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表达”需准确定位
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闫晓枫
孩子学习“书面表达”需要“积累语言”与“体会表达”两相融合,即既要有大量语言材料的积累,又要有怎样表达的规律性探索。然后在大量语言实践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较高质量的表达。而当前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学习表达”的定位还不够精准,课堂上出现了半遮面纱、雾里看花的现象。笔者以为,学习表达实应点明点透,让学生悟得清晰晓畅,学有所得。
一、体会表达从“点到”到 “点透”
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向读者介绍了叶老为我“批改作文”和“邀我做客”两件事,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待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人品和文品为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是文章为何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笔者同时听几位教师执教本课,似乎对此问题均有探究,但却未有透彻明晰地回答。
教例1:
师:文章为何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请同学们找到写爬山虎的语句阅读思考。
生自学后汇报。
生1:我觉得作者来到叶老小院首先看到爬山虎非常难忘,所以以此为题。
生2:我觉得“我”来到叶老小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爬山虎,在和叶老交谈之后又看到了爬山虎,爬山虎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所以以此为题。
师:的确如此。所以作者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表达了他对叶老先生无限的崇敬和怀念,让我们齐读这些语句。
仅仅如此吗?笔者以为,文中三处提到 “爬山虎”,每一处对爬山虎的描写,都与作者当时的心境紧密相连。这爬山虎就是一条线索,牵引着读者的思绪逐步走向深入。应把这些语句放在特定的环境和场景之中,体察作者的心思,探寻如此表达的秘密所在。
第一处是在下午“我”进入叶老的小院。当时,我对叶老的认识可能只是刚刚读过他写的一篇散文《爬山虎》。当迈进这典雅的小院,首先扑入眼帘那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一下子使“我”和印象中的叶老对接,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这里既写了叶老居住的环境,也隐约使读者感到叶老的文风,——记录的是生活,反映的是现实!同时也是“我”的一种心里感觉“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
第二处是在叶老和我融洽的交谈之后。不知不觉时间已近黄昏,此时作者移情于景,将目光射向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那富有生命力的浓绿的叶子摇曳着,见证着这位伟大的作家与我会面的情景,更让“我”小小的心承载着沉甸甸的收获。原文此处还有一段对话,使“我”的猜想得到验证,叶老的作品就是在记录生活、反映现实!这里哪里是在写景,分明就是在借对爬山虎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激动的心绪和对叶老的敬仰之情。
第三处是文末,与题目呼应,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激励着“我”前进。这属人之常情,叶老院中的爬山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一想到叶老,自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片爬山虎。这里也寄托了我对叶老深切的怀念之情。
这种睹物思人、借助熟知的景物(事物)追忆往事的表达很耐人寻味,仅仅“点到”还不够,实需慢品细读“点透”为止。是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
1、请联系“我”当时的心情来谈谈文中几处对爬山虎的描写。
2、思考作者在这里仅仅是写景吗,还有什么心情、情感在里边?
3、如果另拟题目,你打算拟何题?与原题目对照,评价优劣。
如此探究,是否可以帮助读者比较透彻的体会作者表达之匠心所在。
二、学习表达从“模糊”到 “清晰”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游记,记录了叶老游览浙江金华双龙洞的见闻和感受。文中关于写游记“移步换景+真实感受”的表达特点是学生从读学写的极好范例。不可只是模糊的印象,应该成为清晰的线索和学生亲历的体验。笔者和同伴同备本课,共同确定了“从‘移步换景+真实感受’的表达特点入手,随作者一同游历金华双龙洞”的教学目标,使“学习表达”的目标清晰的呈现,并得以有效落实。
教例2:
师:仔细读文,作者都带我们游历了那些地方?
生: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生:前面还写了路上见闻。
师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师:最后写了出洞)。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作者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出示连缀文字):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
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师读连缀的文字,生接读游览的地点(黑色突出的词语),学生渐渐对作者的表达有所体悟。
师:你们看,一条线索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者且走且看,每走一处,都要写下见闻和感受,这种写法叫做“移步换景”(板书)。我们写游记时就可以学习作者这样的写法,仿佛带着读者一同游览。……
【如果课堂仅仅梳理出作者游览的顺序,而不探究“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学生对文章表达特点的体悟只能是模糊的,而如此明了清晰的梳理与探究不仅帮助学生明白移步换景是怎样的表达,还可以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教例3:
师:细品孔隙一段,哪些词语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
生:从“仰卧”一词,我感觉到孔隙窄小。
师:是怎样的仰卧?
生: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是这样的“仰卧”。
师:这样表达多啰嗦呀,直接写身体都贴着船底了不行吗?
生:只有这样紧紧贴着,才能安全度过。
生:只有这样写,才能突出孔隙窄小。
师:读出你的感受。
生:从“挤压”一词,我感觉到作者很紧张,好像都喘不过气来了。
生:“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句也让我身临其境。
师:是啊,孩子们,作者通过写自己的真实感受,让我们仿佛同作者一同游历,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写文章就应这样,就像在与读者交谈,把你的真实感受与读者一同分享。(板书:真实感受)……
“哪些词语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一个问题从表达和内容两个角度切入。学生先汇报对词语的独特感受,再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直至顿悟只有加入自己的真实感受才能使文章亲切生动、真实可感。如此体悟文本的过程经历了两个来回,且又不那么界限分明,理解内容与体会表达水乳交融,使学生既理解了内容,又领悟了作者表达的秘密。
这样看来,文本表达方面的特点真需要教者引领学生细读慢品,从“模糊”到 “清晰”,从“点到”到 “点透”,直至学以致用,学会表达。笔者期待“模模糊糊、雾里看花”的语文学习能够尽早清晰、晓畅、明朗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