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说教材
《假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本课是体现过程技能显性化,是属于科学探究的范畴。本单元在全套教材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与训练顺序中的位置在最后第二位,说明假设是探究中较为高级过程技能。
同学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有经验的人会对事物进行解释和假设。解释是因为觉得我们的认识已经有掌握贴近事实,但当我们期望贴近事实与真相,又由于事实的因果关系复杂,难以确定,依据不充沛时,我们就会做出假设或猜测,来引导探究的方向。教材分四局部布置教学内容:第一是说明猜测与假设的关系,通过侦探破案和寻找杀树凶手,引导同学做出不受任何限制的猜想。第二是介绍“大陆漂移说”和“恐龙灭绝假说”,让同学了解一些科学家做出的假设,学习给假设找依据,并尝试做出自身的假设。第三是让同学回忆以往做过的假设的内容,为强调有依据的进行假设做好铺垫。第四让同学在找杀树凶手过程中,懂得假设要有依据,并说明依据中的经验也会造成假象。要证明经验是不是正确,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为下一课内容的展开埋下伏笔。
六年级的同学在三年多的科学学习中,已经对不同的研究问题做过假设。但要明白假设的提出要有依据以和假设依靠的经验未必可靠,对于同学有一定的困难。综合以上分析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1、知道假设的含义,能有依据地提出假设。
2、了解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3、意识到假设需要验证。
重点是懂得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想,难点是明白经验可能会造成假想。
二、 说教法
假设是比较笼统的概念,根据建构主义的原则,我通过创设不同的情景,让同学在情景中进行探究,如分析鱼缸少鱼事件。为体现“做中学”,根据魏格纳的假设让同学拼接地图,从活动中懂得假设是要有依据的。[中国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
三、说学法
实验法、互动讨论法
四、说教学过程
同学对于教材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对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修改。首先我创设一个情境:鱼缸少鱼事件,导入新课。然后让同学在为什么少鱼的问题上寻找原因,并让同学说一说,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想。同学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提出了很多猜测,这时同学就在对问题作出假设,从而引出课题——假设。为了让同学尝试自身作出假设,我设计了一个问题:恐龙是怎么灭绝的。这个问题同学都很感兴趣,提出了很多的假设,其中有科学家已经提出的假设,也有同学们自身的假设。提出假设在科学探究中是很重要的一步,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介绍了魏格纳的“大陆板块漂移学说”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首先介绍魏格纳的故事,让同学走近魏格纳提出假设的这个情景。假设提出后要证明它是正确的,需要依据去支撑。下面我就让同学去寻找依据,其中有一个很直接的依据,就是把地图剪一剪拼一拼。于是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在活动中让同学体会寻找依据的过程。同学也在拼接过程中发现,确实有很多陆地可以贴合在一起。仅这样一个依据是不够的,也不能说服当时的科学家,所以魏格纳需要寻找更多的证据。在魏格纳寻找证据的过程中,有一些典型的例子,那就是结合课本的两个实例,即在两个大陆上都发现了中龙的古化石和格陵兰岛当时在逐年地漂移欧洲大陆。通过这些证据来证明魏格纳的假设是正确的,然后通过大陆板块漂移学说的示意图让同学进一步了解。最后回到鱼缸少鱼的事件中让同学明白,假设提出后要证明它是正确的,需要去寻找证据。而对于同学提出假设的依据的正确性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这还需要去调查研究,通过实验等方法证明。这样就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