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美”走进美术课堂》教学论文
联合中学 陈占后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一个专业人才,除了知识技能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让先生学会以一种美好的心态去面对周遭的一切,面对未来。一堂课好坏的标准,不应当是这堂课多热闹,教师讲了多少内容,而主要看老师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学生心理,是否让学生有一种接受感,直观感,教师的和学生的思维是否能联系得上,学生是否在进行积极思维。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看重是学习的过程,不要过于追求结果,也很少有一个统一性,否则会限制学生的创造思维。只有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去吸引,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才能培养起学生向往美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趣。
一.创情激趣中的“美”
创设特定的审美情境,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同时。这也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主重要手段。在教学《养鸡场》过程中,我在黑板上贴上一整张较大的画纸,并在上面画了一个头戴草帽,手拿小钵,一手在喂食的小男孩。我说:“这是一个小男孩在喂鸡,但是这里面一只鸡也没有,如何解决呢?”学生说:“可以每个同学画一只,放在里面就成了养鸡场。”然后我要求每位学生画好之后放在养鸡场里面。于是学生在这一特定的情境中,愉快地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创造的动力,画出了形态各异的鸡。当把各自的鸡都粘贴在一起后,一幅“养鸡场”的热闹画面就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因此,创设特定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此外我注意教学内容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过渡,讲述了其它禽鸟的特征:鹅胸窄,臂宽;鸭胸突,臂突;中间扁长……使学生在掌握鸡的画法的基础上,由此扩大知识范围和内容含量。只有把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兴趣有机结合起来,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课伊始,趣也生;课正行,趣亦浓;课已止,趣犹存。”学生才有所得,有所获。
二.参与体验中的“美”
学习的过程是主客体交融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者的过程不仅是主动地对进入感觉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学习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亲自去发现,探索所学的知识和规律。在美术课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起决定性的只要,学生强烈的“我要学”等主体意识,是作为学生认识与发展的主体所具备的内因和动力。
如在《诱人的水果》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在把玩,抚摸水果的过程中,通过手的接触,感觉到水果圆的实体,果皮的细嫩,光滑,舒服;通过鼻子对水果的嗅觉体验,闻到了水果的清香和芬芳;通过滚动水果的观察,视觉的体验,不但认识了圆体,而且发现滚动水果与静止水果的区别;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发现平面上的圆和生活中的圆有很大的差异,但又互相联系。使学生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产生爱意,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去体验和感悟,能动地拥抱知识,认识知识,学习主体与知识学习活动融为一体,在主客体的交融体验学习中,知识融入了学生的生命之中,使学生尝试到每一次学习过程都是生命意义的升华和对生命价值的体验,而获得对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和美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