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三《人类迈向电气时代》说课稿
一、说学情
授课的对象是重点中学初三的学生,他们的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表现欲望强烈,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课堂上教师应顺应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科技创新是世界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资本主义发展则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流之一,而电气化时代是世界近代科技发展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学好本课有利于学生认识世界近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及“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初中历史9下第7单元“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包括《第20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和《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两篇课文。《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要求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在继承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基础上,又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世界格局,促成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
帝国主义阶段过渡,造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学好本课是学好下一课的前提,本课也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1.列举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知道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重要标志。
2.知道本茨和莱特兄弟的发明活动,了解汽车和飞机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3.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及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4.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大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电的发明前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汽车的发明与使用对人类更有利还是更有害?”等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指导学生课后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5.通过分析和认识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的异同,学会比较重大历史事件的方法。
6.通过介绍中国飞机设计师冯如的成就,掌握古今、中外贯通联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的巨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2.通过分析新的科技发明带来的利与弊,认识到发展经济要处理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通过学习爱迪生发明电器的故事,认识电器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4.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和发明家科学贡献的介绍,尤其是分析爱迪生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