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激发农村学生写作情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9: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文没材料就像裁衣无布,做饭无米。因而我们应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习惯。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孩子在实践能力和作文素材积累方面具有优势。他们会干农活,放牛、喂鸡、赶鸭;夏天时常上树捉知了,下河摸小鱼小虾;捉迷藏、翻跟头。有着这么丰富的课余生活,老师应鼓励学生把所见所闻写成日记或作文,并让他们消除各种顾虑,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学生会兴趣大增,写作起来就不愁“无米下锅”了。 农村是一个诱人的世界,农村作文教学有着独特的优势: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一、从特色出发,写农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探究、好奇的目光去观察充满泥土气息的的农村事物,然后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如:春暖花开,让学生跟随父母在田间锄草;麦收季节,组织学生在地里拾麦穗;金秋季节,摘棉花,刨花生,收葵花;双休日,喂牲口,养家禽,种蔬菜……事后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写简短的叙事、状物文章。因为写作素材与学生密切相关,学生就有话可说,有感情抒发。这样既学到了农技知识,培养了劳动热情,又扩大了写作的范围。
    二、从内容出发,写乐事。在作文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征,为学生设置某种“需要”,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在绿油油的草地里,和学生一同垒灶野炊;在美丽的夏夜,引导学生观察萤火虫;中秋时节,观灯赏月;在粉妆玉砌的雪天,和他们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在农村这个乐趣无穷的“天堂”里,让学生深刻感知生动鲜明的形象,以“玩”为媒介,指导学生练笔,描述欢乐的场面,表达愉悦的心情,让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成为他们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
   三、 从现象出发,写新事。学生对新鲜事物容易感兴趣,易被具体形象的事物所吸引。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设置于写作内容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参与生活,置身于特定的环境氛围中,使他们的情感活动参与写作过程,引起感情共鸣,这样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课堂上编一些课本剧,让学生耳闻目睹;观察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有线电视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等);还可以针对读写训练重点,让学生搞一些小制作,做小实验等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写作题材。
    四、从情感出发,写美事。美的事物具有形象直观性、趣味性。而爱美、追求美好是学生的特点。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加强美的情感体验,调动写作积极性。美到处都有,美的心灵,美的事物,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去发现它,认识它。如:我常带学生们去参观一些大棚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等地方,既调动了学生写农村素材作文的积极性,又使他们懂得了“劳动创造美”的所在。
    五、重视批改,书面指导。批改作文是整个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书面指导”方式。有位作家说过:“作文是改出来的。”农村中学生在写作时很难一气呵成,总是在写写改改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作文水平。俗话说“趁热打铁”,每次学生作文一交上来我便抓紧时间改,搜索文章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用准了一个动词,我都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哪怕是错用一个标点,我都启发学生如何修改,怎么避免下次再犯,要求学生互相批改,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因此,只要能好好的把握住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在指导思路上能始终贯彻一个“农”字,农村的作文教学肯定能闯出一个新天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9 09: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