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6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教学设计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教学设计1
 本课叙述了诸葛亮少年时代非常喜欢听先生讲书,为了延长听书时间偷偷喂米给打鸣的公鸡,弄巧成拙,被先生发现,撵出了学校,非常后悔,认识了自身的错误。在得到了先生原谅后,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喜爱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学问都教给了诸葛亮,为后来成为大政治家和军事家打下了基础。
  课文共分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局部。1―3自然段写聪明好学的诸葛亮,为了延长听书时间偷偷喂米给打鸣的公鸡,弄巧拙,被先生发现,撵出了学校。4―5自然段写诸葛亮回家后非常后悔,认识了自身的错误。在得到了先生原谅后,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喜爱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学问都教给了诸葛亮,为后来成为大政治家和军事家打下了基础。
  要点提示
  1.对于诸葛亮的杰出军事才干学生一定不陌生,本课语言通俗,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沛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中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的。有时候可以用智谋,有时侯是不能用智谋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2.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诸葛亮偷偷喂米给打鸣的公鸡动身点是好的,是希望多听先生讲书,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好学。但是背着老师和同学做手脚,只顾了自身的兴趣,却让老师和同学饿肚子,是错的。最后弄巧成拙,被先生发现,撵出了学校,险些连学都不能上了,又是他得到的深刻教训。
  3.使学生认识诸葛亮知错就改,更加尊敬先生,得到了先生的喜爱,为后来成为大政治家和军事家打下基础。从中可联想到学生自身,与之对照,明确正确的做法。
  4.文中通篇以第三人称叙述,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注意学习这种方法。
  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介绍一些诸葛亮利用谋略取得胜利的小故事,话锋一转,那么,谋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吗?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要给学生充沛的朗读时间,可以采用小组争辩的形式,围绕“诸葛亮的做法错了吗?”谋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吗?”两个主题,请双方同学运用课文中的事例,进行争辩,说明自身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这里要给学生充沛的争辩时间,鼓励学生向他人质疑,甚至还可以引用课外的事例说明自身的观点。教师只要稍加点拨,防止学生思想过于偏颇即可。
  3.可以尝试学生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鼓励学生自主分配角色,强调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排演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扮演能力。
  畅所欲言
  围绕“把聪明用在正地方”这一主题布置了口语交际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育学生对人要讲诚信,对坏人要用智谋,培养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聪明才智。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能够以“把聪明用在正地方”为话题,进行交流。教师不要让学生只谈论一方面内容,尽可能引导学生展开不同的话题,比方:和家长、老师、同学等交往的时候,什么是聪明?当你遇到坏人的时候,你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当你面对学习的时候,什么是聪明智慧?当你面对困难、面对失败、面对游戏、面对自身的缺点……在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判断怎样才是真正的聪明做法?将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的外延等于学生生活的外延,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在学生畅所欲言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情况,对学生所说的内容、语句、口气等做以适当的点评,鼓励学生个个参与表达,形成乐于表达的氛围,提高表达能力。
  初显身手
  找关于智谋的典故和成语是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关于智谋的有趣的故事,拓宽知识面。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了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比方:围魏救赵、空城计、破釜沉舟、隔岸观火、调虎离山……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做好动员和安排工作,让每个学生都查找资料。课上,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身的查找结果。比方个人扮演的活动有讲故事、猜故事等,小组汇报的有分角色朗读、课本剧等,全体同学要在对扮演的同学和时进行评价。
  笔下生花
  本单元的习作是让学生模拟“少年法庭”对事件做出评判,并设想评判结束后,案中人物的不同想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习作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自由表达主题。在活动中,充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这项活动虽是写的练习,但是,一定不能只进行写的活动。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要讨论的文字,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从人物的处境入手,分别分析他们各自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现在他们都是怎样对待这件事情的?让学生大胆展开讨论,将他们的想法一一展示出来,然后选择自身认为最有道理的写下来。注意将语句写通畅、简洁,意思明确。写完后,组织同学读一读,评一评,看看谁的语言最简练,不但把话说通,而且把话说好,争取做到字斟句酌。
  讲评时可按不同的评判结果分组,学生互评,教师巡视指导,逐渐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小组评议后,选出有代表性的习作,在班上交流。
  金钥匙
  课堂讨论,大家应该围绕一个议题发表意见。假如自身准备的发言,不符合大家的议题,就暂时等一等。这两个要求,都是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应该注意的。但是,教师们不要在本单元最后单独地将这个学习内容出现在学生面前,假如能够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适时地提出来,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讨论活动加以巩固,学生一定会比较自然地掌握,提高课堂讨论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本单元的“金钥匙”,可以不单独出现,渗透在每节课中,提示学生围绕主题发表意见,假如自身的发言不符合大家的议题就先等一等。同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人的优点、自身的缺乏,提高课内外语文综合学习的能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阅读《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2、以《把聪明用在正地方》为话题,鼓励畅所欲言,训练小朋友的说话与交流的能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出示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
一、 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今天我们完成两项学习任务,一四学习《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进行拓展阅读;二是展开《畅所欲言》,进行话题交流。
二、 学习《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
1、 提出要求,引导初读。
要求1、自由读文,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要求2、划出自身在阅读时不理解的字词句等问题。
2、分小组学习,展开讨论。
讨论自渎时遇到的字词句障碍并完成以下考虑题。
(1) 诸葛亮为什么感到十分扫兴?他想出了一个什么主意?
(2) 用波浪线划出诸葛亮后悔的语句,蹦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3) 诸葛亮撒米的做法错了么?错在哪里?
(4) 知错就改的诸葛亮后来的表示如何?
(5) 用横线划出诸葛亮明白的道理,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 全班交流,加深理解。
考虑题(1):爱听先生讲书,可有时正听到兴头上就到了下课时间。 当公鸡快叫时把事先带来的米撒到窗外,让大公鸡找来吃而忘了蹄叫,从而推迟下课的时间。
考虑题(2):“诸葛亮回家以后……现在连学都不能上了。”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考虑题(3):错了,错在只顾自身的兴趣而不顾他人饿肚子,聪明用在了错误的地方。
考虑题(4)知错就改的诸葛亮“更尊敬先生了……在和老司的更多接触中,小知识。”
考虑题(5):“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的……聪明要以内感在正地方。”
4、分小组朗读课文。
三、 开展《畅所欲言》的话题交流
1、出示学习任务:选择以下内容,针对“聪明用在正地方”的话题进行交流。
(1) 对家长、老师、同……要讲诚信。
(2) 遇到坏人要用智谋。
(3) 我把聪明用在学习方法上。
2、汇报所选择的话题,简介内容。
3、出示“金钥匙”,提出要求:应紧紧围绕着所选的话题发表自身的意见,大胆地说出自身的看法。
4、小组交流。
5、小组代表上台发言。
6、引导全班展开褒扬,对上台代表讲得好的地方进行充沛肯定。
四、 安排作业
收集有关智谋的典故与成语。
第二课时
1、完成《笔下生花》练习,对魏明花钱雇李冬做值日事件展开争辩。
2、选择事件中的一个角色,把他的认识写下来。
教育准备
课件:(出示成语与学习要求)
教学过程
一、 揭示任务,导入新课
教师积累课前所收集的成语和典故;二是针对事件展开争辩,并完成习作。
二、 完成《初显身手》,积累成语典故
1、引导学生汇报所收集的关于智谋的典故和成语。
(1) 分成四组,看哪个小组(上台)写得最多。
(2) 小组据板演的成语或典故简要讲历史智谋故事。
(3) 评出写得最多的小组予以小奖励。
2、课件出示学生所汇报的内容,带领学生读一读。(望梅止渴、草船借箭、声东击西、引蛇出洞……)
三、 完成《笔下生花》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确定角色,展开争辩。
指名四人分别担当魏明、李冬、老师和旁听者的角色,对花钱雇值日的事件陈说自身的观点。(其他同学分成四个角色的支持者,可相继补充自身的观点。)
3、选择一个人物把他的认识写下来,要求语言通顺、明白。
四、安排作业
继续完成习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6-5 16:21:00 |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少年时代的故事》教学设计3
 本课叙述了诸葛亮少年时代非常喜欢听先生讲书,为了延长听书时间偷偷喂米给打鸣的公鸡,弄巧成拙,被先生发现,撵出了学校,非常后悔,认识了自身的错误。在得到了先生原谅后,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喜爱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学问都教给了诸葛亮,为后来成为大政治家和军事家打下了基础。
  课文共分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局部。1―3自然段写聪明好学的诸葛亮,为了延长听书时间偷偷喂米给打鸣的公鸡,弄巧拙,被先生发现,撵出了学校。4―5自然段写诸葛亮回家后非常后悔,认识了自身的错误。在得到了先生原谅后,更加尊敬先生,先生也更喜爱他,把做人的道理和平生的学问都教给了诸葛亮,为后来成为大政治家和军事家打下了基础。
  要点提示
  1.对于诸葛亮的杰出军事才干学生一定不陌生,本课语言通俗,教学中应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沛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中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智谋的。有时候可以用智谋,有时侯是不能用智谋的,聪明要用在正地方。
  2.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诸葛亮偷偷喂米给打鸣的公鸡动身点是好的,是希望多听先生讲书,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聪明好学。但是背着老师和同学做手脚,只顾了自身的兴趣,却让老师和同学饿肚子,是错的。最后弄巧成拙,被先生发现,撵出了学校,险些连学都不能上了,又是他得到的深刻教训。
  3.使学生认识诸葛亮知错就改,更加尊敬先生,得到了先生的喜爱,为后来成为大政治家和军事家打下基础。从中可联想到学生自身,与之对照,明确正确的做法。
  4.文中通篇以第三人称叙述,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注意学习这种方法。
  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介绍一些诸葛亮利用谋略取得胜利的小故事,话锋一转,那么,谋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吗?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要给学生充沛的朗读时间,可以采用小组争辩的形式,围绕“诸葛亮的做法错了吗?”谋略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吗?”两个主题,请双方同学运用课文中的事例,进行争辩,说明自身的观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这里要给学生充沛的争辩时间,鼓励学生向他人质疑,甚至还可以引用课外的事例说明自身的观点。教师只要稍加点拨,防止学生思想过于偏颇即可。
  3.可以尝试学生小组合作,排演课本剧。鼓励学生自主分配角色,强调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排演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扮演能力。
  畅所欲言
  围绕“把聪明用在正地方”这一主题布置了口语交际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育学生对人要讲诚信,对坏人要用智谋,培养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正确运用聪明才智。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能够以“把聪明用在正地方”为话题,进行交流。教师不要让学生只谈论一方面内容,尽可能引导学生展开不同的话题,比方:和家长、老师、同学等交往的时候,什么是聪明?当你遇到坏人的时候,你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当你面对学习的时候,什么是聪明智慧?当你面对困难、面对失败、面对游戏、面对自身的缺点……在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判断怎样才是真正的聪明做法?将语文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的外延等于学生生活的外延,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做。在学生畅所欲言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情况,对学生所说的内容、语句、口气等做以适当的点评,鼓励学生个个参与表达,形成乐于表达的氛围,提高表达能力。
  初显身手
  找关于智谋的典故和成语是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关于智谋的有趣的故事,拓宽知识面。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智谋的故事,形成了很多有趣的典故和成语。比方:围魏救赵、空城计、破釜沉舟、隔岸观火、调虎离山……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做好动员和安排工作,让每个学生都查找资料。课上,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展示自身的查找结果。比方个人扮演的活动有讲故事、猜故事等,小组汇报的有分角色朗读、课本剧等,全体同学要在对扮演的同学和时进行评价。
  笔下生花
  本单元的习作是让学生模拟“少年法庭”对事件做出评判,并设想评判结束后,案中人物的不同想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习作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自由表达主题。在活动中,充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这项活动虽是写的练习,但是,一定不能只进行写的活动。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读懂要讨论的文字,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从人物的处境入手,分别分析他们各自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现在他们都是怎样对待这件事情的?让学生大胆展开讨论,将他们的想法一一展示出来,然后选择自身认为最有道理的写下来。注意将语句写通畅、简洁,意思明确。写完后,组织同学读一读,评一评,看看谁的语言最简练,不但把话说通,而且把话说好,争取做到字斟句酌。
  讲评时可按不同的评判结果分组,学生互评,教师巡视指导,逐渐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小组评议后,选出有代表性的习作,在班上交流。
  金钥匙
  课堂讨论,大家应该围绕一个议题发表意见。假如自身准备的发言,不符合大家的议题,就暂时等一等。这两个要求,都是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应该注意的。但是,教师们不要在本单元最后单独地将这个学习内容出现在学生面前,假如能够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适时地提出来,再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讨论活动加以巩固,学生一定会比较自然地掌握,提高课堂讨论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本单元的“金钥匙”,可以不单独出现,渗透在每节课中,提示学生围绕主题发表意见,假如自身的发言不符合大家的议题就先等一等。同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人的优点、自身的缺乏,提高课内外语文综合学习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9: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