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6 19:04:00
|
只看该作者
生:以动写静。
生:化静为动。
师:很好。再考虑,这一段是从视觉,还是从听觉上来写的?
生:是从视觉上写的。
师:也就是说,是从视觉上写树,化静为动,从而写了山,写山之奇。山奇,奇在满山的树木都竞相往高处、宽处竞争,一山树都具有旺盛生命力。我们接下来再往下读,看看通过什么来写山。
生:通过泉水来写山的。
师:是吗?我们一起来读背。从“泉水激石”到“猿则百叫不绝”,共28字。
(师生一同朗读、背诵。学生一会儿就都背诵过了。)
师:这里写了哪几种景物?
生:泉水、鸟、蝉、猿,四种。
师:通过四种事物什么来写。
生:通过响声。
师:也就是通过听觉来写的。也就是说,有的泠泠作响,有的嘤嘤成韵,有的千啭穷,有的百叫不绝。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喧闹、非常喧闹的景象。是吧。
生:是呀。
师:大家再仔细品一品。这是一种喧闹的气氛吗?
生:喧闹的声音让人讨厌,而这里明显是让人喜欢。
师:对,你看,猿,原本也是一种叫声凄厉的动物,俗话说“猿鸣三声泪沾裳”,可是在这里,我们却觉得是一种美妙的声音。这里外表上喧闹、喧闹,实际上,却都是自然界的非常和谐的声音,没有社会上、官场里、商场里,那种人声鼎沸。这种喧闹,都是一种和谐的自然声音,是一种天籁之声,也就是,是上天构造大自然,让所有这些动物发出的真实的声响,是非常洁净的声音,它们发出声音,不是为了名,也不是为了利,既不是奉迎拍马之声,也不是争权夺利之声,更不是风啸啸、马悲鸣,刀枪剑戟冲撞的撕杀之声!这里的声音,都是恬静的,“洁净”的,而社会上官员场所、商人场所的一些声音,都是污浊的,不纯真的。所以这是以闹来写静,或者是,以外表的杂来单纯。
这里,作者是怀着一种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来写的。这样,写到这里,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下面两句。 咱们一起来朗读背诵这两句。
师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师:鸢,一种非常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会平息自已的他们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谋划,治理。谋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
作者是南朝的著名的文学家,博古通今,对史学有研究。他也曾经做过闲散的朝官。他曾经撰写《齐春秋》,得罪了梁武帝,遭遇了焚书免官的惩办。正因为有这样的遭遇和经历,面对这样的美景,作者自然发生对大自然的留恋、向往之情。
可是,这里“望峰息心”、“窥谷忘反”说的不是作者自已,而是那些想大一番大事业的人,那些在官场乃至商场中人,那些如日中天的人,他们假如见到这样的美景,一定会放弃自我的事业,迷途知返,陶醉在这富春江的美妙之中。大家考考虑虑,这是写人呢,还是写山水呀?
生:是写山水之美。
师: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反衬。
师:对,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主要突出富春江景色的奇异、独绝。
师:我们再接着往下背,最后两句……
师生:“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师:请一同学解释一下。
生: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昼也如同是黄昏一样;稀疏的树枝想到交错着,时而能够见到太阳。
(一生举手,有问题要问。老师示意他发言。)
生:我觉得,文章写到前面两句,应该结尾了,可是后面为什么还要接着写景?接着写下去,我觉得有点不三不四。
(学生中有笑声。)
师:大家觉得他说的没有道理吗?
生:我觉得有道理。
师:你说说。
生:文章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就是文末点题了,而最后再写下去,好像又是一个开头,那样结尾不如就在“窥谷忘反”那里结束好。
师:大家都是文章专家。我跟大家的感觉也是一样的。实际上,也有不少大人,读了这篇文章后,觉得最后两句删掉才好。理由跟你们的差不多。
大家再仔细品读一下全文,带着感觉去读,考虑考虑作者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想想,作者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后,船仍然继续前进,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景观:两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蔽了,好像一个大帐篷,船就在这种笼罩中慢慢前进、慢慢游弋,一会儿,又出现了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成了“疏条”。
生:哦,船一直是在前进的。
师:用陆游的话来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可以由此再进一步想像,再接下去,还有什么美妙的景致?让人欲想欲觉得有吸引力。
大家觉得,这两句放在最后,还是有些道理的。
下面,我们一起把全文再背诵一遍。
(教室里回荡着琅琅的诵书声。)
师:大家数一数全文共有多少字?
生:144字。
师:大家是否知道王维和苏轼?
生:知道,都是大文学家。
师:宋朝的苏轼曾经评价唐朝的王维,说他的诗“诗中有画”。咱们今天读了吴均的骈文书信,有什么感觉?
生:也是“诗中有画”。
师:这就是有名的“吴均体”,短小精悍,诗中有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