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8 21:56:00
|
只看该作者
《推敲》教学设计2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1课《推敲》。“推”和“敲”是两个动作,谁来做一下?
(学生上台做动作)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访问一个叫李凝的朋友。让我们跟随着他来到那个夜晚。(音乐起)请大家慢慢地、轻轻地读第二自然段,在脑海中想像那情景,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吗?
(学生听着音乐,很投入地读着想着)
生:我看到贾岛正在沿着山路寻找李凝的家,他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生:我看到那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那夜晚宁静又美好。
生:我看到贾岛正在敲门,但是没有人来开。
生:我听到贾岛清脆的敲门声。
生:我看到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叫着飞走了。
生:我看到贾岛正在写诗,写完后他把诗留了下来。
师:(出示句子:“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一位学生读)
师:他读得怎样?
生:他读得很好,让我仿佛身临其境。
生:他读出那晚夜深人静、月光皎洁的美好景象。
生;听了他的朗读,我看到树上的小鸟被惊醒后,扑棱着翅膀飞远了。
(指名读、女生读、齐读)
[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特点。老师借助优美的音乐,特意让学生慢慢地、轻轻地边读边想像,进入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把课文内容“还原”了,文字意境“美化”了。这样,学生自然读出味儿来,对贾岛能即兴写诗的背景有了深入的理解。]
师:贾岛月夜访好友,可是没有见着。美好的情境却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即兴写了一首诗《题李凝幽居》,并把它留了下来。
(板书:即兴写诗)(范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贾岛把诗留了下来。第二天他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板书:)请同学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评:读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老师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让他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书,使每个学生真正地带着问题而读,使他们都有收获。]
生: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贾岛在路上斟酌诗中的字眼儿。
师:(板书:斟酌文字)那句话写他在斟酌文字呢?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
师:贾岛骑在毛驴上,怎么斟酌文字的呢?请大家读读这句话,做做贾岛的行为。
(生自读自演)
师:(指名上台扮演,该生只做了推门敲门的动作。)大家评议一下,他做得怎样?
生:他只把推门、敲门的动作演示了一遍,很不够。因为贾岛在斟酌文字,应该反复做这两个动作。
生:我觉得他没有把贾岛深思的神态演出来。贾岛是不知不觉进的长安城,可见他斟酌得很投入。
生:我觉得他的扮演还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句子中说,贾岛是一边吟哦,一边做动作的。但是他没有把贾岛吟哦诗句表示出来。
生:我还觉得贾岛的吟哦是很轻声的。
师:那贾岛吟哦什么呢?
生: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师:那现在谁来台前做做贾岛呢?
(学生积极举手,教师指名上台,该生的精彩扮演引起同学们的笑声。)
[评: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主体参与下的不时生成的语境和流动的语流之中。语文学习其实是应该在这样的活生生的动态的环境中进行的。语文同时是有情趣的。]
师:你们这些大街上的行人啊,都笑些什么呀?
生:大家快瞧那个和尚,奇怪吗?他在比比划划的,干什么呀?
生:这个人是不是傻子呀,还是中了什么邪?
生:喂,我们在笑你呢,你看见了吗?当心从毛驴上摔下来啊!
生:他好滑稽呀,我们都在笑他他怎么还没有感觉到呢?
[评:刚才,同学们大笑不止。这儿,教师很自然的提问,把同学们当成大街上的人,让他们谈谈想法。教师抓住了这个机会,不但让学生倾吐了心中的话儿,而且又是巧妙地利用了语言的空白处,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说话训练。在此基础上,又为后面同学们对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有个深层次的感悟做了一个铺垫。]
四、学习四至七自然段
师: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斟酌得很投入,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竟然连——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也不知道。接着,两个差人把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怎么问,贾岛怎么答?请同桌配合读好对话,并且互相评议。
(同桌正在分角色读着,评着。)
师:(指名读,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做评委。)
他们读得怎样?
生:读得不错。
生:我听出韩愈很生气,贾岛在请求宽恕。
(再指名分角色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评:朗读时,必需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研讨文章中人物形象的不同特征,恰当处置。这儿,教师通过读评的形式训练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悟性。]
师:贾岛只对韩愈说了这些话吗?
生:不是。
师:还说了些什么?
(生读书上句子:“接着,贾岛就把自身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身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师:贾岛都是怎么对韩愈说的呢?请大家做贾岛,把话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练说后教师指名叙述)
生:我昨夜去访问一个叫李凝的友人,谁知他不在家。我写了一首诗在他家门上。今天回想起,觉得诗句中有一个字似乎有些不妥,我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
生:韩大人,贫僧昨夜去访问友人,可是没有见着。我虽然没有见到他,可是昨晚月色美好,一路上心情舒畅,我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美好的情景使我诗兴大发,我写了一首诗留了下来。可是我觉得诗句“僧推月下门”中的“推”似乎有些不妥,我正在考虑到底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我正在犹豫不决时,没想到路上冲撞了您的大驾,求您宽恕。
[评:把文中的转述改成贾岛的直接叙述,这有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语言训练点。]
师:老师想请两位同学扮演一下刚才的经过,谁愿意?
(同学们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教师指名上台扮演,两位学生的扮演投入、到位,扮演贾岛的同学居然还跪在韩愈面前说话。台下师生一片掌声。)
[评:虽是模拟扮演,但通过对课文语言的渲染,掺和进自身的想像,学生的思维一下字“活”了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