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7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齐华的名师课堂《圆的认识》观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 20:2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齐华的名师课堂《圆的认识》观后感
    通过观摩张齐华老师名师课堂《圆的认识》后,我不禁感慨——什么是数学?数学是一门科学,而数学教学却是一门艺术。在新课程理念的驱使下,数学课堂不不仅平等化、民主化,也更加人性化,数学课不仅人性化,而且充满着人文气息。在这节课中,关注了数学的生命。孩子们不仅是在学习数学,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更多的是在接受人文主义的感染与陶冶。
“圆的认识”一课选自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多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也是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常见的平面图形。教材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实物揭示出“圆”,让学生感受到圆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多种方式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同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这样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一般都是建立在教师的明确指引和调控之下,学生相对独立的探索空间不够,而与此同时,学生对于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也无从感受、体验,对于圆在历史、文化、数学发展过程中与人类结下的不解之缘。
在课堂过程中,张齐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整堂课的,老师展示不同图形,学生通过看一看判断是否是圆后,再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的方式来辨别圆这种曲线图形与其它直线图形。圆具有的光滑、匀称、饱满的特点,以至于两千多年前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不仅感慨“在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最美。简单的认识圆规后,让学生自主画圆,感受画圆的难度,总结画圆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张老师在黑板上展示画圆的过程,一边画,一边询问学生:“照这样子画,能画出完整的圆吗?为什么?”让学生在模糊的印象中,对圆的产生及圆的形态更清晰。接着介绍圆心和半径、直径等概念,通过观察思考和测量,探究圆的性质,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而且长度都相等。正如墨子:“圆,一中同长也。通过观察作图思考研究,学生能自主总结出来半径等于直径的一半。张老师借助媒体,将自然、社会、历史、数学等各个领域中的“圆”有效整合进本课教学,充分放大圆所内涵的文化特性,课件展示当不断增加正多边形的边数后,发现了所画的图形越来越接近圆。最后学生探究多种找出圆内的圆心的方法,学生身上迸发出了求知的欲望,智慧的光芒,努力折射“冰冷”图形背后所散发的独特魅力。
张老师的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张老师从孟子的“圆,一中同长也”引出圆形到中心点都一样长,这就是学生对半径的特征的直观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教师没有再绑住孩子的手脚从而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是以学生的起点为教学起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尝试、验证等活动加深对圆的认识。再比如,用圆规画圆,学生早已经尝试过,所以上课时老师就把它定位为画圆的注意点,讨论怎么样把圆画好。而关于圆的直径、半径等的特征,学生也并非一无所知,老师就放手让学生通过折、量、画、比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符合客观实际,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感悟,并最终理解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过适时、适度的演示和讲解、启发、点拨、设疑、解惑,运用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想一想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并用,观察、比较、操作、思考、讨论,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在教学手段上,力求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教师不是把学生的头脑看作“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看作“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深知鼓励学习的至关重要。张老师也正是在努力追求一种在指导学习之中使学生受到关注和鼓励的教学境界。循循善诱,教学相长,学生如坐春风,如入胜境,自然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思考、操作,必要时,教师给以简要的提示,学生须做努力才得解决;当解决的时候,学生的欢乐好比爬上了峨嵋的金顶,这正是继续努力的推动力。
无论什么学科,缺乏人文关怀的教育应该是失败的。希望我们的数学课堂能象张齐华的数学课堂那样,让生命流淌,让数学生命充满灵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1 20: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