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我们的教育教学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作为从教者我们清楚地知道,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 “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由此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兴趣”和“会读”上。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要注意: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和感受读的乐趣,另一方面教师必须结合阅读教学,以及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出发,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本人多年在小学低年级教学,有一些初浅的认识,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我肤浅的看法,供教育同仁参考,让我们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去摸索探讨吧。
一、根据学生个性特点,从而激发他们产生阅读的兴趣
面对刚入学的学生,首先应该要让学生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因为他们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而且大多书小孩子还沉浸在动画世界中,对带有动画系列的图书可能产生兴趣要浓厚一些。如果就给他们规定要读多少书,那样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因此老师就要好好的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同时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是哪些读物,作到心中有数,低年级的老师此时充当的脚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阅读,不但要“引”而且要“激发”孩子内心的感受,让他们尝到阅读的快乐,一般采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从故事中引发兴趣让生感受书的神奇魅力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要培养他们从小就爱看书,老师首先就要利用每周的班队活动课的时间,声情并茂的讲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学生看到老师讲得有趣,也会无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师要有计划的坚持每天讲一个小故事,这样耳濡目染,学生就会不自觉地对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自然地去找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了解更多的故事,掌握更多的知识。我们都知道: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
2、 让小孩子产生悬令,从而调动他们的读书欲望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设置一些疑问,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想读书的冲动
3、开展有趣或有意义的活动,让小孩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当学生阅读一些寓言或神话故事时,老师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表演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认真阅读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样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强, 如:《西游记》是农村孩子及城里小孩都感兴趣的。我们可以利用周会时间展开讲故事,并让学生进行表演,他们大多对剧中的孙悟空感兴趣,在表演时都争做“齐天大圣”,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从中感悟到阅读的乐趣。
二、课内课外相结合,感受读书之乐。
当学生有了阅读的冲动,老师可以利用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渗透一些读书的方法,针对低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让他们采取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方法。当我们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课文时,就可以指导学生多中方法读,还有一些诗词也可以用此种方法,让他们记得牢,当遇到日积月累的句子时,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他们背诵,课堂上教学生读读,画画。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标的配合教科书选择一些孩子们的书籍,制定每期的读书目标,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目,安排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利用周边有利的环境,如书店、超市的书柜、网络或者学校的读书馆,班上的读书角,营造读书氛围,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校园的书香气息,还可以与同学、老师交流中找到好的读书方法,
这样在他们拿到书的时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来自行阅读,让课内的方法指导课外的阅读,当学生找到了打开阅读的钥匙,推开阅读这张神奇的门时,便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那么他就会爱上书籍的,从而就会自觉的去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感受到一种读书的乐趣。
三、从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孩子阅读由浅入深,老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通过一些活动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并且学会有选择的读书,查找资料,这样学生的能力会得到不断的提高,不仅仅会读书,还懂得把读的书为我所用,比如;我就开展过读书笔记比赛活动,就是让每生准备一个小笔记本,把自己阅读到的好词句分别记录下来,并总结通过阅读所获得的益处。这样,通过小孩子相互竞争,更加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生怕自己落后于他人,无形中产生了一种“竞争意识,从而不自觉地培养了阅读兴趣。长期这样训练,我想学生们一定收获颇风,他们的阅读能力回会逐步提高。
总之,阅读——作为低年级小朋友还有待开发的神圣领地我们作为从教者,都在不断摸索和积累,让我们把精神的粮食带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找到课外阅读的乐趣,那我们就从现在作呕起,从低年级的孩子就开始训练起吧。我相信,只要我们开好头,就一定会有喜人的果实。
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一二
梅山学区 格内小学 陈志墩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明白决定读书成效的是读书的方法、态度与习惯。这一切都必须从低年级抓起,使学生在语文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下面就如何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读书方法的尝试谈几点体会:
一、随语文课学习进程,选择一套与课文配套的自读课本,并作阅读指导,可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具体方法是:
1、作为课文学习后的作业。如:学完《小猴子下山》后,教师就把相应的课外读物发给学生回家阅读,第二天在课堂上进行创造性复述练习时,要求学生把课外阅读内容补充到复述中去。
2、作为课内某种能力训练的作业。如《青蛙和小鸟》一课,课内开始朗读训练。与之相应,以课外读物作为朗读能力的检查性作业。
3、作为课内知识的补充。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学后的练习,要求学生仿照第一段叙述的形式,写一段小壁虎向ΧΧ借尾巴的习作。学生在写作中,涉及课文中提到的动物以外的有猴子、松鼠、孔雀、啄木鸟等等。有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一棵大树下,抬头看见一只小松鼠qi o着尾巴在树上跳来跳去,玩得很高兴。小壁虎说:‘松鼠姐姐,您的尾巴借给我好吗?’小松鼠说:‘不行啊,晚上,我睡觉时要用尾巴作被子呢!小壁虎告别了小松鼠,又向前爬去……”显然,学生这些课外的知识是来自《尾巴的功能》一书。这种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紧密结合的做法,不仅扩大了信息量,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指导学生做填充式的读书卡,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记的良好习惯,在阅读课上我们要求儿童每读一篇课文都要弄明白这个故事(事情)是怎样从头到尾的,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为了培养他们按顺序看懂文章的能力,我印发了填充式读书卡,帮助他们理清课文的顺序。例如教《小猴子下山》一课,我印发的“读书卡”中有一道是这样的:
小猴子下山,先走到 去 。
后来又走到 去 。
最后在往回走的路上去 。
结果 。
教学时,教师先让儿童一边反复读课文,一边填写“读书卡”,然后全班讨论订正。经归纳填写“读书卡”的方法和步骤是:第一步,自学,认真看书,边看边思考,把书的内容看懂。第二步,填写“读书卡”,填不出可以再看书。第三步,填好后,朗读一遍。这个过程也是综合——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课内学的这种读书方法,要求在课外阅读中加以运用、巩固。教师根据课外读物内容设计好“读书卡”,连同读物发给每个学生,要求读完这本书后填写读书卡,有时作为语文弹性作业布置。学生对这类作业比抄书写字更有兴趣。一年级下学期,老师发给学生阅读的书将近20本。其中10本都做了“读书卡”,学生都能按照要求填写,大部分学生已做到阅读后就能填写。这说明他们对读物基本上能理解,并具有初步概括能力。良好的习惯也在形成中。
三、有针对性地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图文结合是低年级课外读物的显著特征。但是在安排内容方面一年级和二年级要有所不同。一年级要选择以图为主的读物,二年级要选择图文并茂的读物。当学生掌握一定数量汉字之后,阅读也从看图到读字。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这类书籍呢?以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木偶奇遇记》为例:这本书的图画色彩非常鲜艳,画面活泼有趣,文字也流畅。其做法是先让学生各自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概括出低年级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一般方法:一、看封面,书名,作者、出版单位,从中了解书里讲哪方面的内容。二、读文字看图画,图画能帮助理解文字的意思,使文字叙述更加形象具体;文字能叙述图画无法表达的内容,因此两者都要看。三、看完后,讲讲故事内容或填写填充式读书卡。最后让同学们根据这种方法读《木偶奇遇记》,边读边指导,全班学生都能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指导学生读懂课外读物。因为低年级学生对童话、寓言等体裁的文章往往停留在了解故事的具体情节上,而不能理解其中的含意。所以,我们要教学生透过字面去了解读物的含意;并在填充式读书卡上加一个题目: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 道理。这本书使我懂得 知识。 如:在学生读了《猪八戒苦寻灵芝草》一书后,要求孩子们对猪八戒这个人物进行评价,启发学生用其他书上猪八戒的有关故事作补充例证。孩子们讨论得很热烈。大家讨厌他贪玩、懒惰、不讲礼貌;但也认为他心地善良,做了错事能改。最后,教师再作必要的小结,使学生懂得阅读课外读物要对书中的人物作出评价,分清是非。
总之,我们要随时了解儿童在阅读过程的每一阶段所遇到的障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保持阅读的热情,巩固阅读的成果,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