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矿区红岭湾小学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任三青 本次质量检测试卷命题一方面强调对教材的尊重,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另一方面,在数学能力、数学意识等可持续发展品质的培养上对学生作出引领。我们认为,本试卷为我们提供了导向与引领的作用: 一、试题测试概况 人数
| 总得分
| 均分
| 卷面均分
| 优A率
| 达优率
| 达标率
| 待达率
| 331
| 27618
| 83.44
| 1.66
| 43.20
| 72.21
| 93.35
| 6.65
|
二、试题分析
六年级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1、试卷结构与题型安排合理。
知识块面的结构分配均衡,题型丰富。主要设置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解比例、看图计算)、操作题、应用题等题型。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较全面地考察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完成试题的兴趣。
2、试卷内容覆盖面大,全面考察学生能力
本试卷中的内容覆盖本阶段的主要知识点,全面考查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因此试卷信息量大,内容多。
第一至三大题中,以考查基本概念为主,几乎每道题都涉及到一、二个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如填空第9、10小题,选择题第13、15、16小题,这些题有一定的难度,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又综合考查了学生分析、比较、辨析、推理等综合思维能力。
第四题中的第24题是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本题利用圆柱与圆锥提供的信息,让学生计算圆柱底面积和圆锥体积,也有一定的综合性。
第五题重在考查学生的比例知识与画图能力。操作本身的难度并不大,但必须读懂题意并利用比例知识,较准确地画图。
第六大题为应用题。本次试卷应用题题量大,类型多。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注重体现了以下几点:
(1)把握平衡,体现“适度性”。 l 尊重教材,活用教材。 教材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命题时我们不能脱离教材而另起炉灶。这份试卷中有相当一部分题目围绕教材,推陈出新,例如填空题中的第1题、第15题,应用题中的第26题等都是据教材相关内容改编而来。应用题第31题是教材中的原题,这也正是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教材是不可抛弃的。 同时,试卷并不拘泥于教材,通过设计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和探索性问题,力求引导学生拓宽视野,跳出教材。 l “生活化”与“数学化”并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选择鲜活的生活素材,因此,命题不能太“数学化”,否则会让学生觉得是为了解题而解题。但是,命题也不能太“生活化”,如果照搬生活中的实际情节,可能会让学生在无关的环节上浪费时间。本次命题,中选取的生活素材就进行了适度加工。例如应用题第28题将俯卧撑测试编入试题,通过计算,考查学生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关注数学思考,体现“策略性”。 数学教学应该在引导学生在巩固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索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例如填空题中的第3题,通过图形的呈现,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选择题中第19题让学生选择能与0.12:0.1组成比例的比,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选择,这道题有两个正确答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良好学习品质。 这份试卷还适当考查了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简单的推理能力,凸显试题的“数学味”。 总之,本次数学试卷命题,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也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后的结果与成效,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三、典型错题分析 (一):填空题 9 、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20厘米,若高增加5厘米,则表面积增加( )平方厘米。 部分学生读题不细,见增加就算两个底面积,而没分析是“高增加5厘米”引起的表面积增加;也有部分学生因计算导致丢分。 10、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5立方分米,高5分米,这个圆锥的底面积是( )平方分米。 部分学生忘乘1/3,体现了学生学习还是不扎实。 (二):判断题 15、计算圆柱的体积,可以用圆柱体的侧面积的一半乘底面半径。 虽然,在研究圆柱体积时,我们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也得出了不同的计算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方法的优化,使得要判断的这种方法被冲淡,导致遗忘,而且空间想象力也不足,导致不会正确判断。 16、圆柱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大2/3 部分学生没搞清单位“1”。 (三):选择题 19、能与0.12:0.1组成比例的是( ) A 1/5:1/6 B 0.5:0.6 C 1/6:1/5 D 0.6:0.5 部分学生选中一个答案后,就不去继续选择,导致双选变成了单选。从中,发现学生的做题习惯很差。 (四):计算题 2:X=1.6:6 :X= 第一道有的学生不会处理带分数;第二道有的学生想用解比例的方法做,又不会灵活解题,有的用解方程的方法做,却因为是分数而不会转化而错。可以看出,学生解题的灵活性需要我们培养。 看图计算 个别学生因第一问算错导致第二问也得不上分。 (五):综合应用(一) 部分学生因为计算不准而丢分。 六、综合应用(二) 32、用方砖铺地,边长15厘米,需要400块,如果改边长25厘米,需要多少块? 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将边长直接当面积进行计算。 33、将直角三角形分别以两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两个圆锥,求它们的体积比。 有的学生比的前、后项反了;有的学生先计算,后化简,将计算复杂化而丢分。说明学生的解题不灵活,分析不细致。 四、各题得分率统计 题号 | 应得分 | 实得分 | 得分率 | 第一题 | 5296 | 4698 | 88.71 | 第二题 | 1986 | 1617 | 81.42 | 第三题 | 1655 | 1375 | 83.08 | 第四题 | 9268 | 7835 | 84.54 | 第五题 | 1986 | 1738 | 87.51 | 第六题 | 12909 | 9805 | 75.95 | 卷面 | 662 | 550 | 83.08 | 合计 | 33762 | 27618 | 81.80 |
五、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启示: 1、应关注新课改理念下“双基”的内涵,切实加强“双基”教学,在帮助学生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知识的整合,把一个“点”一个“点”的教学,连接成“平面”、“立体”,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利用教材,又要走出教材,重视对教材例题、习题资源的开发;同时,又要结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丰富数学教学,以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要切实加强对差生的辅导,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要分析差生的原因,确保每单元每阶段基本过关。采用多种形式、方法帮助学困生,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让每个学习好的学生都成为老师的助手。
4、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学习习惯,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抓细、抓实。
5、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老师要努力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备情境以激发兴趣,要重视迁移规律的运用以形成方法。老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过程教学要到位,给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要注意不同阶段的练习作用,让学生练有目的,练得有趣,练有所得。通过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六、命题建议 这份题紧扣教材与课标,导向性非常强,有效考查了学生学习情况,同时也给我们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非常欢迎这样的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