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学期,我和同事到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聆听了张学青老师的讲座《共读文学经典:整本书阅读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受益匪浅。
张学青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江实验小学的校长。她一直专注于整本书阅读策略及课程研究,在国内率先构建起了一整套完整的整本书阅读内容和操作体系。她的研究成果就诞生在具体的课堂里,对于我们一线教师如何开展整本书共读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为教师,如何为学生与好书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共读又有哪些优与忧呢?经过探索,张老师找到了共读的理由,那就是:
1、创设最好的阅读环境。
如果把课外阅读寄托在课外时间上,寄托在家里,那么这是一件难以实行的事情。电子产品破坏了阅读环境,而共读能为学生创阳春面最好的阅读环境。
2、与经典的作品相遇,挑战阅读的高度。
孩子不知道要阅读什么,他们需要有人去带,有人去领。这样他们就和经典作品相遇了。他们就像是吃核仁的人。我们带着孩子一起读,就是一起敲开坚硬的壳,品尝里面的核仁。
3、拥有共同的生活与密码。
张老师用《电话里的童话》这个故事来说明。连环画里的老鼠,想品尝奶酪的滋味,从连环画里跳了出来,猫也跳了出来,他们用连环画里的语言交流。他们拥有共同的语言,成为了好朋友。
由此可见,文学阅读只是童年阅读的一部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带孩子阅读文学作品责无旁贷。共读与自读并存。共读是最基础的量的保证。而从阅读儿童文学经典起步,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读整本书,既能完成新课标对小学阶段提出的基础阅读量,培养阅读的兴趣和意志,发展阅读兴趣,又能拓展想象空间,为学生提供间接经验。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强化学生的叙述思维,发展语言能力,带动写作,产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
精选好米饭才香:整本书阅读课程的内容设计
1、选书原则。
首先是儿童的,经典的,有一定阅读坡度的。
例如:《西游记》原著。他可以帮助学生获得阅读技巧,获得心智成长。
2、经典的标准。
很多家长强调教育价值的书,目的性很强。
儿童文学经典的“金钱”.
例如:《三十六大》冯唐
《去年的树》极清浅又极深刻
书目的搭配:从儿童文学的母题出发。
1、爱的主题
母爱型作品,亲切温馨
父爱性作品:端庄深邃《我的妈妈是精灵》陈丹燕著 《我是白痴》王淑芬著 《战马》绘本
2、顽童的母题:激荡张扬
顽童型的作品,其价值在于使儿童释放内在热爱自由的天性,按着愿望去做想做的事情。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儿童平时所受到的压抑和束缚,委屈和愤懑,在大人面前根本····
顽童型作品:《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爱丽丝漫游奇境》淹死在自己的眼泪里。《淘气包埃米尔》开始充满非议,后来越来越被认同。不能压抑,而应该通过适当的方法疏导。
《彼得·潘》英国的绘本尤其出色。
3、自然的母题
自然母题的作品表现的对象是自然万物,读者在阅读审美中,能获得超脱感、惊异感、神秘感、亲近感,强化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感性,强化人类对自然的感情。
例如:《海豹历险记》法国·黎达著
《西顿动物故事》加拿大 E.T.西顿著
《野生的爱尔莎》
《戴小桥和他的哥们》一个小男生的故事。
童话
幻想小说
·····
好书推荐:
《不老泉》《夏洛的网》《小王子》《马提与祖父》《小蓝和小黄》《战马》《柳林风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