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本研究的类型(二):研究型教研&nbsp
&nbsp&nbsp&nbsp&nbsp研究型教研以研为着眼点,这种研究一般以“课题”为载体,围绕一个科学问题而展开,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基本规范,研究课题和其所形成的研究报告是研究活动的主线,发现、创新是研究的重要途径和发生研究效果的依据。活动方式以课题研究小组为主,研究效果的主要出现样式为课题研究报告。与教学型教研相比,研究型教研具有更深入、更规范、更科学、更具针对性等特点。
(一)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1.问题与课题
&nbsp&nbsp&nbsp&nbsp课例研究以课为载体,课题研究以问题为载体。何谓问题?陈桂生教授认为:“一是所‘问’之‘题’,或有疑问之事;一是指事物的严重性,如通常所谓‘成问题’。”[1]正是这些“疑问”之事和“成问题”的事情,引发了教育科学研究者的探究心理,推动了教育科学的深入发展,因此,问题是构成研究活动的核心因素,是推进科学前进的内在动因。但是问题自身又是怎么来的呢?它来自研究者的询问、发问与追问。教师只有养成向教育教学日常生活询问、发问与追问的意识和习惯,才干不时提出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的教育教学问题。但是教师职业自身的相对封闭特性和教师日常生活的重复性特征却容易使得教师对他自身所面临的问题熟视无睹,当问题习以为常地不再被看作是问题,解决问题就无疑成为天方夜谈或曰痴人说梦。[2]课题研究更是无从谈起。
&nbsp&nbsp&nbsp&nbsp从不同角度可以把问题分为不同的类型,从问题指向和层次来分,有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理论问题是关于“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即事实问题,价值问题;实践问题是关于“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即操作问题,实证问题。
&nbsp&nbsp&nbsp&nbsp从问题性质和意义来分,有真问题和假问题,其区分维度在于事实——虚构、有意义——无意义。在教学研究中,真问题起码应具有两个方面的属性:第一,客观性。即所说的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是教室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是教师(研究者)“自身的问题”而非“人的问题”。第二,价值性。即所说的问题对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说是具有意义的。问题探究有助于提示教学规律、深化教学认识,或有助于解决教学问题、改善教学实践。
&nbsp&nbsp&nbsp&nbsp课题的形成是一个由感觉到、意识到的问题经过概括、提炼、转化到确定问题的过程,确定问题意味着该问题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考虑的对象,对问题的探究已经成为研究者的行为和工作。从教师角度而言,研究课题的确立要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学科背景。课题要与自身任教的学科相关联,从而使课题研究活动与日常的学科教学活动合二为一,体现“教学即研究”、“研究教学化”的理念。第二经验基础。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凭空进行,教师原有的教学、研究的经验和基础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必备条件。第三,兴趣喜好。每个教师都有自身的专业兴趣点,有的教师喜欢探究学科自身的问题,有的教师乐意考虑教学过程的问题,有的教师则对同学和其生长感兴趣,课题研究要是能反映教师个人的兴趣喜好,则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第四教学意义。教学意义是研究课题的价值定位。研究课题应该围绕教学活动中重点、难点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来确立,从而使课题的研究在化解教学难点、重建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式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前进。第五实际可能。课题研究对研究资料、人员素质、时间投入、学术环境等都有一定程度的要求,一方面学校要积极营造研究氛围、发明条件,另一方面,研究课题的确立一定要从学校和教师实际动身,同时着眼于学校和教师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2.规划课题与个人课题
&nbsp&nbsp&nbsp&nbsp规划课题一般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分为国家、省、市、区(县)级课题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和管理。规划课题具有较高的组织程度,并具有较强的宏观性、前瞻性和理论性,其研究偏重学术性、政策性和普遍性,与基层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一定距离,与他们的实际需要往往也不相吻合,因而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意义。[3]
&nbsp&nbsp&nbsp&nbsp“个人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当的课题。它是一种切合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的、对改进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有用的、能够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课题。
&nbsp&nbsp&nbsp&nbsp“个人课题”具有以下特征:①从研究目的看,“个人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在研究如何让不交作业的同学交作业,我们在研究如何让同学喜欢自身的课,我们研究的都是真实的课题和有生命力的课题,都是发生在同学和前线的课题”[4]。②从承当者的角度看,“个人课题”由教师个人自身确立并独立承当,教师即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角,而不是配合专家进行研究。当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专家的引领、协助和指导。③从研究内容看,“个人课题”一般是小课题,小指的是研究内容和范围,而不是指研究价值和意义。④从研究方法看,“个人课题”主要采用适合教师个人的叙事研究、个案研究和行动研究等方法。⑤从研究效果看,“个人课题”的研究效果强调“做得好”的基础上“写得好”,“做得好”表示在实践上的创新和经验的先进性,“写得好”体现在研究报告的形成既具有个性意义的扎根理论,又具有教师自身的“话语系统”,它是质的研究中形成的、富有教师内心体验的、情境性、过程性的描述。[5]
&nbsp&nbsp&nbsp&nbsp规划课题自上而下,个人课题自下而上。当然,规划课题和个人课题的划分绝不是截然的,规划课题进入学校层面,就会转变或分解为许多教师的个人课题;而个人课题经过发展、提炼、总结也可以升华为规划课题。对中小学教师而言,重要不是课题的级别和类型,而在于课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也是校本课题研究的灵魂。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个人课题的立项规范主要看:这是不是一个真实的实践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对改进教学实践和教师教学行为有无积极作用?作用有多大?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1.界定研究内容
&nbsp&nbsp&nbsp&nbsp准确界定研究内容是课题研究的前提和关键,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不论大小,一般都是可以也应当进一步具体化的。研究内容的界定不但将课题分解为一个个可以直接着手的具体的问题,也规定了一定的范围,任何一项研究不可能也不必要将课题所能涉和的所有问题进行全面研究。中小学教师开展课题研究首先必需明了研究的内容,否则,研究工作将无从着手。如对“中小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课题,我们界定的研究内容是:第一偏重理论方面的有,①自主学习的实质和特征,②自主学习能力构成和表示,③中小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第二偏重实践方面的有,①中小同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原则、教学战略,②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③各学科自主学习的特殊性。这样的内容界定使课题具体化、明朗化,问题结构有层次也比较清晰,各科教师都可以选定其中的任一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聚焦点和突破点,任何一个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必定会引申新问题,从而成为研究课题的派生问题。
2.设计研究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