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笔记 《教育的目的》 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1 18:3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学十几年来,这个问题几乎很少进入我的脑中。这个春天,捧起英国教育家怀特海的著作《教育的目的》这本书时,开始思考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地教学生,到底是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谈到这本书,我想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它的作者,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他对教育理论感兴趣,曾把1912~1928年发表的一系列讲演编辑成《教育的目的》(1929)一书,他反对把教育仅仅看成做促进发育的观点。与杜威和沛西能一样,赞扬理智和卓越。强调“规律是绝对的,凡是不重视智慧训练的民族是注定要失败的。那么,也就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充分阐述了其教育思想,比较全面的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他主张教育应充满生活与活力,应引导他们自我发展,他强调古典文学艺术在学生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方面全面发展。他还重视审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义他的思想对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价值,下面,我们试对其干点做简要分析。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只为谋生的一种手段?还是进行知识的传递?那么什么是文化?怀特海说: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育要培养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业知识的人才。他要的是教师这样的满怀理想、充满激情投入的教育生活;他要的是教师自身丰富的思想、自身感受美、自身情感认知等融入教学的教育生活,这才是思想活动,才是文化的传承。这就相当于人们对理性的探索,当社会形态更趋向于合理化的时候,人们对非理性的探寻。

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教很多学科,每门学科教那么一小部分,其结果就是消极的接受一些没有活力的火花照耀的、没有联系的概念。儿童教育中所教的主要概念要少而重要,还要是它们尽可能集合成各种组合。儿童应该使这些概念成为他自己的概念,并且应该懂得这些概念此时此地在他实际生活环境中的应用。儿童应该从他一开始受教育就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如今知识的细致、分化,科目的精确、分类,人们忘记了当初追寻这些知识时的理想和激情,敢于固化经验的教授,强调理性和精确,这正是怀特海所言的“呆滞的思想”。因为科目细致的分类,所以强调不可教太多的科目、所教科目必须透彻。这使我想起现在各个学校因为学科与学科之间联系不紧密而导致学生学不好达不到理想水平的现实。现在很多专家要求老师研究一门学科就要研究的透彻,那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且有好的成绩。

针对教师学科研究不精的问题,怀特海论述了科学及知识的有限性,强调经验及思想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而且还要付诸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能够与其它有用的思想融为一体。另外,强调科目的整合,但贯穿的思想概念要少而精;儿童的自我发展最重要,应该体验发现的乐趣,理解思想概念并应用现实生活,面对现在、理解现在,现在包含着过去,又孕育着未来。也就是说,现在是过去慢慢形成的,但却又是未来形成的基础。所以,怀特海强调,要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是让经验僵化!而统一的考试正是扼杀了知识的活力,扼杀了文化的精髓。所以要根除各科目之间致命的分离状况,思想概念犹如一根主线,导引各个科目的彼此融合。教师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着特别的关系。其实也就是说,教育者与伟大事物,伟大事物与伟大事物,伟大事物与被教育者的彼此联系。

教育最终要培养的是精神活动特质中最朴素简约的特质——风格。对教育而言,风格就是每一个个体所体现出来的自身的独特性。可体现在细微的一个活动当中,比如课外活动中,每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有的天真,有的自然…美术课上,孩子们各自形成的表达风格——写实、抽象、简约等;可体现在一个人个性上的特征倾向。      

怀特海的教育观对我们的启示很多。1.科目之间应该联系紧密消除分散现象。2、我们应努力的把握现在,积极创新,不能太多的重视过去。3、认清人的发展的各个阶段具有的特点,进行良好的教育。4、大学是对想象力的训练。我们应把大学看作是一个充满朝气、生机与活力的精神家园。是放飞最具挑战性、想象力的舞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10: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