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故事是打开世界的一扇门,通过不同的故事了解大千世界,知道做人的基本准则。一些经典的故事代代相传,传递的是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精神。长大后,当理性思维占据大脑,听得故事越来越少,更多的被叫做案例,带着某种研究的目的去听,失去了听故事的趣味性。
总有没走过的路,总有没听过的故事。所以我们追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书中,在路上,不知不觉地,认识一些不认识的人,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了解了更多元的文化,久而久之,就沉淀了下来。
不得不承认,我是一个学识浅薄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我对读书有着强烈的渴望,期待了解不同的世界。
读郭玉洁老师的《众声》,着实让我大开眼界。18个真实的故事,有关名人,更有关普通百姓,有执着的工匠,也有天才诗人,有明星,也有普通的退伍老兵,还有同性恋等。每一个故事对我来说都是如此的陌生与新鲜,都能让我在读完之后去思考,甚至需要去查资料,去了解故事中的人,去恶补故事中的时代背景,历史文化。郭老师并没有在故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她只是一个静静的故事陈述者,就如她当记者记录一样真实,但是,通过故事,我仿佛看到了故事后的文字,关于文化。
说到文化,总是与时代有着剪不断的联系,这也是郭老师故事的不同之处。每一个故事,不管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没有文化基础的人没有办法去体会故事中的情感。所谓时代,就是由文学、历史、城市、命运等汇聚而成,因为有不同的声音,所以精彩,我们就是要聆听“众声”。
所谓“君子和而不同”,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而想要准确表达自己不同的声音,又需要自己有一定的思考与见解。在谈到台湾文学时,台湾学者提出,现在的作家都是通过一些比赛崭露头角的,而比赛的评委有一个相对的标准,所以台湾的文学缺少了生机,都是如此的类似。读到这里,我心头一紧,郭老师是如此的含蓄,岂止台湾,大陆这种现象更是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容不下不同的声音,很多人用表面的相似昭示着自己的“入流”,我们真的需要不同的声音,哪怕是失败的。
在读关于成吉思汗,关于蒙古国的时候,我发现在自己对于这段历史如此陌生,感谢强大的度娘,让我回顾了那段铁骑铮铮、荡气回肠的元朝文化。从退伍老兵的的苍凉中,我不知不觉留下眼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也许永远无法体会战争的残酷和老兵看着战友越来越少的凄楚。这个故事是对我感触最深的,尽管跟政治有关的知识不敢妄自菲薄,但和平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十八个故事,十八种情感,沉淀了厚厚的文化。听故事,思人生,积文化,这便是读书的意义,感谢《众声》,让我了解不一样的人生,沉淀厚重的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