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时 记 时 法 》教学案例与反思
案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会看时间吗?(师出示钟面)这是几时几分?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多长时间?那么一天有多少个小时呢?(24)
这就奇怪了,钟面上只有12个小时,一天却有24小时,这可怎么记时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记时法。(板书: 记时法)
(课件出示运动会通知)森林里马上要举行动物运动会了,运动会之前狮子大王要召集各种小动物开个会,还出了个通知呢!瞧!
请各动物代表队队长9月21日8:30到会议室开会。
9月21日上午,阳光明媚,晴空万里,上午8时30分,小兔、小猴兴高采烈地来到森林会议室。可到那里却发现还有很多代表没有到,他们等啊等,都等到9点了还没有来,这下可急坏了主持人狮子,他赶紧打电话询问,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小猪,小猪却说:“大王,您别着急,时间还没有到呢,我准备吃完晚饭再去!”小朋友们猜猜,小猪是怎么想的?
谈话:原来一天中有两个8时30分,一个是上午8时30分,一个是晚上8时30分,小猪他们还以为是晚上8时30分呢!
那一天中有没有两个7时呢?还有两个什么时间?
哦,所有的时间都有两个,那我们在记时的时候一定要说清楚究竟是上午还是下午、晚上之类,不然会怎么样?
可是……(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这是一个电视节目预告,它会让我们知道我们喜欢的节目什么时候播出。看这里的时间,你有什么觉得奇怪的吗?
怎么会有14时呢? 怎么没有上午下午?
二、对比教学,深入认识
师:这是一种新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我们把按一天24个小时来记时的方法叫做24时记时法。)
猜猜看8∶10是什么时间,14∶00呢。
(普通记时法)象这样生活中常用的记时法我们就叫普通记时法。
知道了同一个时刻可以用这两种记时法表示,那我们怎样将普通记时法的时间转换成24时记时法呢?
先独立思考。
把你思考的结果在四人小组里分享分享。(师巡视3-4个小组)
集体汇报。
普通记时法化成24时记时法就这样简单,那要你把24时记时法化成普通呢?
和同桌说一说。
(相应出示课件)进行两种计时法转换。
24时记时法方便、简明、不易出错,所以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常用24时记时法。
2.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瞧,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招聘主持人啦! 看,这里的时间都是什么记时法?(普通)
要求用24时记时法预报,你想试试吗?老师相信你能行!
学生自己练习播报,再指名播报。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哪种记时法更简明、精确?(板书课题24时)
同学们已经会用24时记时法了,现在回头想想森林运动会的通知,我们狮子大王说了,他是用24时记时法出的通知,那么其实应该在什么时间开会呢?(上午8:00)
你们每人都有一张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表。
柳林镇第八小学作息时间
你能根据一种记时法的时间把另一种记时法的时间填起来吗?
集体订正。
3.体验一昼夜时间,并突破0时与24时的难点
学到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昼夜钟面从0时到24时的时针和分针的变化过程。
钟面:时针和分针都指着12,旁边有一小朋友睡觉图。
提问:现在钟面上是几时?你怎么知道的?
说明:晚上的12时,对!用24时记时法来说就是?(24时,师板书24,准备贴时间条)旧的一天到此就结束了,新的一天也就开始了,每天开始的时间就是0时,大家找一找,新的一天0时在哪里?
学生通过寻找发现新的一天的0时就是旧的一天24时。
反思
24时记时法是在学生认识小时、分、秒后学习的一种记时方法,它在现实生活中用途比较广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养成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珍惜宝贵时间的良好习惯。
一、开发课堂教学时空,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是学生智慧和个性充分张扬的前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课堂教学之前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在情景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无论在动手还是动脑过程中,让他们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理解新知,远比教师“塞”给他们有效的多。教师始终站在“平等中首席”的角度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平融洽的氛围中发表意见,学生原有的知识杂相互启发中被激活了起来。
二、抓住课堂“生成”契机,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和创造性能力,是唤醒学生学习智慧与内在个性的根本。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它是“动态的”,“生成的”,它与传统的让学生适应教师的“教”不同,是要求教师去适应学生的“学”,它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穷的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教育的本质在于“唤醒”。因此,教师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反应,恰倒好处地往我们期望的教学目标予以点拨、诱导,真诚的赞美、友好的提示,平等的交流,能够使学生的内在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创造才能得到完美展示,学生真正能体验到学习是一种乐趣,把学习当作是一种无上的享受。
三、强化课堂“火花”效应,加强学生体验教学,促进学生主动构建,是智慧与个性不断延伸的助推剂。
课堂中冒出的闪亮的火花是我们教学过程中所追求的,但是如果只是让他一闪而过,岂不是十分可惜!所以,要让这种智慧和个性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助推剂。教师在以后涉及到类似的问题时,再一次点拨与唤醒,是十分必要的,点燃他们曾经深有感触的火花,他们必将十分乐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