇鲁迅的作品,并且因写作年代的关系,文章读起来不是很顺畅,但教师能精心设计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主旨,同时对鲁迅作品的风格也进行点到为止的分析。整节课设计得全面,课堂教学也非常完整地完成了,应该说是不容易的。



想建议的是:如果将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为两个课时,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充分研读文本,可能对文本的解读会更深入一些,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理解会更细致一些。



另外,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与教师的引导相关。尤其是这篇课文的教学,在作品主题的理解、作者情感的把握上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作用就更重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0: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