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三语文学习之我见(教学论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15:5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三语文学习之我见(教学论文)
我们都熟悉一句话,这就是“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因为语文的涉及面多而广,考查时,综合性又比较强,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因此不少同学感到无从下手。其实,和其他学科一样,虽然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母语博大精深,出题千变万化,但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只要基础扎实,自然能以不变应万变。一般来说,语文学习可以归纳为两点:课内得法,课外受益。而无论是“得法”还是“受益”,都离不开记忆与思考。
语文是最依赖基础与积累的学科。强调素质教育,并不是把知识和能力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在考查知识的过程中更注重考查能力”,只是对“以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新解释。个别同学认为,文化文学知识浩如烟海,考背诵默写的就那么几分,我不要就是了。这真是一种糊涂的认识。我们知道,缺少基本的文化积累,我们的理解分析、判断推理、想象联想都会受到限制。比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介绍蔺相如时,说他”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如果对“宦者令”、“舍人”这两个词不了解,就无法明白蔺相如的身份,对文中后来廉颇所说的“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也难以理解到位,不仅文言文,其他的语文阅读也常常是一种跨越是空的文化之旅,如果我们对文章的背景风物、时代风尚、人物性格有所了解,对我们整体把握文本,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再说,文化沉淀丰富了,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及想象能力也会增强,对世间万物的感应会更敏锐更深刻,写作时,无疑也会更容易进入状态,更容易得到有效、有益的作文素材,心中想的、笔下写的,也自会“腹有诗书气自华”。
无论何种考试,本质上都是考查你记住理解多少知识,能消化运用多少知识,而要运用知识,首先就要学会思考。古人把学习称之为“学问”,意在强调学习需边学边问。“问”其实就是思考的一种方式。比如《鸿门宴》中,项羽“留沛公饮”当时的座次是“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从字面看,意思不难,只是写了几个人坐的位置。但如果问一下为什么这样安排,就会发现这里大有讲究。从古代的礼仪知识中我们得知,一般宾主之间相对而坐时,宾东向,主西向。席宴中东向为最尊,南向次之,北向、西向更次。从鸿门宴座次安排的细节上,我们看到项羽依仗兵多将强,不把刘邦放在眼里。仅此一个细节,多问一个为什么,项羽那高傲的性格就凸现出来。“思考”不仅是“多问”,还指“比较”与“打通”。据说钱钟书小时候读书,常常想一些“可笑”的问题。看来《说唐》后,他会想《三国演义》里的关公如果进入《说唐》,他的青龙偃月刀只有80斤重,怎能打过李元霸那对800斤重的锤子?可李元霸那对锤子到来《西游记》里,又怎能比得上孙行者那1.3万斤的金箍棒……这些虽只是一个孩童幼稚的想法,但这种好问思考的习惯和兴趣,实在是做学问的萌芽。
一个人如果要有完善的只是结构,那么,他一定不会忽视语文学习,因为语文与生活本是一体,它不仅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还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人就生活在语言之中,人是语言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言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实际的,有是哲学的。而且,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它与人的文化素质、人文情怀、见识眼界、审美情趣、阅读感悟、语言表达等息息相关。而学好语文,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记忆与思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12: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