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胜利之处
1、实验以同学探究为主。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要求,为了让同学更确切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布置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的亲自动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分析修正,让同学自身得出滑轮特点,在探究中拓展了同学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培养同学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精神。
2、对比演示,让同学一目了然。
在分析和区分动滑轮和定滑轮时,我先引导同学组装出两种滑轮使用方式,并进行对比演示工作过程,提出明确的观察目标,在同学认真分析观察的基础上给这两种滑轮命名。轻松地区分出定、动滑轮,并使同学体会到叫定滑轮或动滑轮并非是滑轮结构的区别,而是使用方式的不同,培养了同学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暗示同学认识事物要抓实质,既要研究共性,又要重视差别性。
3、处置教材,灵活多变
教材的顺序是先介绍定滑轮的定义,研究性质,而后是动滑轮的定义,研究性质,但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这种划分并非同学自然的思维生成,于是我先让他们认识滑轮,再来区分两者,认识过程更加顺其自然,符合同学认知规律。
二、缺乏之处
1、时间过于匆促。
同学由于平时亲自动手操作不多,因此器材的组装,测力计的校对,读数等都延缓了课堂的教学速度。
2、新理念与新课堂的衔接还有待磨合。
本节课中,通过同学分组实验,亲自经历探究过程,实事求是的得出了拉力的数据,培养了同学动手操作能力,加深了对滑轮作用的理解,这是我设计的初衷,但也正是这一点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使课堂出现了前紧后更紧的局面,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