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2 11:43:00
|
只看该作者
《赵州桥》教学设计2
编者荐语:培养同学的求异思维能力,是促使同学发展发明思维和发明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高年级培养同学的求异思维能力则又必需切合同学的思维发展水平和特点。下面,我们谨向读者推出这篇培养求异思维能力的一个课例,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借鉴。
??师: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起过重大作用,是哪四大发明啊?
??生:是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
??师:对。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证明了我国人民从来就是有着高度智慧和才干的人民。此外,我国古代的桥梁建筑在世界建桥史上也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隋朝时修筑的一座大型石拱桥赵州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还完好地横跨在河北赵县的河上,成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大奇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赵州桥》这一课,看看这座作为我国人民聪明才智的又一个象征的古代大桥,到底是怎样的一座桥。(板书课题) (点评:授课伊始,有针对性地在“导入”中埋设了本课教学内容的“核心”:《赵州桥》一文的写作目的到底是什么?同时又埋伏下了答案,以供下一步教学过程中诱发同学考虑。这是一个从教学目的动身而精心设计的“导入”)我们先来读课文内容。
??生:(四人,朗读课文的四个自然段)
??师:我们已经讲过,说明一个事物,就要……
??生:抓住它的特点。
??师:那么大家看看,课文主要抓住了赵州桥的什么特点来说明介绍的呢?(板书:赵州桥的特点)大家想想。
??生:雄伟,美观。
??生:是主要抓住坚固和美观来说的。
??生:抓住了坚固,还抓住节省石料。第三段是抓住美观来说的。
??生: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另外,还说明了美观的特点。(同学回答时,教师同时板书:雄伟、美观;坚固、省料、美观;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美观) (点评:让同学各抒己见,既引导同学思维进入积极活跃状态,同时又使同学亮出不同的观点,胜利地构筑了培养同学求异思维能力的生动教学环境)
??师:大家都投了“美观”的赞成票。第三自然段,确实是抓住了赵州桥的桥栏石雕艺术的美来说明介绍的,老师也投赞成票。但是关于赵州桥的第一个特点、主要特点,却有三种看法。我想问一问,你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呢 ?×××,你为什么说赵州桥最主要的特点是雄伟呢?
??生:因为课文第二段开头一句就说:“赵州桥很雄伟。”
??师:噢,你是认为第一句话这么说了,后面的内容也就跟着讲这个意思?
??生:嗯,第三段开头一句说赵州桥很美观,后面的内容不就是跟着讲赵州桥怎么美观的吗?
??师:在一段的开头,用一句话把这段的意思先集中地讲一下,这叫段首立意。××同学,为什么你认为“坚固”是赵州桥的主要特点呢?
??生:赵州桥是隋朝建的,到今天都一千三百多年了,也没有埯掉,坚固不就是最大特点吗?
??师:嗯,也挺有道理的。××同学,为什么你认为“节省石料”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呢?
??生:赵州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桥墩,就很省石料了;两头又都有两个小桥洞,这样,就又少用了许多石料。
??师:确实,坚固、节省石料,也都是赵州桥的特点之一。×××同学,为什么你认为“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这一句才是抓住了赵州桥最主要的特点呢?
??生:因为我们看到的大桥,都是有桥墩的,有的还会有好多个桥墩。课文第二段介绍赵州桥,也是一开始就说它是一座雄伟的大桥,但是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大桥洞。这不就是赵州桥最大的特点了吗?
?? (点评:教师通过提问式的亲切交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对他们自身的理解作进一步论述;而同学理解不一,论述各异,又更进一步地形成了培养求异思维能力的教学氛围)
??师:以上几位同学所说的,确实都是赵州桥的特点。应当说,他们是从不同的方面说出了赵州桥的非同一般之处。赵州桥,一座中国古代的石拱桥,竞集中着这么多的优点,也难怪它世界闻名呢。它的确可算我们中华民族高度聪明才智的又一个证明。这倒使我对我国的这座古代大桥和它的设计建造者们,越加心怀敬重了,也使我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感到无比的自豪。 (点评:教学语言亲切自然,与小朋友们息息相通,心心相印;同时又把对同学不同意见的归纳不事声张地引向课文的立意所在,呼应“导入”中对课文立意的暗示,为求异思维铺设了思维的桥梁 )刚才几位同学说的都很有根据的,比方×××同学说的,“雄伟”是第一位的特点,连我们原来的中师教学参考书上也是这样说的。这本教参第120页上说:“赵州桥的特点,一是雄伟,二是美观。”还有同学认为坚固和节省石料,都是赵州桥最主要的特点,听上去,也是挺能言之成理的。小学教参上就说,赵州桥最大的特点,就是坚因而节省石料。以上两种意见同两本教学参考书不约而同,看上去还蛮有一点权威性的哩。 (点评:教师似在为同学的见解提供更为“雄辩”的支撑,但实为欲扬先抑,意在为后面的说明蓄势。)但这两种意见各执一见,并不一致,不可能同时都对,可能是一对一错,当然,也可能两个都不对。×××同学认为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才是赵州桥最大的特点。这个意见我在教学参考书上没有看到,那是不是言之无据呀 ?看上去她的看法来自生活,也来自课文,听上去像是更能言之成理的。(点评:在最后提和的位置上着意突出了同学与教参意见相异的这一种理解,隐含对这一见解的肯定态度,是对多数同学求异思维的暗示。同时又鲜明地标明了对持有不同意见的同学的赞扬 )以上不同的几种意见,各有各的根据,那么,到底哪个特点是赵州桥最主要的特点呢?(点评:以上全部教学过程,归结到一点,就是循序渐进地激发、引导并逐步加强同学求异的思维意志和思维动态,把同学的思维导向对创见的追求——这是引导同学对已有的见解、主张发生否定性怀疑,使思维向着相反的方向拓展。这是求异思维的常规类型:反向思维)
??师:下面,让我们就来细细地咀嚼赵州桥的第一大特点,也就是第二自然段。首先看第一、二句的关系。第一句,说桥雄伟;第二句,具体地说怎样雄伟,使读者对桥的“大”、“雄伟”有个具体了解。
??生:赵州桥是一座很大的桥。
??师:对。我们再看第三句与头两句的关系:“这么长的桥”把头两句的意思浓缩成五个字而组织到第三句中来了,使头两句与第三句的内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构成对比,形成烘托,从而突出了赵州桥没有桥墩的非同寻常。假如不对桥的雄伟先作明确说明,那么没有桥墩的桥就不会引起读者惊叹了,因为没有桥墩的桥多得很。而像现在这样,先说了桥的雄伟,再说它没有桥墩,这就足以令人惊叹了:啊 ?!我国早在一千三百我年前,就能造出这么大的没有桥墩的桥了呀?!这样,没有桥墩的特点就被鲜明地烘托出来了,突出来了。所以,对桥的“雄伟”的说明,实际上是对桥没有桥墩的特点进行说明的开始局部,一个铺垫,一个烘托,而不是为了孤立地说桥的外观如何,不是为说雄伟而说雄伟。这是在说明过程中,一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板书:说明方法〈烘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