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1.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直观且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通过体验认识——动手操作——应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知数学活动的活力与创造性。 2.建立1厘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头脑中形成实物的表象对学生认识客观实物,从而抽象出数学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教学设计借助观察尺子、图钉等实物,通过不断感知、思考、测量、判断和验证的活动过程,加深1厘米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3.练习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堂活动中,通过全面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练习,全面巩固新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变枯燥为有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
| 教师准备:PPT课件 尺子 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学生尺 图钉 小正方体 油画棒 铅笔 |
|
| | | |
| 1.认识尺子。 出示尺子,组织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 3.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认识刻度0、刻度线,知道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4.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 1.拿出自己手中的尺子摸一摸,看一看。 2.小组交流学习,全班汇报:尺子上面有长短不一的竖线,有数,而且是从小到大连续的数。 3.观看课件演示,倾听老师的介绍,理解刻度0、刻度线及“cm”表示的意义。 4.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1.填空。 (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 )标准去量。 (2)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 )作单位。 |
|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长的一段。 看一看,想一想,你还有什么发现? (2)引导学生在尺子上分别找出2 cm,5 cm和8 cm。 (3)引导学生动手测量小正方体的边长、图钉的长。自己动手画出1厘米。 (4)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2.用厘米量。 活动:估一估、量一量油画棒、数学书封面和文具盒的长度。 | 1.(1)先独立找,然后同桌交流,得出: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明确: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2)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方法。 (3)动手测量、交流。 得出:小正方体的边长、图钉的长大约都是1厘米,并试着用手比画1厘米的长度。 (4)交流、汇报。 一粒花生米的长、田字格的宽、橡皮的厚、透明胶带的宽大约都是1厘米。 2.估计后交流,动手测量,验证估测结果,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测量方法。 | 2.观察尺子填空。 (1)在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3”是( )厘米,从刻度“1”到刻度“6”是( )厘米。 (2)在尺子上,从刻度“2”到刻度“5”是( )厘米,从刻度“7”到刻度“4”是( )厘米。 (3)在尺子上,从刻度( )到刻度( )是3厘米。 3.看一看,铅笔长几厘米? |
| 1.想一想,怎样用一把断尺测量一块橡皮的长? 2.数学活动:想办法测量手腕一圈的长度。 | 1.小组交流,总结。 把橡皮的一端对准断尺的任意一个较小的刻度,再看橡皮的另一端对准了哪个刻度,用较大刻度减去较小刻度,就可以得到这块橡皮的长。 2.思考、交流、汇报活动过程:可以用纸条绕手腕一圈,然后量出纸条的长度就行了;也可以用绳子先量手腕的长度,再量绳子的长度,就得到数据了;还可以用皮尺量。 | 4.算一算。 15厘米+4厘米= 26厘米-8厘米= 19厘米+7厘米= 54厘米-5厘米= |
| 1.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 2.引导学生思考:要量教室有多长用厘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可以吗? 3.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 | |
| |
| 认识厘米 厘米可以用“cm”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