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1 11:53:00
|
只看该作者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小朋友个性形成的主要外部条件。家长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心理品质、言行举止,均潜移默化地塑造着小朋友的心灵,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家长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文明的言行举止、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家庭形成一个融洽和谐的氛围,这对塑造小朋友健康心理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健康的心理存在于和谐的关系之中”,这是一句十分重要的话,若小朋友经常置身于家长抵触的环境中,情绪苦闷、低落,会发生心理障碍,形成不良性格,进而影响小朋友的生长。
(二)、培养小朋友健全的个性
家长不只要关心小朋友的躯体健康,更应关心小朋友的心理健康,家长与子女要改变保守的家庭关系,建立真诚融洽的朋友关系,使子女深感家庭的温暖和家长的关爱。家长应允许小朋友有独立见解、有自身亲密的小伙伴,让他们的个性和谐、健康地发展。
(三)、正确对待逆境、发明条件让小朋友有宣泄场所
挫折对每个人来讲是经常会碰到的,正确面对挫折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具体反映。小朋友在紧张繁重的学习生活、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小朋友失望、失望时,应让他们有一个宣泄的场所。让小朋友们把饱含愁苦离奇的经历、各种秘密和困惑在家中得到宣泄,使小朋友获得家长的同情与理解,在感情上得到一种抚慰,从而解除困惑、消除烦恼、明确方向,并更加幼稚起来。
(四)、家长对子女应期望恰当、要求合理
家长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对他在学习等方面提出合理要求,期望要恰当,不要“拔苗助长”,提过高要求,造成子女尽了最大努力尚远离家长提出的目标的状况。此时家长应主动调整要求。倘若小朋友做错了事,家长应正视小朋友所犯的错误,注意批语的时机和场所,要讲究批语的艺术性,使小朋友心悦诚服。当小朋友有点滴进步时,应和时鼓励,使小朋友坚持心情舒畅学好功课,完成家长交予的各项任务。
五、 悲剧的反思——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状态中。学校的一切工作均环绕着升学指挥棒转,这是教育界内部存在着的一个弊端。繁重的学习生活使青少年感到焦虑与困惑,如不加以和时疏导,容易形故意理障碍,严惩者发生心理疾病,一些令人痛心惋惜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周围。
前几年发生了两件震惊全国的事件,一件是在上海长阳中学高三年级的高材生孙荣,就在18岁生日前12天,因其母亲到邻居家搓麻将而贻误了参与小朋友填报高考志愿的家长会,晚上10点当他母亲回家时,见到的竟是小朋友悬梁自尽的一幕惨剧。孙荣的行为给活着的人们留下了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他的绝命书写着:“人是如此软弱,一件小事可以让人痛不欲生,少年的心更软弱。支撑点的倒塌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你,我的母亲促使了它的倒塌,你仅仅为了一点小事就拿我的前途开玩笑,原本我可以去学校填志愿,明天我怎么有脸去学校。”因为明天不属于孙荣,因此他把“明天我怎么有脸去学校”这句话涂掉了。这位长阳中学的高材生,仅仅为了一件小事而结束了短暂的生命,这场悲剧对天下的家长有些什么教训?又有些什么启示呢?
1993年新年伊始,武汉又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亲外孙女用铁锤砸死外婆的凶杀案。黄亚烁是华中师范大学和中高三同学,她外表文静柔弱、性格内向,学习努力、成果优秀,为了星期日能恬静温课,迎接期末考试,以优秀成果向居住外地的家长汇报,与住在隔壁房内把电视音量拧得太响的外婆发生矛盾。老人脾气古怪,平时与外孙女关系紧张,此时更是引起了黄亚烁的满腔怒火,她思索着要“采用一种能让老家伙永远闭嘴”的方法,结果在厨房里找到一把铁锤,悄悄走到外婆身后,趁其不备对着她的头部猛击了十几下,直到外婆不再吭声为止。外婆死后,黄亚烁掩盖了她的尸体继续平稳地温课考试,直至她寒假探望家长时才吐露真情,使家长万分震惊!这件震惊全国的凶杀案,值得黄亚烁家长反思,也应引起所有的家长和老师的重视!黄亚烁的心理固然是病态的、是畸型的,但为什么长期以来没被老师与家长所发现呢?我们的家长在关心子女的生活起居、文化学习的同时,是否还需重视小朋友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呢?
孙荣和黄亚烁是青少年心理障碍的两个典型的事例。孙荣是有明显的性格缺陷的。为什么他不能主动与家长沟通思想,尽早改变不良性格?黄亚烁的病态心理为什么不被家长所认识?他们为什么得不到和时的矫正和治疗呢?这种典型的事例正是无数个目前还没被家长与老师所发觉、而隐藏在同学心灵深处的隐患所发展起来的。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五千万青少年中约有20%心理发育不全或心理不健康;18%~35%存在学习困难、厌学、恐学、逃学和学习适应不良问题;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同学约为13%、初中生约为15%、高中生约为19%,大同学约为25%;12%的同学患有精神疾患,5.9%的同学患有各种神经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以上令人震惊的事例和统计数字清晰地告诉广大家长,应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在重视小朋友的文化素质培养时应实事求是,应从小朋友实际动身,不应对子女滥施压力。家长与子女应经常沟通思想、了解小朋友的心理状况。家长对子女还应给予更多的心理安抚,在温馨的家庭中留有一块情感宣泄和情绪释放的净土,使小朋友在情感交流过程中和时得到家长的抚慰与体谅,得到明智的指点和引导,最终达到解除困惑、消除烦恼,健康生长的目的。
六、你了解你的小朋友吗?你的小朋友健康吗?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生理上发育的高峰期。长期以来,由于青少年生命力旺盛,抵抗疾病能力较强,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健康的真正含义,只以为躯体长得健壮结实“无病即健康”。这是一种片面的健康观念,他们只重视小朋友的生理卫生,而忽视了心理卫生;只重视身体锻炼,而忽视心理保健。这种状况不同程度影响了人们的学习、工作,有的症状未被自身和他人所知,已严重地发展为各种心理疾病。
一位初三毕业生小李,平时学习努力成果优秀,为了迎接高考,她又连续几个月投入紧张的温课迎考。家长对小朋友充溢希望,一心希望她进入一所重点中学,因而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她。由于家长期望过高、照顾太细,给小朋友带来更大的精神压力,临考前小李连续几个晚上无法入睡,进入考场便出现了头晕脑胀、心悸、出汗现象、脑子一片空白。虽然她作了充沛准备,但因精神负担过重,导致在考场上无法自如发挥。小李家长对小朋友在温课迎考中作了各种充沛物质准备,但还缺少些什么呢?
女同学小张在上体育课时不小心碰撞在另一位女同学身上,这是一件极为普通事情,竟想不到遭到对方严厉责备。小张一时心理难以接受,飞奔地跑回教室,在纸条上写上几句话,悄然而去她回到家里仍然无法接受不平的情绪,竟然打开煤气准备以死表示愤懑。幸好老师发现少了一个同学,跑到教室寻找,在课桌上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为什么我能原谅他人一千次,而他人一次也不原谅我!”老师见条后,感到蹊跷,迅速赶到她家,才把她从死神手中拉了过来。
以上两件事例在日常生活中既是十分普通,但又具有代表性的,小李和小张均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小李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为小朋友准备好吃、用,就是对小朋友的关心。由于家长过高的期望而造成小朋友的焦虑,发生考试综合征的表示。小张在人际关系处置上缺乏防御机制,难以接受同学的非难,是耐挫心理较差的表示,以上均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示。
心理健康从狭义上来说,是不具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心理完善发展能适应客观环境,使个人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实际之间有着和谐完美的统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