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27|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前几天,我上网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有一个日本旅游团游览寒山寺后,向苏州市政府提议,要为张继铸一枚一吨重的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和不朽的《枫桥夜泊》。因为《枫桥夜泊》,寒山寺成了一座著名的文化公园。同样,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由于北宋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座“文化楼”、“精神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岳阳楼记》。
  (板书课题、作者,文化楼、精神楼。)
  教师:学课文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包括岳阳楼在内的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的一些概况。请上网搜集资料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
  学生甲: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指湖南省岳阳市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昌的黄鹤楼和山东的蓬莱阁。
  学生乙:不是蓬莱阁,应该是鹳鹊楼。
  教师:一般说来,应该是山西的鹳鹊楼。
  学生甲:(继续)我提的问题是:你能列举出有关四大名楼的诗歌吗?
  (学生神色兴奋,议论纷纷,但背诵不出。)
  教师:被称为全唐诗的第一首、王之涣的《登鹳鹊楼》,开头一句是“白日依山尽……”
  学生: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师:李白有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怎么说?
  (学生七嘴八舌,背不出的急得跺脚。)
  学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教师:唔,不错。八年级时我们还学了崔灏的《黄鹤楼》,开首一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
  学生: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声音良莠不齐,有学生笑了。教师提醒)──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教师:前面学,后面忘,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可见,平时的积累是多么重要。余下的,老师给你们简单搜集了,请看──(投影四大名楼和诗篇等。)
  教师:关于滕王阁,最著名的莫过于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最著名的是“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今后大家上高中或大学,肯定要学到。所以啊,书是一定要好好读的。至于岳阳楼,《岳阳楼记》是我们马上要学的。现在我想考考大家的是:这四大名楼中哪一座不属于我们江南?
  (学生兴奋,注意力集中,小声猜想。)
  学生甲:是滕王阁。
  学生乙:不对,滕王阁在江西,在长江一带。
  学生丙:是鹳鹊楼,因为它在山西,在黄河一带。
  教师:很好,你们的地理概念还是蛮清晰的。所以啊,学习语文,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包。下面,我还想请同学介绍一下本文的作家作品、写作背景。
  学生甲: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人,1015年进士,是仁宗朝政治改革派的中心人物,深为欧阳修钦佩和拥护。景佑年间被贬饶州;庆历新政失败后,贬邓州、杭州、青州等地。范仲淹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声望极高,他的文学创作也很有成绩,写景抒情文《岳阳楼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盛传不衰的登临杰作;他以政治家、军事家特有的情怀创作的《渔家傲》,突破了词专写男女风月的界限,开苏轼辛弃疾豪放词之先河。但可惜,范仲淹创作的数量不是太多,因此,我们学习他的文章,会倍觉珍贵。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藤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和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范仲淹用冼炼优美的文字描绘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景色,尤其是阴晴变化引起登临者的或喜或悲之情,归结到“古仁人之心”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故当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表示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抚慰。这跟欧阳修写作《醉翁亭记》有异曲同工之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话,概括了范仲淹一生所追求的为人准则,是他忧国忧民思想的高度概括。从青年时代开始,范仲淹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天下的人。为官数十载,他在朝廷犯颜直谏,不怕因此获罪。他发动了庆历新政,这一政治改革,触和到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制度的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而失败,但却开了北宋士大夫议政的风气,传达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
  教师:你介绍得十分全面,告诉大家,这段资料从哪里来?
  学生甲:就是老师你写在《常州教育报》上的,大家手头都有。(学生们笑起来)
  教师:所以,上网、读报,也是我们获取语文知识的一个途径。下面,请大家仔细听老师朗读,感知文章写了哪些内容。
  (教师充溢激情地朗读全文,学生听得很专注,听完了,大家吁出了一口气。)
  教师:请大家集体朗读全文,要求读出节奏和气势。
  学生:集体朗读。
  教师:还不错,太快了点。请看小黑板,哪位同学上来完成拼音汉字互写?
  (一学生上去书写,其他同学指指点点,表示有意见。)
  教师:有不同意见的,请说明。(学生纠正两处错误)
  教师:我这儿有两副对联:(出示投影)
  洞庭西下八百里,    四面河山归眼底,
  淮海南来第一楼。    万家忧乐到心头。
  请大家选择:假如形容岳阳楼气魄雄大,该选哪一则;假如用来概括全文内容,哪一则最恰当?(学生又开始议论)
  学生:前者选第一则对联,后者可以概括全文内容。(大多数学生赞同)
  教师:既然这样,这“四面河山”可以具体到文中哪些段落呢?
  学生甲:第二小节开头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学生乙:第三小节也是。
  学生丙:第四小节还是。
  教师:(板书写景局部)岳阳楼有此“大观”,才会让“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里优越的地理条件体现在哪八个字上?“迁客骚人”看到不同的自然景物发生的思想感情如何呢?(学生寻求答案,举手了。)
  学生甲:“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是说它交通便当,所以迁客骚人很容易来。
  学生乙:当他们看到阴沉沉的天气和萧条的景色时,心情就很坏,文中用“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来概括。
  学生丙:当他们看到春和景明的景色时,就“喜气洋洋”,端起酒杯喝起酒来了。(学生笑。)
  教师:很好,能各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他们的感情吗?
  学生:(集体)“悲”和“喜”。(声音拖得很长;教师板书两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00:00 | 只看该作者

  教师:不错。请大家鉴赏一下这副画,是黄红同学画的,怎么样?
  (学生伸长脖子看,议论。)
  学生甲:上面画了几只破船,还有阴沉沉的天色、湖水。就是没把“浊浪排空”画出来。
  学生乙:还可以,那个颜色好。
  教师:我同意,如能画出“浊浪排空”的样子,那就更好。大家继续考虑,作者写“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仅此而已吗?
  学生:不,是为了写后面的“古仁人”,写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感情。
  教师:你能解释这话的意思吗?
  学生:意思是“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身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跟“迁客骚人”的感情不一样。
  教师:很好。(板书)具体说来,“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么理解?
  学生:(集体,迫不和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教师:意思是──
  学生:(集体,整齐不够)在高高的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老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君主。这样做官也担忧,不做官也担忧。
  教师:不错,你们预习得真不错。我再问大家一句,这“古仁人”整天担忧,他们就没有快乐的时候了吗?
  学生:(集体)不,他们在应该快乐的时候才快乐。(有一局部人笑起来。)
  学生甲:应该是“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享乐之后再享乐”。
  教师:对。假如我们来分析两者忧乐的动身点,那么“迁客骚人”是“个人忧乐”,而“古仁人”应是怎样的呢?请用上面对联中的四个字回答。
  学生:应是“万家忧乐”。
  教师:很好。(板书)我们来总结一下:本文并非单纯写景,写景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和他们的“悲喜”之情,而这又是为了引出后边的“古仁人”和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高尚情操。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作者的思想倾向显而易见。最后自然得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旨句,真正做到了“水到渠成”。
  教师: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掌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再来读文章,会读出更好的语气和感情来。
  学生:有感情地集体朗读。
  教师:大有进步。我们想啊,一千多年前的封建士大夫能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能时时处处忧国忧民,这种闪烁着民族精神的人格力量对我们后人是一种鞭笞,是一种教育。回望中华民族几千年绚烂的历史,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相互商量)
  学生甲:唐朝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学生乙:南宋陆游的《示儿》说……“但悲不见九州同……”(背不出,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背。)
  学生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也是。(集体背)
  学生丁: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也是。
  教师:多好的例子,典型的“万家忧乐”!
  学生:还有屈原。屈原用自身的生命来书写爱国爱民的篇章,令我们肃然起敬!(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
  教师:举了这么多例子,我们也应从中受到教益,不时修正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下面是老师给大家搜集的这方面的格言,请大家读一读,品一品,课后摘录下来:(出示投影片,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集体读,情绪激昂。)
  儒家学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明朝东林党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清朝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中山:天下为公
  毛泽东:粪土当年万户侯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共产党人:解放全人类
  教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请大家课后以两人小组为单位,口译全文,不懂处作好记号。下课!
【板书】
《岳阳楼记》
范仲淹
              文化楼、精神楼
      岳阳楼之大观  迁客骚人:个人忧乐
                   霪雨霏霏------   悲
                   春和景明------   喜
              古仁人:万家忧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主旨)
【课后反思】
  岳阳楼是我国的四大名楼,但它距离学生的生活十分遥远,要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它单凭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于是我便运用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发动学生课前搜集,课上展示,大面积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让他们参与课件的制作,学生走上讲台亲手操作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解,让他们品尝课前收获大快乐,充沛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标注重学生语言、诗词的积累,而四大名楼与诗词有着紧密的联系,鼓励学生展示自身积累的古诗词培养了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也给课堂增添了古文化的浓郁氛围。
  在简介课文的写作背景时让学生交流自身的收获则体现了语文与历史的整合,文史不分家,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便得到拓展,注重了学科间的联系。
  对课文的主旨,我带领学生研讨作者的生平经历,让学生走进作者范仲淹的心灵深处,感受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悲喜观,并从历史、生活中列举这样的名人,鼓励学生不时树立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这节课比较胜利,学生不只在知识上收获不少,精神上、思想上更是一次洗礼。
【评课】(山东省威海市第五中学 柳琳琳)
  本节课朴实、淡雅,似乎平淡无奇。
  实际上它很讲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教者注意了如下方面的“组合”。
  1、内容的组合: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引进课外内容;教材内容中以单纯性理解为主,适当插入思辩性内容。
  2、方法的组合: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配合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析法。新课的导入别具一格,实际上是运用了铺垫式的先入为主法(起定向作用)。
  3、程序的组合: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推进为主——导入、读讲、辩异归纳、解析等步骤环环相扣,同时注意适当重复和迂回——“归纳中的内容就是“读讲”内容的深化和条理化。
  4、节奏的组合,主旋律是学生的诵读、反复出现并且不时变化方式,中间插入其他各类教学活动,从而形成疏密相间、跌宕有致的和谐共振。
  所以,本节课看似乎淡平淡却含有丰富的“潜台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26 19:00:00 | 只看该作者

  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是语文教师筹划水平的体现。恰当的组合不只能使教师完满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能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日常教学中的只讲不读、教师单边活动、教学程序杂乱、教学无法深入等等现象,都与组合不当有关。教师是真正从理性的角度来考虑教学的“布局谋篇”的。从这个意义来讲,本节课提醒着我们:请注意课堂教学的组合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4: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