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位老师在心里都希望自己的课上得好,让自己在课堂上充满人格魅力,出口成章,文采飞扬,激情四射,渴望全班每一位学生都聚精会神幸福地注视着你,惟恐下课铃响了。单凭你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一点知识,单凭一本教参和一本教材,一般是很难实现你心中的期望。怎么办,“只有大量地诵读经典、教育书籍和写作”。不少的老师,刚开始工作还有一点激情,看点书,也写点东西,几年或十几年下来,对教师工作感到疲倦,甚至抱怨,牢骚满腹,面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显得措手不及,为什么,没有坚持读书和写作,因而没有知识储备,没有知识的更新。
也许不少的教师说:我备课批改作业要花很多的时间,几乎没有时间看书。这不是你不读书的理由。课备不好,课也就教不好,如此下去的结果,将是一种恶性循环!越是读书少,备课所需的时间越多,而且课也就越教不好。因为没有文化积淀!相反,你看的有益书越多,你积累的知识也就越多,备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会如汩汩的泉水,上课时你会妙语如珠,旁征博引,进入“教学如有神”的境界,正如陶继新老师所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此时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上学的时候,也很喜欢读书,古今中外的名著也看了一些,课下睡前也总喜欢手握书本,享受读书带来的心灵世界的净化和升华。平时要是写点东西,虽然不能说字字珠玑,但也可以稍稍引经据典,看的过去。但是毕业以后呢,却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教书匠,每日里只知道备课上课,依仗着原有的一点文化底蕴,应付着平日的总结、反思、论文,大有力不从心、无能为力之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已好久不读书了。取而代之的是逛商店、买衣服、游戏娱乐,物质享受的提高让我们有了浮躁之气,不能静下心来读书。那曾打动我们的书香不再有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了,再也找不到那时读书的那种超然忘我的感觉了!水无源则竭,一个人若停止了读书,停止了学习,就如一潭死水,不再拥有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作为教师更是如此。在我们工作当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甚至,自己必须是一条长流不竭的小溪。只有这样,你的路才会越走越长,你的教学之树才会常青,那如何做到这一点?唯有读书。通过读书,吸取新的知识,接纳新的教学理念,采百家之长,从而内化,整合,成为自己的东西。陶继新老师说“读书是生命成长的必需”,我觉得他说的真是太对了。
读书会使人沉静,使人产生向善、向上的力量,当我们的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出现挫折时那就去读书,无数成功的案例会给我们以启迪;当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迷茫时,那就去读书,许多课改成功的做法等着你去借鉴。
读好书可以使人进步,让人充实。纵观古今,无数伟人之所以谱写了辉煌的人生,正是因为他们博览群书,储备了渊博的知识,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至今日,阅读仍是人们获取知识、增广见闻、提高才干的必要途径。
提倡读书,关键是要真正重视起来,引导教师和学生行动起来,不断改善阅读环境,为能读书、读好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在全校弘扬读书上进的风气。让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看到想看的书,让学校图书馆成为师生学习、休闲的好去处。
当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发的学习乃至快乐有益的生命体验时,我们的精神家园将不断充盈。这就要营造一个真正的书香校园,要让读书成为校长与教师、学生生活的必需。
要想让教师爱上读书,校长首先应当是一个爱书人。然而,现在最应当成为读书引路人的校长,相当一部分却与读书“对面不相逢”。一个不读书的校长,怎么能要求教师成为一个爱读书的人呢?教师的读书,即使不理解不自愿,也要将其逼进书中,进而让他们渐渐地爱上读书。
教师工作繁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借口工作忙而不读书又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读书多少及其读书的质量优劣,应该成为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要想方设法让教师抽出时间,感受开卷有益的乐趣,感受书香送来的幸福。时间长了,教师就会爱之不舍,进而再要求学生读书,让学生也爱上读书。要通过读书使教师与学生感受到了一种生命的回应。要让教师通过读书寻找教育的快乐幸福。让读书成为教师的幸福之源,也成为其对自身生命的一种关爱。要让教师通过读书去寻求生命成长的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