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3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课题目: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复习指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09:0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备课题目: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复习指导
主备人:周南     时间:第十四周(12、04)

【复习目标及重点】
1、能举例陈述“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结构方法”的特点。
2、掌握灵活应对“艺术手法”类试题的方法和解题措施。
【复习方法】例证法、练习法
【复习时间】4课时,本教案为第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导入
在第一轮复习之后,经过考试,发现学生在诗歌鉴赏中对诗歌的表达技巧把握不准确,不能结合诗句分析表达技巧,因此,第二轮的复习主要针对表达技巧进行再次的讲解及演练。
二、回顾知识
(一)表达技巧的含义: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二)分类
1、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通感、借代、双关、叠字等。
2、古典诗词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描写方式
(1)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笔勾勒,真切深刻。
(2)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感伤之情。
(3)观察角度的变化。俯视,仰视,远眺,近看,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
(4)动静结合:对景物进行动景和静景的描写,有以静衬动、以动衬静等手法。
(5)虚实结合:虚写和实写相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4、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请、以哀景写乐情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09:09:30 | 只看该作者

三、答题基本模式
(一)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二)应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三)答题步骤: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是什么(叙)——为什么(析)——怎么样(评)
四、技巧演练
例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清,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提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步骤一:是什么)主要用了反衬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为什么)。(步骤三:怎么样)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

练习:下面是元代才子王冕的一首诗,阅读后回答问题。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本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衬托。以冰雪林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托物言志(或“象征”)借梅的形象表达作者的理想追求。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五、课后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问题:这是南塘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请联系写作背景,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参考答案:从衬托角度回答:从表面看,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从虚实相生的角度回答:梦中的景物描写是虚,现实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为实。词人通过繁华生活的梦境,有力地表现了现实中的亡国之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6 21:2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