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教研论文 语文教学最需要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0 08:4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是什么,这是简单又复杂的问题,也依然是很多老师说不清楚的问题。在投入语文教学之前,我以为语文就是字词句、段篇章这些基础的语言知识,但是深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中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教学远不止这么简单,语文是能够唤醒我们内心充满神性的精神的种子,让我们的潜质变成素质,让我们觉悟,敏感,让我们充满书卷气和智慧。

中国的传统教育一向是用语文来开蒙的,孩子们入私塾跟随着先生认认真真地念三字经、弟子规、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然后再术业专攻。语文首先是认识字词句、学会段篇章。就像我所执教的班级中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各门学科的成绩都很差,甚至语数英三门功课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分,数学老师与其家长沟通时,家长的一句话让老师们啼笑皆非,也令我深有感触。家长说,孩子之所以数学差其实不是不会做题,而是因为题目中的字都不认识,读不懂题目,也就不会做题了。身为语文老师的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一方面为语文的重要性感到骄傲,另一方面,因为语文基础差而拖了其他学科后腿,我感到责任重大。但是语文也不仅仅是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比如有的同学字词掌握的很好,可是其他学科不见得就也都能掌握好。那么究竟语文给了我们什么?语文会树立和改变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我们乐观诗意,理性天真,语文给我们热心与冷眼。

语文教学是教师传导美、实施美的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师的心灵深处应该一直保持着对语文教育教学的钟爱,通过刻苦钻研,尽量对中国语文教育教学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更接近语文教育教学本真的途径来。语文教师得有思想、有感情、有高尚的品格和气质。

语文教师必须静下心来,对语文教学多一份虔诚、多一份思考、多一份关爱,深掘自己的内心,保持着创新的动力,并进行着不竭的探索,传达对人生的关怀。一名优秀并且有境界的语文教师其精神一定是丰富的、灵魂一定是充实的、心灵一定是澄明的、头脑一定是清醒的,会感到自己的职业是崇高的,自己的使命是神圣的,责任是重大的,自己为教学而竭尽智慧是幸福的。就语文教学来说,沉入其中就会有教悟,而教悟出教思,教悟出教情,由教悟而升华,自然会步入展示诗性的理想园地。

之前看到过一篇文章是台湾的著名学者金克木先生讲自己的小学语文老师,让我们受益颇多。金先生上小学时的语文老师肯定不是名师,先生甚至连老师的名字都记不起了。但老师的风采却让金先生记忆犹新。一个普通的小学语文老师为何会博得大学问家金先生如此的敬重?这位老师都做了些什么?其实很简单,一是自编教材供学生学习;二是让学生大量背诵名篇;三是适度精当的讲解。除此,这位老师好像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让我们从金先生的叙述中感受最朴素的语文课堂——“他的教法很简单,不逐字逐句讲解,认为学生能自己懂的都不讲,只提问,试试懂不懂。先听学生朗读课文,他纠正或提问。轮流读,他插在中间讲解难点。课文读完了,第二天就要背诵。一个个站起来背,他站在旁边听。背不下去就站着。另一人从头再背。教科书可以不背,油印课文非背不可。文长,还没轮流完就下课。文短,背得好,背完了,一堂课还有时间,他就发挥几句,或短或长,仿佛随意谈话。一听摇铃,不论讲完话没有,立即下课。”这样的课堂,可谓简单之极。没有创设情境,没有激趣导入,没有小组讨论,甚至连时间都无法控制。

但是,简单的背后,是极其的不简单。首先,是老师的眼光和见识。一个语文老师,能大量地选编课本以外的经典文章,是颇需胆识和学识的。倘若这位老师没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语文素养,是难以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选出这么精彩的文章来的。其次,是老师非常重视背诵积累。金先生多次提及他的老师是如何严格要求学生背诵的。背,成为了语文学习最最重要的童子功。第三,最让人钦佩的是,老师的精当讲解。这位语文老师,能不讲的坚决不讲,若要讲,则讲在学生不懂处,讲在言语规律处,讲在文章章法处。在此过程中,教给学生语言的规律,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这位不知名的语文教师,就这样用最为朴素的方法,将金克木先生和他的同学,引进了文学的殿堂。

    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怎么学,比怎么教重要。学生的精彩,比老师的精彩重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22: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