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4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芦叶船》教学设计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7: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芦叶船》教学设计1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局部,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局部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
  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
     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协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学习生字推荐记忆的方法。
     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把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身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到准确、流利。
   5、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再把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悟。
   1、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2、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发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联想。
   3、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
  三、理解句子。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1、找出相关的语句和段落,并根据自身的题解来叙述。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内容写具体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达方法,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
   3、把没读懂的地方记下来。读后进行议论。
     第一组句子的第二句比第一句多加了“像蜘蛛网一样”就把那里的河道不只多而且纵横交错的情景形象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了。
     第二组中第二句不只把芦叶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开走的熟读课文不只有利于学生了解课文大意,而且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学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拓展知识面。
  补充资料:
   手艺:手工业工人的技术。在本课指“我们”做芦叶船的技术。
   桅杆:船上挂帆的杆子。
   浩浩荡荡:本课指水势大。
  《语文同步读本》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芦苇》、《风筝》。《芦苇》描写了作者与芦苇紧密联系的童年生活,记叙了做芦叶船和芦哨的童年趣事,赞美了芦苇默默奉献的品格。自学时通过“读一读议一议”抓住主要内容,从文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感受到童年乐趣。
  板书设计:
           我们在放学路上采芦叶做小船玩。
      芦叶船  把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长江里。
           我和表哥到长江边去放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对未来的向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7:11:00 | 只看该作者

《芦叶船》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抓住课文的重点局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局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方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发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联想?
  三. 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身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推荐
  四. 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推荐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 安排作业
   1.誊写字词。
   2.读读自身感兴趣的局部。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 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发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些联想?(小组推荐,各抒己见)
    (3)通过推荐,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 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 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五. 拓展延伸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自身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六. 作业
   1.理解句子。
   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
  七、板书:
    
         芦叶船
        做芦叶船
        玩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向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17:11:00 | 只看该作者

《芦叶船》教学设计3
 《芦叶船》这篇精读课文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文章脉落清晰,层次分明,内容浅显易懂,尤其作者将玩芦叶船的情景描写得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时,我创设这样的情境,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同学们最喜欢玩什么?你们是怎么玩儿的?”在学生充沛谈的基础上,引入本课的学习。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让学生描述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小朋友们把船放入江水中,吹奏动听的乐曲时,相互可能会说些什么,心里可能会怎么想?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进一步体会芦叶让小朋友们更富有发明力,也给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欢乐。
  当学生谈到“我和表兄玩儿芦叶船”的情景时,引导学生勾划出描写表兄语言、动作的句子,从中体会表兄的自信与聪明。小小的芦叶船顺水而下,也将作者的思绪牵得好远好远。引导学生想象,小船可能会漂向哪里呢?指导感情朗读最后两句,读中体会小作者的无限遐想。
s   最后,总结作者的描写顺序,协助学生理清层次,作者是“先回忆了自身的家乡,再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最后讲了“我”和表兄到长江边玩芦叶船,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鼓励学生平时要养成善于观察,大胆想象的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写一写自身最喜欢的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10: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