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学习心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一、 问题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 “纲要” )提出: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 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 “因材施教” 不仅是科学施教的基础,也是体现教育公平、 关注个体发展的表现。对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学生学习方面的信息,还可以从侧面了解学校教育、 管理方面的情况,借此为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提供参考。研究从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两个大层面展开。学习心理包括中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归因。学习行为则包含学生知觉到的班级学习氛围 ( “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准时到校上课”、“上课专心听讲” 以及 “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功课” 等)和课堂学习行为( “学习计划的制定与课前预习”、“课中的学习参与度”、“课后的复习和问题解决” )两个方面。本次调研抽取了 14 所中学 6000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重点讨论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并对中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建议。
二、研究建议
(一)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谨防 “习得性无助”
正确合理的归因有利于学生正确评估自身学习条件。通过归因训练,学生可以明白各种学业成就归因的特点及其对学习的影响,从积极归因中提高自身能力。归因训练具体而言可从如下环节展开。首先,通过考试分析会、 班队课等引导学生,养成其将学业成绩不良归因于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对等可控性因素的习惯。其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别差异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归因训练,帮助不同的学生建立合理的归因。例如,面对能力不高的学生,一些教师期望较低,并伴有同情和额外帮助,可能会导致这些学生对失败进一步做出能力归因,从而更加自卑,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第三,重视教师的课堂语言。 如“这类题我都讲过 N 遍了!”“这个题目太简单了,我就不做分析了”“这个题目同学们应该都没有问题” 等教师习以为常的言语,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将失败归咎于自身能力不足,进而产生无助感。教师可以多说一些类似 “上心的同学会发现这类题之前我们分析过,如果你还没做出来,可要趁这次机会花点儿心思把这类问题彻底搞懂”的言语,帮助学生将学业成绩的优劣归因为 “用不用心”“努不努力” 等内在、 可控的因素。总而言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业成就的取得归因于内在、 可控的因素上,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掌控感,从而激发自身的学习动力。
(二)强化学段衔接教育,特别要重视初高衔接
无论是班级学习氛围的年级发展特点,还是课堂学习行为抑或是学生学习心理特征的发展特点,基本上都呈现出随年级增长而变差的趋势,特别是学段之间的变化会愈加明显。从调查结果来看,初高中的衔接问题最为严重。由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来看,最为明显的区别是,高中课程更多,学生学习上更强调自主,这是一贯以来 “包养式” 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 “短板”。因而,许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会有一段时间的 “迷茫” ,一是表现为高一初期的学习“大放假” ,相对比较放松,班级学习氛围不够浓厚的现象印证这一观点;二是表现为学习的不知所措,由于课程数量增多、 难度增大,加之刚进入高一又没有很好地 “收心” ,学习挫败感导致了极低的自我效能感,很多男生也试图通过外部归因来躲避挫败。因此,初高中衔接教育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初高中衔接教育主要强调不同阶段知识上的衔接,对学习方法的衔接教育比较薄弱。与其 “赶进度” 式地让学生 “浑浑噩噩” 过三年,莫不如集中新入学的高一学生进行一周的适应性训练。我们应侧重从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转变入手,以高一新生适应性讲座、 心理辅导活动课以及新老生交流会等形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 “他控” 向 “自控” 的转变与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