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让学生真正驾驭数学语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28 10:1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年,在我校赵绍明主任的指导下,我申请了一项课题即农村小学四三班学生数学语言解读力的策略研究。在研究之初,我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江苏教育》期刊的出现,让我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可谓雪中送炭。

拿到期刊后,每天一有时间,我就看上两篇,算起来,将近看了三个月的时间。在研读该期刊的过程中,发现里面有三篇文章对我课题的研究很有帮助。下面就说说这三篇文章带给我的感受。

一、提升数学语言解读力不易需执着下去

在读了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刘丽娜老师的《提升数学语言解读力,激活数学思维》一文后,觉得刘丽娜老师以下几点做法很值得我去借鉴。

(一)数学语言:一种意义但可以多种表达

她在文章中举了一个案例即“小间隔大学问”,虽然是同一个题目,但可以多维表达,既可以求“两端物体”,又可以求“中间物体”。我想如果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思维训练,那么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就能将这个问题的好多等价问题列出来,他的“命题域”就宽阔了。

(二)数学语言解读需要理清脉络,化繁为简

她写到数学语言是呈线性排列的,条件和条件之间是有次序的。她随即举了一个案例,通过“将错就错”、“逆流而上”和“明辨是非”三步骤,最终算出正确的结果。原本复杂的数学题,一下子变得简单明了。

(三)解读数学语言,可以“软化学界”

“软化学界”就是连接不同学科的相通之处,以达到“共育”的目的。她介绍了一个案例“借语文还数学”,45与39的和,除以45与39的差演变成和除以差。于是,这道数学题的算式便一目了然了。这种方式的教学很值得我去实践,真的对学生解题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她的这篇文章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打算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中,多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解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读数学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数学语言的魅力,最终形成数学头脑。虽然不易,但我会执着地前行。

二、原来数学语言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在读了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蔡文平老师的《转换图表语言 构建数对模型》一文后,我才知道原来数学语言之间可以相互转换。他文章里写到数学语言是一种以符合表达为主的特殊语言,具体可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类。他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谈如何引导学生在语言转换中构建数对模型。下面就谈谈他的具体做法:

(一)图表语言转换成另一种图表语言

他写到图表语言转换成另一种图表语言,能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题意,从而迅速解决问题。

他展示教师上课过程,先是课件出示学生座位图,引导学生观察座位图并说出小军的位置。然后,为了突出小军所在的位置,把他所在的位置用黑色圆圈表示出来,其余的用空白圆圈表示出来。最后,教师借助多媒体依次出示第1列到第6列,以及第1行到第5行,这样情景图就变成了圆圈图。最终学生在语言转换中理解了列和行的含义,掌握了确定第几列和第几行的规则。

我觉得通过图表语言之间的互转,学生能够清楚地观察到小军位置的所在,对于数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有很大的帮助,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二)图表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

他写到符号语言不仅能简明、直观地表示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非常精确、清晰和深刻。将图表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能把图表语言的直观性、整体性和符号语言的抽象性、简洁性有效融合。于是他结合案例,先让学生自己说,然后引入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列数,再表示行数,两个数中间用“,”隔开,并且要带上“()”。这样表示数对就简单了,如(4,3)就表示在第4列,第3行。

我认为这就是数学符号语言的优势,让表述更简洁,相信我们的学生不会排斥的。再如这个点,可以用“点A”表示;这条线段,可以用“线段AB”表示等等。所以,我打算在以后的常态化教学中多鼓励学生使用符号语言去解读题目,让他们进一步提升符号能力。

(三)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

他先出示一个判断瓷砖位置的练习并找出其中隐藏的规律题目,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表示同一列瓷砖规律时,数对的列数相同行数不同;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时,数对行数相同列数不同。接着,出示某校传达室各班级信箱示意图,运用所学的知识将图表语言转化成文字语言,得出这个信箱可能是全校任何一个班的。最后,出示一个字母的图表,引导学生找出各个位置所在的字母,最终拼成“我最棒”。

蔡文平老师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的做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加强知识的巩固,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是快乐的。

总之,从蔡文平老师的文章中,我学到了数学语言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当然,转换是灵活的,不是固定的,这个就需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多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进行转换,让学生敢于去转换,乐于去转换,最终擅于去转换。

三、“任性”一些不为过

读完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张锦老师的《“任性”表达:儿童数学思维的理性观照》一文后,我也被他的观点深深吸引,是啊,学生“任性”一些又何妨?在进行数学语言解读时,学生的解读做到科学、精确是很难的,有时候让他们“任性”一点,反而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语言解读力。

(一)“任性”表达的价值:尊重人性、顺应天性和彰显个性

他在文章中写道,“任性”表达并非简单地附庸时尚,而是从儿童和学科的角度,还原他们学习的真实状态。“任性”表达的价值体现在:1.尊重人性:关于本原,关于未来,关于价值观照的哲学视角。2.顺应天性:关于成长,关于生命,关于理性彰显的审美意蕴。3.彰显个性:关于自主,关于思考,关于素养提升的教育诠释。

既然“任性”表达的价值是这么的吸引人,为什么我们不去尝试?周国平曾说过:“孩子天生是诗人和哲学家”。所以,让我们尊重他们,展示他们最纯真的一面。

(二)让“任性”表达和数学语言有效接轨

他在文章中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地将儿童形象化的、事例化的表达与数学语言接轨,哪怕是隐形接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然后举了一个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有一道关于“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角”的思考问题。先让学生自由的表述,发现学生存在不少问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他们的错误理解各个击破后。最后,学生很容易理解了“拼”就是“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

看完他的案例后,我在想我的课堂上学生不也出现过这样的“任性”表达吗?而我的做法和张老师的不一样,他的做法是是让学生先自由表述。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数学语言,而我的做法虽然也是让学生先自由表述,但他们在说的途中,我就阻止了他们,也没对他们的错误进行纠正,直接出示正确表述,让他们强制性接受。当时觉得让他们表述就是浪费时间,认为他们根本不会表述。现在想想自己真的错了,应该给他们些时间,让他们“任性”,然后针对错误一一引导并改正。我想这样的数学课堂才是学生想要的,也是数学课堂本应出现的场景。

四、读书展示系列活动(十)的举行:让我更加坚定读书

如果说读《江苏教育》期刊让我找到了课题研究的方向,那么读书展示系列活动(十)的举行,让我更加笃定读书是正确的选择。读书可以让人幸福,读书可以让人有更多的机会,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教育变得越来越好,何乐而不为?

2016年4月15日上午,连云港市市级课题读书展示系列活动(十)在连云港师专一附小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且收获颇丰。

首先,我听了一节课(加法运算律),发现该教师的基本功扎实,学生在课堂中表现非常活跃,后来我才知道,这位教师是课题的研究者。她将自己的课题和课堂高效契合,让听者心悦诚服。

接着,我参加了以“读书·课题·调查研究”为主题的沙龙研讨活动,11位课题主持人先谈读书的作用,从中我感受到读书可以让人幸福,让人变得有智慧。然后谈课题,从中我知晓“选题”离不开读书。后来谈调查报告,从中我学会了如何去写调查报告。

最后,刘俊利副所长做了“读书与课题”的专题报告,他从哲学的视角告诉我们读书有什么用、该读什么样的书和怎样去读书。我对这三句话特别有感触,一是,我们中国人缺精神;二是,我们的课题基于现实问题,问题早已存在;三是,我们读书要“团体读”。

总之,读书是最好的选择,身为农村教师更应该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让自己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走的更好。最近我又发现了一本书,名叫 《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很值得我去读,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为我们的学生服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1: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