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7~10题。(18分)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何岳得金不昧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②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注】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俟:等待。
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3分)
A. 羊子尝行路 B.还以与妻
何岳尝夜行 因托以寄去
C. 还以与妻 D.羊子感其言
遂以还之 闻其侄以他事南来
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6分)
(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答:
(2)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答:
3.请谈谈乐羊子妻是如何巧妙地劝诫丈夫专心完成学业的。(4分)
答:
4.乐羊子与何岳都有拾金不昧的美行,但他们的做法不同。请你对这两个人的行为作简要评价。(5分)
答:
参考答案:1.(3分)C
2.(16分)(l)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2)拾到银子却没人知道,那银子就都是我的了,又怎会贪图这几两银子呢?(每句各3分)
3.(4分)乐羊子妻用纺织作比,说明读书应当日积月累,不可半途而废的道理。(大意对即可)
4.(5分)乐羊子是因妻子的劝诫才没有占有拾金的。他乐于接受批评、勇于改过的精神是可嘉的,但他以丢弃失物来显示自己的清白的做法不妥。(3分)何岳行为端正,处理方式稳妥,从不贪图他人财物。(2分)(答案能自圆其说即可)
附加题(1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6分)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
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 ‘尔养马而死, 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大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
(选自《贞观政要》)
(1)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
答:
(2)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2分)
答:
(3)文中有几句活没有标点符号,请用“/”线标示出需要加际点符号的位置o(2分)
大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2.对对联。(4分)
上联: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下联: ,
参考答案:1、(1)2分 (唐)太宗因爱马暴死欲杀养马宫人,经皇后劝谏才改变主意。
(2)2分 劝谏齐景公不要杀养马宫人。
(3)2分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错、漏、多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值为止)
2、4分 宽对即可。
示例:①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 ②义盖云天,关羽私放曹
③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二、杭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干:岸边。②圮(pí):倒塌。③阅:经历。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⑤柿(fèi):木片。⑥颠:颠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4分)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 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 二石兽于水中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以为顺流下矣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C.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则移其民于河东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 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 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参考答案: 1.BC(4分,各2分) 2.AC(4分,各2分) 3.C(3分)
4.①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观推断呢? ’
(6分,各3分。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5.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
(3分。意思符合即可)
七、文言文阅读(共15分)
(一)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分)
(龚自珍《己亥杂诗》)
1.此诗第一句写诗人离别的忧伤,其中直接表现离愁深重的词语是: 。(1分)
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的第一、二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互交织。
B.诗的第三、四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
C.诗中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用“落红”一句作为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从离愁中解脱出来。
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参考答案:(一)1.浩荡(1分) 2.D(2分)
(二)1.①凭依(或:凭借、依仗)②美丽(若答“友好”也可给分)(2分) 2.A(2分)
3.句子: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翻译: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或: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3分)
4.空一:从容出游,怡然自得(或:舒畅自如,游兴极浓等) 空二:千丈见底
空三:幽静(或:寂静、静等)
空四:鄙弃名利(或:淡泊功名、淡泊人生等) 空五:皆生寒树(5分)
九、无锡市
(一)(10分)
约不可失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
(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②是日,饮酒乐,天雨 ( )
③公将焉之 ( ) ④岂可不一会期哉 ( )
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乃往,身自罢之。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候表现出来的 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2分)
参考答案:1.①约定 ②下雨 ③到……去,往 ④难道,哪里(各1分)
2.A(2分)
3.(魏文侯)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打猎活动。(2分,意思对就行,“之”的指代义要译出。)
4.言而有信,或讲信用。(2分)
十二、武汉市
文言文阅读(15分)
终不知车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④。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⑤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注: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輗(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③诸:相当于“之于”。④相属:—个接着一个。⑤绐:dài,欺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4分)
①辐腐而轮败 败:
②以为车固若是 固:
③效而为之者相属 效:
④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顾:
2.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译文:
②及寇兵侵其境
译文:
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5分)
答:①
②
参考答案:1、(4))①坏、毁坏;②本来;③模仿、仿效;④理睬。
2、(6分)①用船运回家并向别人夸耀。②等到敌人侵入他们的国境。
3、(5分)①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①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③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不要自以为是⑤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十五、阅读下面《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6分)
齐(齐国)大饥(饥荒)。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2分)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4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参考答案:(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2分。多答少答扣1分。)
(2)参考答案: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4分。故事叙述大致完整得2分,点明出处得1分,成语意基本解释清楚得1分。)
十九、(二)阅读《商汤见伊尹》一文,回答1---3题。(6分)
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令彭氏之子御 御:驾车 B.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贱人:出身低贱的人 C.彼受赐矣 赐:恩惠,恩德 D.因下彭氏之子 下:下令
2.请将“君将何之?”一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中,作为君主的商汤有什么特点?试概括:(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