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这样一个外国寓言故事:从前有个小朋友非常喜欢家里饲养的一只小羊。每天放学之后,他时常一人牵着羊到山坡上去玩耍。每当他看到心爱的小羊有滋有味地吃着山上的嫩草就感到无比快乐。在小朋友的幼小心灵中,那只小羊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把自身听来和从书上看来的故事和幻想都毫无保管的讲给小羊听,他觉得和羊在山坡上晒太阳是最幸福的事情。
可是有一天,一件十分倒霉的事情发生了。由于疲劳过度,小朋友躺在山坡的阳光下睡着了。当他一觉醒来时,却发现自身心爱的小羊不见了。这只羊从来都不会走远。但是今天羊却忽然不见了。小朋友焦虑地走遍了整个山坡,仍然没有见到小羊的影子,他哭了,因为他害怕永远也见不到这个最心爱的伙伴。天快黑了,他赶紧跑回家想把这件事情告诉爸爸,请他来协商尽快找回羊。没有想到,当父亲听说小羊不见之后,什么情况也没有问候就举起了棍子,无情的棍棒把小朋友打得鼻青脸肿,体无完肤,额上流着鲜血。
“我只有这只羊,不把它找回来,你就别回家门。”说完,父亲就把它推到门外。小朋友难过极了,他独自在山坡上奔跑。他边跑边想,越想越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打他,他又不是故意把羊弄丢了。
“羊不见了,我也从心里感到难过啊!”“假如找不到羊,父亲叫我永不回家,难道我还不如一只羊吗?”不久,小朋友看到远处有一个小白点。当他走近时,看见了那只羊,它正在悠闲自得地吃着青草呢。
这时,受到粗暴对待的小朋友一反常态,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去抱起这只羊,而是举起了一块大石头,“就因为你……,因为你父亲才会这样粗暴的对待我……”小朋友一边哭,一边发泄般地将石头向羊身上砸去。
第二天,人们在山坡的一块岩石旁发现了那只已经死去的羊,而那小朋友一气之下也再没有回家。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小朋友心里当时有多么的痛苦,是他亲手杀死了自身最心爱的朋友和伙伴。
羊和小朋友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做家长亲的下面几点启示:
首先,教育尊重小朋友的人格为先
一位哲人说过:尊重是教育的最高原则,没有尊重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教育。在实际生活中和教育实践中,省视一下自身是否有以教育者自居,居高临下地对小朋友缺乏民主平等的态度,稍有过失或错误,就打骂出气,这样做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无论年龄大小,小朋友都有自尊,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不是泯灭其心。俗话说的好:树怕伤根,人怕伤心。一个人的生长可以没有鲜花和掌声,但绝不可没有自尊心,否则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与发展,甚至对生长发生严重的后果。
其次,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粗暴不是教育,是摧残和打击
再省视一下自身,有没有把小朋友当成自身的私有财富,小朋友有缺点或不顺其心,我们缺乏耐心细致的讲道理。而是只图一时痛快,解决眼前的麻烦。
家长教育小朋友要善于换位考虑,讲究艺术和方法,以小朋友能接受的方法去疏导小朋友。前面故事中的那个小朋友绝对是个善良的好小朋友,但父亲的粗暴野蛮的“棍棒教育”,竟使他变成了一个严酷的小朋友,变成杀害自身好朋友的凶手。
最后,教育要遵循小朋友的心理发展规律,考虑他的心理接受能力
小朋友年龄小,心理接受能力弱,对是非的判断能力也有限。假如批评惩罚过多过度,容易发生负面效应,达不到教育的初衷。人们常说,好小朋友是夸出来的,不是打骂出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