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4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上册《雾凇》教学设计(下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雾凇》教学设计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和雾凇的奇异景象。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6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和雾凇的奇异景象。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复习《九九歌》
   ⑴同学们,以前学过的《九九歌》还记得吗?谁来为大家背一背?
   ⑵指名背诵。
   ⑶你知道最冷的时候吗?
  2、揭示课题。
   ⑴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吉林的雾凇可是闻名全国的呀!它与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合称为中国四大奇观。
   ⑵出示挂图,板书课题。
    ①指导“凇”字字形,左边是“冫”,不能写成“氵”。
    ②指导学生观看挂图,初步感知雾凇景观。
  雾凇是水汽遇冷在树枝上结成的冰花,俗称树挂。这么奇特、美丽的雾凇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讨论。
   ⑴范读全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学生边听边考虑:你知道了什么?
   ⑵读后指名回答。
  2、自读课文。
   ⑴出示自读要求:
    ①轻读课文,边读划出生词,对照生字表读准字音。
    ②读顺句子,长句间注意停顿。
    ③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⑵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⑶检查自读情况。
    ①抽读词语卡片,注意纠正下列字的读音:封、凝、零、凇、琼等。
    ②指读长句如:“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等
    ③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和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重点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词语
1、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雾凇
2、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出示词语:
凝结 淹没 美丽动人 洁白晶莹
缭绕 逐渐 银光闪烁 大地冰封
(1)指名逐行认读。
(2)这些词语中哪些是描写雾凇样子的?
指名说点出词语“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美丽动人”(齐读)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雾凇的美、奇特
1、课文第一自然段作者也用上了这几个词语具体描写了雾凇的样子,请同学们打开书本。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请同学们细细品读这段文字,看看雾凇的什么特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交流指导朗读
(1)雾凇的多
①看来雾凇的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点出词语:十里长堤、缀满】指名读,再齐读
②师小结:是啊,走在这十里长堤上,随处可见这些霜花,它们缀满了整个枝头。
(2)雾凇的什么也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雾凇的美或美丽动人)你能读好这段话吗?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
①作者为了表示雾凇的美,抓住了它的什么来写的呢?(颜色)
②你从哪些词语中发现的?【点出词语: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③正因为它“洁白晶莹”,所以在阳光下显得“银光闪烁”。
④你能再来读好这段话吗?指名读。
(3)我们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出示图片欣赏】
师引读——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了解雾凇的成因和形成过程
1、接下来我分别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红色字体一个人读,黑色字体一个人读)
2、请大家考虑下,为什么老师要请两位同学这样读文章呢?(引出总分关系——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3、仔细读读下面的内容,有没有发现你读的这段文字是围绕第一句话的哪些内容来写的?指名)——点出三个条件,这就是雾凇形成的原因
板书:遇冷
过于饱和的水汽
凝结
(2)我们一起来把雾凇形成的原因读一读。
4、作者就是从这三个方面来介绍吉林雾凇形成过程的。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
读下面的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的?
交流“过于饱和的水汽”
指名读相关内容,你发现了什么?
(1) 出示两句话:……江面上充溢着雾气。
……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下句更能突出雾气的多,“总是”“阵阵”“弥漫”——到处都是,把江面都覆盖住了)
(2) 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这段话。
(3) 师小结:正是这弥漫着的阵阵雾气,使得吉林有了“过于饱和的水汽”。
交流“遇冷”
那么,作者又是怎么围绕“遇冷”来具体介绍的呢?(出示第4—7句话)
自身默读,并圈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从这段话中,你找到了哪些关键词?
(1) “涌、笼罩、淹没”体会雾气的多
(2) 出示两句话,你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渐渐地——说明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4)总结,作者为了把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的过程介绍清楚,突出了雾气的多和形成过程的缓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齐读4—7句话。
交流“凝结”
我们已经了解了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的过程,接下来请同学们自学“凝结”的过程,把你的体会告诉你的同桌(同桌交流)
(1) 你找到哪些关键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两句话,这两句话又有什么不同?
①(指名交流:“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体会雾凇的形成是个缓慢的过程,“镀”说明雾气是一层层均匀地铺盖在松针、柳枝上的)
②指名读并点评
(2)出示最后一句话
① 比喻句,把雾凇比作银线、银条,写出了雾凇的美
,请你美美地读好这句话(指名读)
② 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最初、逐渐、最后说明雾凇的形成是个缓慢的过程,你能读好它吗?(指名读)
③ 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好这句话(男女生读)
5、作者就是抓住“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这三个局部来具体介绍雾凇形成的过程。现在,你能看着这句话把雾凇形成过程讲具体吗?(出示第一句话)
(1)自身先练一练(提示:先怎么样再怎么样最后怎么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2)你能将雾凇形成的过程完整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谁自告奋勇,先来说一说),指名介绍,学生边说师边提示(完成板书)
(3)再读一读第一句话
四、欣赏第三自然段,赞美雾凇的美、奇特
啊!美丽的动人的雾凇就这样形成了!出示一组图片
1、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雾凇,你想用哪些词语来赞美它?(银装素裹、洁白无暇、美不胜收、粉妆玉砌、心旷神怡、银松雪柳、神清气爽、精雕细琢、银花绽放、洁白如玉、晶莹闪亮、精美绝伦)
2、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用了哪两个词语来赞美它?(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3、怪不得漫步在松花江边的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1)从这句诗当中,你感受到了雾凇的什么?(多、白、壮美)
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让我们一起去漫步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齐读一下第三小节。
五、全文总结
1、小结:雾凇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顺江绵延,形成的过程又是如此奇妙美丽,难怪作者说它是……(闻名全国的奇观)  
2、 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吉林雾凇的美丽与奇特,了解了它形成的过程,今后,希望大家也能像作者一样,从大自然中、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惊喜! 
板书: 遇冷
雾凇 过于饱和的水汽
凝结
授后小记:(第一课时)
《雾凇》一课语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现着“奇美”的景象:雾凇的“奇幻”、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妙”。这节课,我关注了语文的人文性,以情为基础,重视感的过程,追求内化的终极目标,引领小朋友欣赏优美文字中所蕴含的美妙绝伦的画面,让美充溢着课堂。
这是一篇优美的课文,纵观整节课,我觉得课堂有点闷。课开始,当我就让学生看图,然后用词语来表示雾凇。可小朋友们说的词语非常的单一,而且很多都是用了文中的词语。是不是课前我让学生熟读课文,才导致他们现在回答问题的依据始终在文本,而不能跳出文本,从图中获得直观体验呢?看来,课外词汇量的积累仍然是很重要的一项环节。
授后小记:(第二课时)
上完了这堂课,感觉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和自身的预设相差很大。在师傅细心的指导下,我反复修改了教学设计,但真正讲授起来,在全文的掌握上还存在很多的缺乏。
《雾凇》是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第22课的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瑰丽而奇特的景象,并说明了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备课之前,我把这篇课文读了好几遍,因为我知道,文本解读是根,作为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丰富,深刻而又独到的。从某种角度来说,教者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关系到我们课堂教学的成败。这篇散文虽然篇幅不长,但语言却精练、优美。课文三个自然段构成文章有机联系的三个局部,内容分别为:一、描述吉林雾凇奇观;二、说明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三、欣赏赞叹雾凇奇观。教学时,应该着重掌握第二自然段的讲授,力求学生能够把雾凇形成过程复述出来。但整堂课下来,自身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缺乏:
一、对学生没有进行充沛的预设
我们都知道,充沛的预设是课堂胜利的保证。我们不但要对每一个大环节进行预设,更要对每一个细小的环节进行预设,这里面当然包括对学生的预设。一个问题抛出去了,学生会怎样回答;学生的回答与你预想的不一致时,你又该怎样引导……看似四十分钟的一节课,教师要在头脑中反复盘算的时间却是四十分钟的几十倍。我在课前对学生的预设不够充沛、全面,因而当学生一时找不到与雾凇形成原因相对应的语句时,我就显得有些急躁,一时又不知如何引导,因而在这一个环节上来来回回用了许多时间,学生也被我搞得兴致全无,也因而造成了课堂上前紧后松的局面。
二、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到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学会解读是必备的素养。我们除了学会解读自身,对自身的知识、能力,自身的情感、心智等的解读外,还要学会解读学生。教师要经常考虑:我为学生提供的信息是否真正是学生所需要的?自身的信息储藏量和知识结构是否足够能与之对话?在服务学生的同时,学生给予我们的冲击是什么?我能从学生那里学到什么?自身是否也有所提高与发展?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作为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甚至对一个教师的专业素质来说,这可能是最为关键的。在解读文本这一环节时,我们最能够见出一个教师的思想修养,学理结构和他的文化视野,他的对于教育的理解和作为人的真正的道德良知等等内容都在里面。
但是,这堂课令人遗憾的是,感觉自身对文本理解有误,从而使学生的认知程度与文本含义有偏差。那么,这样传授给学生的东西,必定造成学生认知上的过失。提出的问题还不够准确到位,导致学生无从下手,这样,即使有再好的演技,在课堂上也难以施展语文学科所要求的能力。
我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些遗憾,才干成绩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此次上课后的反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取他人之所长,补已之短,更上一层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雾凇》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14个生字,其中绿色通道内的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中的一个造句。
3、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和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和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前准备:1、插图实物投影2、 投影片3、 录音机、配套录音磁带第一课时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1、 指名背诵《九九歌》。
2、 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数到 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
3、 揭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
二、观看雾凇景观的投影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生边听边思: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1) 生字词正音。
大地冰封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零下淹没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枝玉树(2) 释词。
(3) 指读长句。
(4)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再读质疑五、指导写字1、自身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
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
4、学生完成习字册。
六、作业1、朗读课文。
2、组词。
堤( ) 俗( ) 模( ) 凝( )提( ) 浴( ) 摸( ) 疑(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师板书:奇观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随机出示投影片)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
a. 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原句比较)指导朗读(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晶把松针、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b. 指导“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指导背诵。(抓关键词)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 ),这雾气便( ),( ),笼罩着( )。树木( )。( ),灯光,树影( )。这蒸腾的雾气,( ),( ),( )、( )。最初像( ),逐渐变成( ),最后( )。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观察插图,让学生形容一下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杨柳宛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五、指导赏背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1、自由准备2、自我推荐六、评“最佳小导游”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教后记: 
在教学后我是这样给学生总结的"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假如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老师安排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下周班队课我们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雾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带领学生一起领悟课文的语言文字,通过网络一起去领略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凇。
    读课题(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2 看雾凇录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3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4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
    师板书:奇观
   5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为什么会形成?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段,拿出笔划划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那你认为是怎么形成的?你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呢?(根据回答,在“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下加着重号。)
  5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师: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一点?(引读:最初_____,逐渐______,最后_______。)
  ◆作者观察多细致、多耐心啊!正是由于作者经过了长时间耐心细致的观察,才发现了这个奥妙,当他发现松花江畔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时,他会怎样呢?那么,你能把这段话读好吗?(指名读、齐读)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浮现出银线--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的朗读。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这雾气便(),(
  ),笼罩着()。树木()。(),灯光,树影()。这蒸腾的雾气,(),(),(
  )、()。最初像(),逐渐变成(),最后()。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6、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点击“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看看网站上是怎样介绍的。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1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自由浏览点击,欣赏雾凇图片
   2 多美的雾凇呀!同学们,你想象一下,雾凇还有哪些姿态呢?
   3 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
   4 同学们,再次欣赏了美丽的雾凇,你现在最想说什么呢?松花江畔的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气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一下吧!生:“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指导赏背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子里?(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1、自由准备
   2、自我推荐
  六、评“最佳小导游”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引了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评一个“最佳导游”,奖励)
  七、总结全文,安排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假如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老师刚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老师安排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章,下周班队课我们举行"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板书设计:
                   29、雾凇
               奇观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后小计:
  在教学第二局部,没有孤立地讲解雾凇形成地原因,要与语言文字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淹没、模糊、渐渐地、慢慢地、一层又一层地、最初、逐渐、最后”引导学生感悟、朗读、体会,在感悟、朗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知雾凇的形成过程。同时播放雾凇的录象,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切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02: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