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校“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9-17 17:2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校“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使广大教职工成为“勤奋学习的模范、师德修养的模范、教书育人的模范、服务学生的模范”。经学校党委同意,今年9月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弘扬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学校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二、活动内容
1.认真学习、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深刻理解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各有千秋,但有共同的,必不可缺少的特质——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仰,这是好老师的根本;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高尚道德和价值追求,以德施教,以德立身,这是好老师的前提;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这是好老师的基础;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教育,爱学生,有爱心,这是好老师的关键。
2.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教师法》、《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规章,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全面提升依法依规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抓严抓实政治规矩和组织纪律,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用规矩和纪律约束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特别是党员教师,要结合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意识,加强党性锻炼和道德修养,以更加严格的标准约束自我,在教学、科研工作中起好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紧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有”好老师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照检查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抵制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自觉抵制损害学生和学校合法权益的行为,自觉抵制学术活动和科研工作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学术不端行为。大力倡导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风清气正的师德师风。
4.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师德典型活动。积极组织学习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典型,大力宣传师德标兵、“我最喜爱的老师”以及“大国工匠”等现代劳模的先进事迹,弘扬当代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情操,引导广大教职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贡献。
三、活动要求
1.活动要突出工会教育活动特色,发挥在组织、宣传、教育方面的优势。认真总结工会开展群众性教育活动的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师成长和师德建设的规律,创新师德教育形式。坚持正面宣传教育为主、自我教育为主和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原则,突出工会教育活动的先进性、群众性和普惠性,创新教育形式、丰富活动载体,吸引和激励更多教职工参与工会的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活动载体作用,运用论坛、讲座、典型事迹、演讲比赛、师德征文、交流心得、谈心谈话、结对子等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师德教育活动,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校工会将举办首届师德师风演讲比赛和师德征文活动(具体方案见附件)。
2.思想上要高度重视,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各二级工会要高度重视,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在各二级党委(党总支)的领导下,明确任务,周密安排,采取措施,组织发动教职工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确保教育活动深入扎实开展,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结束后,请各分工会认真总结经验,将活动的情况形成书面材料于9月29日前报校工会。
邮箱地址: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02: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