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1 12:30:00
|
只看该作者
&nbsp&nbsp&nbsp&nbsp众所周知,教育史上存在两种教育目的观,一种是个人本位论,一种是社会本位论。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没有其它目的,这也就是说,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需要制定的。后者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8]。我们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其片面性,国家课程实施面向的是大多数的同学,目的是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基本要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提供最基本的条件。而校本课程实施则是直接针对个人差别。以国家课程的顺利实施为基础,发挥同学的发明性、个性潜能,满足同学个性发展的需要,同时,服务于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建设。而同学的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指南针。当然,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除了考虑同学个性,并没有忽略本学校、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校本课程实施又是以培养合格公民为基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的实施可谓考虑了社会需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更多地考虑了社会需要),同时又强调发挥同学的个性特长(校本课程的实施更多地考虑了同学的个性特长),是以上两种教育目的的完美的统一。&nbsp
&nbsp&nbsp&nbsp&nbsp(四)教学方法&nbsp
&nbsp&nbsp&nbsp&nbsp根据同学的学习方法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把教学方法分成若干种类。例如,根据学法分:有自学法、讨论法、发现法、练习法、复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等。根据教法进行分类: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等[9]。通常,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习惯于讲授法和复习法。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当然可以使用这样的教与学的方法。而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更应该尝试一些以往不经常使用的方法,如,发现法、讨论法、探究法、活动法、社会调查法等。&nbsp
&nbsp&nbsp&nbsp&nbsp笔者认为,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应该依据以下原则选择教学方法:&nbsp
&nbsp&nbsp&nbsp&nbsp1.同学发展性原则。即面向每个同学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全体同学的个性特长的发展。&nbsp
&nbsp&nbsp&nbsp&nbsp2.调动同学的积极主动性原则。&nbsp
&nbsp&nbsp&nbsp&nbsp3.充沛发挥学校教师优势,同时针对同学的个性发展要求发明条件的原则。&nbsp
&nbsp&nbsp&nbsp&nbsp4.重视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nbsp
&nbsp&nbsp&nbsp&nbsp5.注意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资源,使之服务于校本课程实施,服务于同学个性特长的充沛发挥的原则。从我国保守课程繁、难、深、旧的特点动身,也没有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可能性,从保守课程的评价要求动身,也没有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必要性。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灵活性决定实施校本课程的方法的多样性,校本课程尊重同学差别性的特点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nbsp
&nbsp&nbsp&nbsp&nbsp(五)教学环境&nbsp
&nbsp&nbsp&nbsp&nbsp教学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概括地说,教学环境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诸客观条件的综合。这里用的是广义的教学环境。即这种教学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科技水平、家庭条件、亲朋邻里、教学活动场所、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师生关系[10]。其中,课程政策的民主化使得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开发并实施校本课程的先决条件。教育政策的民主化是合作创新性学校文化发生的沃土。而只有教师与领导,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密切合作才会使校本课程真正体现个性化的特点,以实现同学的内在价值,即满足同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此为基础才干考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即实现教育的工具价值为社会服务。其中内在价值的实现是基础,它为工具价值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校本课程实施正是在这方面经过了深入考虑的体现。校本课程实施即考虑了教育的内在价值,也兼顾了工具价值,实现了二者的统一。教学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将整体性地发挥其功能,课程政策的民主化为教学中的合作关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课程政策的民主化也正是出于对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问题的考虑,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的积极的应对政策。而教学中合作、探究的气氛即得益于民主化的课程政策,同时也为教育民主的深入落实提供了条件。校本课程实施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现有的各类资源,即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而人口素质的提高则为这些课程资源的利用提供了可能。而在保守的国家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的范畴相当有限,课本是保守课程的最重要的资源,校本课程实施要求将校内与校外的,物质的与精神的,有形的与无形的资源,都充沛利用,一起作用于人的发展。&nbsp
&nbsp&nbsp&nbsp&nbsp总之,环境因素已经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发明了条件,同时,校本课程实施也充沛利用着这些资源,使资源更好地发挥其效用。&nbsp
&nbsp&nbsp&nbsp&nbsp(六)反馈———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nbsp
&nbsp&nbsp&nbsp&nbsp校本课程评价规范的制定相对于以往国家课程评价应该有明显的特点。以往对课程评价研究多偏重于对考试问题的研究。而校本课程实施的评价则要有全新的思路。既要对课程的开发进行评价,又要对课程的实施即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同时也要有对结果的评价,而对结果的评价又要分别评价教师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的自身发展和同学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个性特长的发展情况。由于校本课程实施主要采取内部评价的形式,所以教师是理所当然的评价主体之一,同时因为校本课程以同学的自主学习为主,是从同学自身发展需要动身的,也理应把评价权交给同学,引导同学之间评价,同学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而同学的自我评价有利于调动同学的学习主动性,为同学确定自身的能力倾向和将来的选择职业奠定基础。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同学的参与程度、同学的课堂发言,小优秀论文、以至同学的生长记录袋都是对校本课程实施进行评价的必要信息,以便掌握比较全面的资料,对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做出全面的判断,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校本课程实施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同学的发展。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更注重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有机结合。总之,评价不是为了区分,而是为了改善;教学评价不只是鉴定优劣,旨在通过评价发现缺乏之处,促进教师素质和课堂效益的提高。&nbsp
&nbsp&nbsp&nbsp&nbsp(七)课程的开发&nbsp
&nbsp&nbsp&nbsp&nbsp课程是教育系统的心脏。国家课程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情,与教师没有关系。是不需要教师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而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思想开发的,必定要求教师的参与。校本课程可以从国家课程中选择,也可以完全自编,校本课程的多少难易完全由校本课程的编制者而掌握,只要针对个性,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题材都可以作为校本课程的内容。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兴趣是始终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它更能调动同学的主动积极性。由于教师最了解同学,所以校本课程能够首先满足同学需要,同时要考虑教师的特点和教学资源。&nbsp
&nbsp&nbsp&nbsp&nbsp由于校本课程实施以自评为主,所以容易排除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功利主义思想的干扰,为客观地面对课程、教师和同学的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以上诸因素经常是交互发生作用的。需要有系统论做指导,而且在校本课程实施中,应该经常考虑系统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里,笔者只是为了论述的方便,才把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各个影响因素一一加以研讨。&nbsp
—————————————————————————————————————————————————
注:
中国小学教育网(www.LSPjy.com)欢迎广大网友投优秀论文、新闻、课件。优秀论文、新闻、课件投稿都可以点最上面&nbsp“我要投稿”即可,课件也可发邮件yzbbest@163.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