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在设计教学时,在注重激趣的同时,应鼓励学生进行操作、探究、交流。根据以上理念,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对本课作了如下设计。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本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观察算式的不同之处,找出算式的特点,为把相同数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打好基础。 2.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观察主题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列出连加算式。学生在观察连加算式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几个几”“乘法算式”等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活动,体验乘法的产生、发展、形成的动态过程,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
|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小棒若干 |
|
| | | |
| 1.课件出示两组题目,比较计算。 第一组: 6+4= 5+4+3= 1+2+3+4+5= 第二组: 5+5= 4+4+4= 2+2+2+2= 2.引导学生思考上面两组题目的不同之处。 3.引导学生猜想:像这种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计算方法? 4.导入新课。 | 1.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思考上面两组题目的不同之处。明确:第一组题目中每道题的加数都不相同;第二组题目中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3.交流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理解,猜想计算方法。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1.计算下面各题,想一想怎样能快速算出得数。 1+2+3= 2+3+4+5+6= 1+3+5+7+9= 2+4+6+8+10= |
| 课件出示教材46页主题图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提炼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列式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找出这些加法算式的特点,明确用“几个几”表示。 4.教师明确:2+2+2+2+2+2+2=14可以列成乘法算式2×7=14或7×2=14。 5.教师以2×7=14为例教导学生认识乘号,使其认识乘法算式并能够读写。 | 1.自主观察主题图,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明确题意,思考解题思路,并列出加法算式。 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3.观察算式,交流算式的特点,明确:都是相同加数相加,并分别用“几个几”的形式说出每个加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4.理解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方法和意义,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列出其他两道加法算式的乘法算式。 3×5=15或5×3=15 6×4=24或4×6=24 5.根据教师的讲解,同桌交流后明确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1+1+1=( )×( ) 5+5+5+5=( )×( ) 9+9+9=( )×( ) 3.填空。 (1)3个6相加,列成加法算式是( ),列成乘法算式是( )或( )。 (2)2乘3写作( )×( )。 (3)4×5读作( )。 4.把下面的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 6×2 3×7 |
| 1.引导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小棒,连续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并列出乘法算式。 2.完成教材49页1、2题。 | 1.动手操作,独立完成摆小棒、列算式的过程。 2.独立完成第1题;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共同完成第2题。 | 5.有5个花瓶,每个花瓶里有6朵花,一共有多少朵花? |
|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 | |
| | | |
| 认识乘法 3+3+3+3+3=15 5个3 3×5=15或5×3=15 6+6+6+6=24 4个6 6×4=24或4×6=24 2+2+2+2+2+2+2=14 7个2 2×7=14或7×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