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 1.突出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本设计在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例5的问题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过程,也许有的学生认为商品3月份的价格未知,无法解决,也许有的学生会直接根据“降20%和再涨20%”的信息得出价格不变的结论。不管是哪种想法,都要引导学生按照既有思路进一步探究,进而使学生想到用设数法来解题。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与获得数学结论同样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经历思考、猜想、验证等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设计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立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说出下面各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并说说另外一个量怎样表示。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 (2)香蕉比苹果多20%。 (3)女工人数占全厂人数的45%。 2.某种商品,3月的价格是100元,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这种商品4月的价格是多少? (1)引导学生找出表示单位“1”的量。
(2)明确题中的数量关系:4月的价格=3月的价格-3月的价格×降低的20%。 (3)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100-100×20% =100-20 =80(元) 3.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是80元,5月的价格比4月涨了20%,这种商品5月的价格是多少?
(1)引导学生结合复习题2的思路来解答。 (2)列式计算。 80+80×20% =80+16 =96(元) 4.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何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习题层层递进,对所学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进行回顾,使学生明确这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为探究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探究新知 过渡:如果我们把复习题2、3中的两个量的倍比关系合并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呢? 1.课件出示教材90页例5。 2.引导学生读题,思考。 (1)题中一共有几个量? (2)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3.分析题意,探究解题方法。 (1)提问:你能直接说出5月的价格和3月的价格相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吗? (不能)
(2)教师启发引导。 ①在这两个已知条件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相同的吗? 学生找出关键句分析后明确“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3月的价格;“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中表示单位“1”的量是4月的价格。 ②想一想,题中存在几组数量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汇报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 [4月的价格=3月的价格×(1-20%);5月的价格=4月的价格×(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