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爱跳舞的蜈蚣小学老师教育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30 11:4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爱跳舞的蜈蚣小学老师教育故事
  我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爱跳舞的蜈蚣在广场上跳舞,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动物们的阵阵喝彩,非常嫉妒蜈蚣的癞蛤蟆在一个角落里专心致志的看完了蜈蚣的表演,正当蜈蚣休息的时候,癞蛤蟆故意上前对蜈蚣说:“我的计算本领可是很高超的,但就有一点不明白,你怎么知道先动哪一条腿呢?哪一条腿是第2个第7个动作呢?你在动第6条腿的时候第48条腿又在干什么?是站着不动还是弯起来了呢?”蜈蚣迷惑了一阵,然后惊恐的发现自己完全瘫痪了。这个故事给了我深深地一击,不禁让我联想到:美术基本上是以一种靠直觉与本能的活动,理性往往是它的敌人。可是我经常不小心就扮演了“癞蛤蟆”的角色。
  这学期是我第一年接触到一年级的孩子,美术课上我常常发现有的小朋友在刚开始绘画时就跟我说“老师我不会画”,这时候我会立即反思是不是我哪里没讲清楚,是不是哪里没示范清楚,于是积极的投入“专业”的绘画教学当中,认真的再给孩子示范一次,然而结果却是这孩子们画的和我的范画一模一样,没有了自己的创意。此时的我才发现孩子该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我的“专业”示范下已经被全部抹杀了;有时当孩子们安静又认真的作画时,教室里出现响亮的“唦唦”声,上前一看,发现有一部分孩子画画真真是“狂野”的不行,我立马就让他们停了下来,并向他们示范“1、2、3排排队,让水彩笔的色彩排着队整齐的画到作业本上”。示范完,他们也乖乖的按照我说的方法接着画了下去,然而经过一小会后,发现这一批小朋友的作画姿势已经由一开始的正襟危坐转变为趴坐着了,悄悄走到其中一位的身后还发现画笔在他手中就犹如刚跑完马拉松的小朋友一样有气无力的在纸上游走,此时的我才发现有时孩子“狂野”的画法正是他此刻灵感的表现,正是他充满激情的创作时刻,却在我的“1、2、3排排队”的口号之下被无情的抹杀了……
  孩子的画画本没有目的,他们凭性情,靠灵感,为宣泄好玩,为好奇而画画,所以孩子的画才纯真可爱,烂漫自然,以至于让很多大师弯下腰来向孩子学习感慨:“天真烂漫是吾师”。同时一年级是孩子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儿童画创作最多的时期。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有明显的写实倾向。而我却完全站在成人的立场,担心他们在这节课上我所教的技法是不是都学会了?他们的狂野会不会使画面效果变得非常的脏乱差?却忽略了思考千篇一律的绘画技法和整洁的画面是否就是孩子想要的。“不会画”的背后或许只要你稍加引导就会出现杰作,“狂野”的笔触或许能更贴切的表达孩子画面中所要达到的效果。
  有时候老师的标准对孩子来说无疑使一场灾难,技法扰乱了孩子依靠直觉进行绘画的实践,标准干扰了孩子绘画创作的自由。这时的我更应该多去引导孩子观察细节与整体的关系,通过引导来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孩子轻松大胆地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现作品,并且重视孩子的主观意识,不要过分强调事物的逼真性和画面的“整洁”性。让孩子的画笔能在画纸上自由的驰骋,让更多有创意的作品展现出来。

港下实验小学 虞梦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7 22: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