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5-22 13:59:00
|
只看该作者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反思2
教学设计门诊
错误设计
一、第一段教学(略)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出示自学要求;为了解决饥饿的问题,彭德怀竟然杀了跟随自身多年的大黑骡子,你认为他对大黑骡子的感情究竟怎样呢?(要求:读读、划划、想想、议议。)
2、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3、组织交流、汇报
以下语句中我们要读出彭德怀很爱自身的大黑骡子:
A“说着,就把自身的干粮分出来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B“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彭德怀背过脸去。
C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了军帽……
4、小结;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已经充沛感受到了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深情厚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将这份爱意传达出来吗?
5、讨论;既然彭德怀那么的爱他的大黑骡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杀他的大黑骡子呢?找出相关语句来回答。
从下面的语句中我们读懂了彭德怀更爱的是他的战士们,万般无奈,只能杀了大黑骡子。
A“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B“你们能走,我也能走。……”
6、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对战士们的爱。
错案诊断
初看这个教学设计,似乎给人留下一气呵成的印象,设计的问题环环相扣,教者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教材,感受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感,然而仔细推敲,这一片断设计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未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规范的理念。
1、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个环节已经深深束缚住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上都未得到很好的体现。教师设计的两个大问题“为了解决饥饿的问题,彭德怀杀了大黑骡子,你认为他对大黑骡子的感情怎样呢?”、“既然彭德怀那么的爱他的大黑骡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杀大黑骡子呢?”贯穿整节课。其实新课标中已经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着力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我想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每一点微小的发现都是可贵的,星星之火却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的进取欲望。也许正是有了今天课堂上的这些小发现,才会有以后生活中的大发明。
2、朗读指导未能尊重学生让他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例如教师指导朗读时,先后提出“要读出对大黑骡子的爱。”教师已经用自身的分析来代替应该由学生自身的阅读实践自主对课文感情的体悟过程,使学生发明性阅读能力培养受到束缚。我觉得课堂上应启迪学生结合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感悟到应该怎样读,应该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3、课堂上教师也试图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但流于形式。教者未能很好的进行指导,学生最后的汇报仍然是自身的理解,不能代表小组的意见。这样既浪费了时间,也不利于学生的生长。
胜利设计
一、第一段教学(略)
一、学习第二段
1、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第二段主要是讲彭德怀忍痛命令杀掉大黑骡子的经过。现在请大家认真阅读这一段,通过读,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进行学习讨论?估计老师会向同学们提出什么问题?
2、学生自由阅读,发现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可能会发现、提出“彭德怀为什么要杀掉大黑骡子?”、“他为什么不忍心杀掉大黑骡子?”、“杀大黑骡子的经过是怎样的?”、“读这段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彭德怀最后命令杀掉大黑骡子表示了什么感情?”等问题)
3、根据学生提问,梳理、生成出两个合作探究的重点议题(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和时解决):(1)从彭德怀忍痛杀掉大黑骡子的经过你发现、体会到了什么?(彭德怀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你从哪些地方发现、体会到的?画出有关句子。
(2)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使他人体会到你和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4、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落实以上两个重点要求。
5、汇报交流、感情朗读
(1)每组推荐一人汇报,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引导,师生一起评价。
1交流第一考虑题的探究情况和结果。交流后就合作学习的情况和结果评价。
2凭借第一考虑题,引导学生感悟通过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展现人物思想感情的特点,并抓住情感线索,点拨学生,理清层次思路。
(2)凭借第二考虑题,运用自主朗读、指名朗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有机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深入体会第二段,深化理解,升华感情。
6、质疑、延伸:通过这段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没有问题要提出的?
名师点评
比较前后两篇公开课教案,我感觉新课程规范的思想已经在年轻教师的课堂上有所体现。该教师能和时发现错案中存在的与新课程理念相悖的诸如“你认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究竟怎样?”、“既然彭德怀那么的爱他的大黑骡子,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杀他的大黑骡子呢?”和“要求读出对战士们的爱”等束缚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指令性、诱供性、结论性的问题和方法,经修改后的设计充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思想,教者能找准自身的角色位置,引导学生改变保守的“接受性”学习,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整个设计中,既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对合作探究过程的反馈引导;既重视文章内容思路的掌握,更重视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深入体会;既重视问题的讨论交流,更重视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深化理解,强化吸收,发展、升华阅读效果。教学过程清晰,结构精当,应该说是一份胜利的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