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6-21 06:48:00
|
只看该作者
2006-5-23
鹿城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校本教研观摩交流活动观察讨论记录
第一部分:我的课堂观察记录(本次活动采取片断式教学):
一、 开始(00:00)
教师整队,布置任务
学生取球,绕篮球场运球,教师进行观察。运球绕篮球场两圈。
集合,教师组织学生成三列横队站位(教师在课前就根据前一节新授课对学生进行了区分)
二、 基本部分:
(一)步骤一:
1、 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的站位存在问题,只是在三路纵队情况下进行),这里教师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讲解示范,提出练习任务要求。
2、 分组练习
教师在中等的这组指导,05:00~06:00
层级区分:最高水平——完整练习;最低——持球跨步练习;中等水平——运球一次练习
辅导情况:对最低组:06:00~07:00
对最高组:08:00~09:00
再对最低组辅导:10:00~12:00
中等组:12:00~13:00
教师对最高层次组,如何提高学生练习积极性?没有提出更高要求,如对提高命中率的强化刺激设计没有。
(二)步骤二:13:00
1、集合:
教师进入下一个环节,进行讲解(集合比较自由,着老师站位。)
2、分组练习:
指导情况:
教师对最低组进行指导15:00~17:00,提高练习要求,进行运球一次行进间投篮
教师对中等组进行指导18:00~19:00
教师最高组进行增加距离练习19:00~21:00
三、结束部分:23:00~25:00
集合,小结,解散。
点评:
1、教师能够根据分层教学的要求,对初二女生篮球行进间投篮复习课内容,进行分层教学设计。教师在层级内容中,针对学生整体情况,分成三个水平层级。从观察统计表中,教师还是基本能够准确地进行分层分组,学生的基本能力都能够较好把握。
2、 教师非常注重分组指导的过程,在每个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都能到各个小组进行观察指导。同时也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教师能够在练习中,根据学生的具体练习情况,及时变化提高练习要求,尽可能保证学生练习情绪。这些变化相对合理,学生也能够适应这样的变化。
4、 本课整体效果比较好,除1~2位同学不能很好达到教师预订目标外,其余同学均能完成,而且还有个别同学能够非常好地完成任务。
问题:
1、教师显得比较紧张,教学过程相对比较古板,语言的启发性比较欠缺。
2、对于水平最高的一组指导中,教师缺乏对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的问题进行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
3、巡回指导比较频繁,但是指导质量还是有些欠缺,特别是提供哪些不能适应该层级要求的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师抓小组共性问题相对比较多,而个别指导相对较少。。
4、教师缺乏对学生练习情感方面的关注,方法手段贫乏。
第二部分:集体讨论分析
许雅艳(开课教师自我剖析):
初中女生行进间上篮,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设计A组、B组、C组
最低层次:抱球上篮,作为起点,
中间层次:尝试让他们运一次上篮,再动作协调的情况下,加长距离进行练习。
最高层次:是最好的一组,要在熟练的情况下,加强命中率的要求。
自己感觉:学生多多少少都有点进步,学生可以提高层次。
整堂课的气氛学生太安静,虽然学生学习比较认真,但是学生太安静。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气氛。
何:
上个学期做过讨论,开过课。大家都公认的结论,大家过去一般都放在新授课里面,体育学科在新授课里面,比如女生三步上篮,真正练习三步上篮只有20来分钟。分层在新授课中不是很实用。在这节课是复习课,第二次课,学生通过学习能力强的,能力已经表现出来了,能力弱的差异已经存在。课前已经做过了解,对学生进行了课前分层。
过去没有针对性的表格,今天开始做了新的表格,分层A、B、C三个层次的观察两表。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观察目标和内容。
第一次练习,这里老师布置了两次练习,老师从中间,进行分三组上篮,教师就近开始指导,对中间层次进行小组指导,这次就是观察学生整体练习情况,再给学生一个整体目标,然后到最低层次组,进行了两次小组指导,这组能力是最弱的,老师对这组指导比较长时间。再对最强组进行指导,加了一个讲解和示范。马上过来到最弱的小组进行指导,在第5次是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进行了点评,针对性意见。中间组开始小组指导,然后进行个别指导。
老师花在最弱层次从指导。
第二次练习,集合后,老师再让学生散开,老师站位在中间,老师在学生散开后,老师发现弱组问题比较多,老师针对一个学生进行指导,再到中间组,再到C组,老师一次小组指导和个别指导。
这里老师让4个学生进行左手上篮练习。
老师看得比较近的,只是让学生左边做,没有进行个别指导。
然后,再对其他组进行指导。
老师在最弱组,3次个人指导2次集体指导。
老师整个教学对各个小组指导的量如何。
林一兰:
在B组第一个部分,运一次进行上篮,老师调整了标志杆的位置,可能开始设计位置不够合理,然后进行两次调整。8个学生参与面都比较积极,比较安静,可能是有这么多老师听课的原因。在老师标志杆移动后,学生进行练习,有一个没有完成动作,5个比较流畅,一个不是特别好,2个一般。练习5次。老师再过来的学生,经过5次练习后,老师发现这个学生问题后,老师对这个学生进行了个人指导,出现效果,这个学生就进行徒手自觉练习后,能够达到一般的水平。
第二阶段:增加距离后,运2、3次球后进行上篮,这时候还是8人进行练习,还是开始最早出现问题的学生,那个学生多运几次球后,还是出现问题,她提出其他同学让她再练习一次,自己后来又自己按照老师前面提供的练习方法,进行练习。其他几个同学投进后,比较开心。这里逐渐恢复正常。每个人3次练习后,老师过来观察整体情况,给予特别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老师帮助下,最弱的学生能够完成动作。这里老师发现3个学生练习进步的,布置他们到上一个层次的小组进行练习。再有2个学生。5个学生到C组,到了高一层次的小组,有几个学生又回来了,学生可能是感到距离增加难以完成目标。B组老师指导是最少的,可能完成目标比较好。总体来说,还有一个学生距离增加后,动作的稳定性还是不够的。在这样大热天,学生能够积极练习都是非常不错的。
徐:能力较低组的观察:
掌握近距离三步上篮,在步骤一中,设计了抱球上篮,步骤二中,运球一次上篮。
集中讲解动作基本要领,再分开小场地针对性的练习,依次抱球上篮,效果,学生基本上能明白老师的教学任务,4分钟小组指导,还有对一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协调性存在问题,老师及时发现学生问题比较大。参与面为5星,完成度4星,情感度5星。
步骤二:一次运球或者多次运球上篮,组织先出现集中讲解,说明步骤一的练习效果后,再说明下面一步的练习意图。老师讲解后,学生能够主动进行练习,许老师说:同学们你们大胆点,放球迈出右脚,在学生练习的协调性上面存在问题。后面出现质量问题,老师边指导边提示,跳的再高点。A在情感度上5星,完成情况3星,在讲的时候,非常注重脚的动作,还缺乏手上动作的指导。
林夏:
这组教学目标,是在原有目标上面提高到左边上篮,巩固提高投篮的熟练度。
完成度3星,一个差,老师没有过来前,7个同学中3个熟练,3个同学投篮动作有错误,1个多次走步现象。老师过来指导强调了一大二小三高跳的要求。情感度,5星,2个三角形。前面同学非常好的,反复练习,走步同学,出现信心问题,老师指导时间为2分半时间,老师只是对全体进行指导,没有进行个别指导。
步骤二:从b组来了5个同学,3个同学到另外一个篮球场进行左手练习,后来又有一个同学也自觉到左边练习。老师指导时间为2分钟,一次个别指导,一次集体指导。参与面12个星,完成度10星,2个三角形。老师提出教学目标,投中三个球就到左面上篮,其他同学完全可以到左面上篮。教学效果和情感度好了很多,有个学生走步现象消除了。
李善桥:
B组观察:补充两点:步骤一,老师让学生分开练习时候,很多人发现自己脚步很混乱,学生手脚无法协调起来,发现出手角度和击板位置不够,许老师过来也个别指导了,再给全组进行指导了一次,整个角度老师美哟关注到,表现差的学生根本无法连贯起来
步骤二:学生三步上篮,起步过早,老师发现问题,个别学生可能注意力不够集中,没有解决问题。我建议是不是把这个学生调整到最低组。分组如何进行调整问题,对B组关注不够,指导太少,学生也有议论。
许老师:分层教学
两点比较突出,a组近距离上变化,第一步骤,第二步骤中,有3个同学动态变化进入b组。
何:
上课前,我们讨论中,设计到一个问题,分层教学中学生情绪表现如何?在特别能力差的同学有没有表现出特别差的情绪?流动中,有没有记录下来,还有停留在本组的学生情绪如何?
每个层次设计步骤针对性合理不合理?是不是目标订低了或者太高?
老师通过教学观察有没有感到目标问题?
老师巡回路线表现:
老师比较多关注弱组,出发点比较符合新课标理念,尊重差异,面向全体,老师应该把指导的时间给最需要的学生,最需要的学生是能力最弱的学生。第二组只有一次小组指导,学生觉得太少。时间整个分配是否合理?
老师可以提出来这样的指导分配是不是合理?
最好的这组是不是需要进一步指导。
A组是不是关注太多,时间还觉得不够。练习需要更多关注。
谢明余:
老师到底指导多少次?不要过分强调多少次?要注意指导质量。老师对差的这组进行了指导,才第二节课只要达到80%以上就可以了。准备活动必须做。老师只是运球做了一下。
还有个可以探讨一下,许老师做的示范都是低手投篮,学生都是高手投篮,学生概念不够清楚。学生初学都是高手问题。
如何活跃学生练习气氛?水平高的学生进行投篮比赛,学生气氛就会提高。
许:投篮高手高手和低手,先学会节奏,自己非常习惯是低手。
X老师插话:假如男女合班上课。
俞玲丽:
完全可以把c组好的带到a组去,采取一个好的学生带动,发挥学生体育骨干作用。再则篮球命中率提高的过程,我采用的方法是先在篮下投篮,擦板练习,在进行行进间投篮的练习。
金煜:
a组好的可以自己讨论,小组讨论完后。
C组的命中率去,终于进了3个。
曾友锋
学校学的和实际教学中,一直在分层教学中过来的。四个疑问:
1、编组问题abc,为什么是c水平能力最好?定向思维是能力最强的,刚才指导a组是薄弱的学生
2、用五颗星表示的含义。
刘:是为了简化观察统计过程,提高观察记录的内容更完善。
3、对分层教学是否理解是不是同种目标的不同要求?
刘:最终目标相对接近,但是在朝最终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每个存在差异的学生走的路径可以有所不同。
4、分层教学如果让学生生搬硬套可能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是不是练习中进行动态分层比较好。三组步骤不同而已。
章明珍
中学技能要求比较高,分层效果相对比较好一些。
对小学技能要求相对比较低,对小学体育教学分层教学是否适合?
刘:问题提出,得到解决。然后在研讨中形成新的问题,那才是真正的教研。我们需要更多老师的思考,能够提出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今后继续不断地研究,力争逐步逐个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