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村里。当年的那里,如果你能初中毕业,就算村里的文化人了;高中毕业就能让村里的人竖起大拇指;本科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更不要说研究生,博士生了,听都没听过。村里,只有一间破旧的泥瓦房,却承载着全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 我的父亲有幸成了村里的一位文化人,他深知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他明白“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道理。我有幸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有这样一位父亲,在那样的环境与生活条件下,坚持让我读书,不让我为学业开支而发愁。父亲告诉我,要好好学,要把文化知识教给更多的人。从那时起,我心中就植下了一个梦,这个梦,伴随着我的成长,愈发明晰。 高中毕业那年,我报考了师范学院,立志要做一名人民教师。大四实习,我被分配到了就读城市郊县的一所初中。孩子们见到我出现在校园里,他们充满了好奇,围着我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你是新来的老师?” “你看起来好年轻啊!” “老师,你教哪个班啊,你教什么课啊?” …… 孩子们是那么的天真无邪,可亲可爱。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走上讲台,那神圣的三尺讲台承载着太多的梦和希望。望着台下十几双明亮的眼睛在目不转睛的望着我,我的内心无比激动,竟不知说些什么。只记得那天我上了人生的第一节课《皇帝的新装》。 那一年是2013年,我所实习的学校,学生、老师却还都挤在破旧的二层小楼里学习、办公。学生课桌椅上的油漆早已驳落,灰褐色的桌面让人有些压抑。整个学校连带校长只有七名教职工。实习时间长了,我从学校老师那里得知他们的工资时常不按时发放,待遇也是不言而喻。图一份安稳,不想折腾了…… 实习结束后,我的内心变得复杂了。我要去寻找一个支点,寻找一个方向,寻找一个榜样。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他—陶行知。 陶行知,从一位留学回国的知识分子,放弃了优渥的待遇,成了一位行走在乡间的教书先生。那时候的陶行知,以他之所知,本可以转身而为人上之人;那时的陶行知,以他之所学,本可以谈笑于鸿儒之间。而他把目光死死盯住中国的最底层社会。 他说流自己的汗,才能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你得自己干。陶行知不是要培养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而是那些在人民之中的老师。陶行知行走在世俗乡里之间,行走在街头巷议之内,他要帮助那些最普通的中国人。 他一个人在努力着,他的这个梦想的芽破土而出。他说,我带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一个伟大教育者的德行。他在圆梦的路上,终因操劳过度,仅55岁便离开了人世。宋庆龄亲笔题写了四个苍劲大字“万世师表”。 缅怀先人,我显得那么渺小。回顾我近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在脑海中思考:“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如何才能做好孩子们的引路人?我现在做的合格吗……”一个个问题,在我脑海中萦绕。 新的时代,赋予了教师新的使命。我要努力践行“四有”,贯彻落实“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做新时期的好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2014年,我来到龙湖这片热土从教,初为人师,想必经时间的洗礼,我也会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满意的教师,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未来的路还很长,我要做的,我要学的还很多。我的梦还在继续,坚定着这个信念,前行途中尽管会遇到风浪,我不怕,因为我心中有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