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坚持执行上级指示精神,以教学为中心,围绕课程改革,扎实开展教育科研,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了常管理制度。
一、深入课堂,加强课堂教学的指导和研究。
为了适应课改的需要,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我们教研组所有成员都深入到课堂,不仅听课评课。而且每位教研员每学期给教师作出示范,不断提升自身的教研水平和业务能力。到5所完小,通过适时调研,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强弱联合的方式,组织中心小学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给学校师生和课堂带来很大的改变。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重视,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满堂灌和独霸课堂的局面有了改变,师生能够平等交流,教学形式从传授走向多样化,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受到了重视,学生感悟、实践、操作成了理想的教学形式之一。教师对新课程课堂教学充满激情,在新课程中焕发出新的职业责任感和进取探索的愿望。
另外,除了语文、数学科外,我们还加强了薄弱学科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实验,努力为教师搭建一个进行专业切磋、协同合作、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
二、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为了深入有效地开展对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的探讨, 9月份、11月份,我们根据上级要求,配合研训中心送教下乡活动,在三家小学开展“同课异构”教学活动。9月28日,三家小学的赵明武老师、酸梅小学的文立忠老师同上六年级语文上册的《轮椅上的霍金》;11月2日,三家小学的王长贵老师、玉雄小学的钟祥海老师同上六年级数学上册的《小数的性质》。授课教师对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勇于挑战教材,将新课改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教学才华和教学风格,展示了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参赛老师朗读、粉笔字和个人才艺的展示更是体现了当代教师多才多艺的风采,让听课老师耳目一新,受益匪浅,学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激发其教学热情。
三、常抓不懈,以管理促效益。
新课程的改革稳步实施,不断深化,使我中心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大面积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也看到了薄弱学校的教学常规、教学质量不尽人意,影响着全镇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为了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抓好各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将教学常规管理与教师的绩效工资发放直接挂钩,要求各学校理直气壮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我们教研组每学期进行两次区性常规管理检查,并将结果存档。
每次检查均参照市教研室制定的《东方市中小学教学常规检查评估评分细则》的要求,对每一所学校常规工作的每个环节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切实抓好计划、总结、教学反思、教案、作业批改、测试、试卷分析、听课、家访、辅导等工作的督查,逐项量化评分,并按得分的高低顺序排列,其结果记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作为今后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以及教师年度绩效考评等次划分的重要依据。检查之后,召开专门的会议,客观地总结各学校完成教学常规项目的情况,及时地对作得好的学校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树立典型;对态度不端正,做得较差的学校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通过检查,体现出各学校对常规工作的重视和常抓不懈。说明他们都已经把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当做学校求质量、求生存、求发展的大事来抓。在检查中,那种态度不端正,敷衍应付的老师少了,展现的是更多老师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不但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有的还推陈出新,超额完成任务,体现了专业化水平的明显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考试工作得到了重视和加强。中段考试、期末考试之后,每个学校都认真作好各个班、各个学科的“三率一分”统计,并按时将统计的情况报送中心校教研组存档,让我们能及时掌握第一手的教学情况和发现各个学校的成绩和差距,为今后的教育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这是一个良好的势头,说明了我们的常规工作已经步入了一个不断成熟、不断发展的新台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