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3:2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海口市第十四中学  丁铭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历史典故、趣闻;二、成语、寓言故事;三、传统节日溯源;四、古代文化常识;五、古诗词鉴赏;六、传统国学经典著作名篇。上述六个方面基本构成了中小学阶段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方向,也是引导学生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切入点。教师要善于创造契机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关键词:兴趣     切入点     契机

自“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文”取得压倒性的胜利,简化汉字的出现,又使大多数国人对老祖宗们的“繁体字”越发陌生,尽管还有中文专业、书法专业及部分人士坚守着写繁体字、古体诗、文言文这一“阵地”,但随着国人生活中的主流习惯受欧美文化的冲击较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在汹涌而至的过洋节、吃洋大餐、看进口大片的时代大潮面前显得势单力薄,君不见过圣诞节在中国已流行了十几年,情人节近几年在中国也愈演愈烈,由此衍生出来的圣诞大餐、情人节烛光晚餐、贺卡、玫瑰花更是让商家笑逐颜开。反观老祖宗传下来的节日,除了春节、中秋、端午、青明还保留着较大的影响力,像七夕、重阳、寒食、腊八等传统节日渐受冷落。
2008年,在广州街头还出现了万圣节广告,中国的“80后”、“90后”已开始琢磨感恩节、万圣节这样的“舶来品”,同属亚洲的邻居韩国已抢在我们前头申报端午发源地成功,韩国的一些学者甚至叫嚣中国文字起源于韩国……
继承并弘扬中华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已是迫在眉睫,否则,当越来越多的国人不知孔孟,不识老庄的时候,我们都将成为中华民族的“不孝子孙”。
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历史上中国曾是日本、朝鲜的老师,为什么现在日本人、朝鲜人都保留着他们民族的传统服饰,而我们中国人却没有?”每当这时,我会反驳他们:“谁说没有?祭孔大典的时候,不是有许多身着中华传统服饰的人吗?我们有汉服、唐装啊!”其实,我心里也在嘀咕:“汉服、唐装似乎也只有个别地区祭典、婚庆、表演时才穿吧,还算不上真正的普及,日本人穿着和服,朝鲜人、韩国人穿着高丽服可以大街小巷满城走,我们呢?恐怕有人穿一件汉服上街会引来国人异样的目光与指指点点吧!”我又想到了韩剧里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子女面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时那毕恭毕敬、低眉顺眼的谦卑,韩国是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熏陶的国家,从他们的影视剧中长幼有序的这一伦理纲常关系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痕迹,这对当今片面鼓吹西方式民主,摒弃传统儒学精华的部分国人应该有启示作用,我们应该好好反思:为什么我们的子女越来越叛逆,顶撞父母?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越来越难教,顶撞老师?为什么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年人让座、汽车抢道、超车、车不让人等现象层出不穷?
在组织学生学习、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我也常听到一些学生反映:“老师,考试不考这些内容,如果在上面花太多时间,会影响考试成绩。”实事求是地说,学生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毕竟中学阶段学科增加了,学生负担更重了,各科老师都恨不得把时间分成两半花,从我作为语文老师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涉及也更多反映在古诗词及一些文言文篇目上,而部分学生阅读量贫乏,文笔基础薄弱,对文言文更是感到枯燥难懂,提不起兴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6-21 13:28:19 | 只看该作者

针对上述现状,我认为要想普及传统文化教育,首要问题便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    历史典故、趣闻。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不少历史典故、趣闻都可作为学习传统文化的绝佳素材,从中可让学生汲取丰富的文化养料,并激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求知欲。
例如:一次有学生问我南宋诗人陆游的《示儿》诗中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里面的“元”字如何解释?我回答:“元”字是起初、开始、本来的意思。我又以“元旦”为例,印证“元”字的含义。后来又有学生问我“原始社会”、“原来”这两个词中的“原”与“元”是否同一个意思?我认为这里的两个“原”字与“元”意思相同,至于“原始”、“原来”为什么不写成“元始”、“元来”,我和学生约定分头查询、研究。经过我与学生查询考证,得出的结论是与一个历史典故有关。据说“原来”这个词在明代以前都写成“元来”,“元”是起初、开始、本来之意,后来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认为“元来”一词不仅冲撞了他的名讳,还暗含了“元朝回来”之意,更是不祥之词。于是朱元璋下令将“元”改为“原”,“元来”一词从此绝迹。所以现在我们通用“原来”、“原始”。通过对这一历史典故的查证,学生的探究欲、求知欲被充分调动起来。我又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查询对联的由来,并搜集一些名联趣联轶事,在活动课上展示学习成果,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成语、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郑人买履”、“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等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大多已发展为成语,成为语文知识库中宝贵的“财富”,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和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的传承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不少学生往往先通过对成语、寓言故事的学习进而初窥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我要求全体学生每人每天用课前三分钟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或成语典故,对该寓言或成语典故的寓意、哲理加以简要概括,提倡学生在作文中引经据典,丰富作文的内涵。
三、传统节日的溯源。
要让学生传承、弘扬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这些传统节日的来龙去脉,有了解才会有印象,才能镌刻于心。我让学生分小组,分别对“元旦”、“清明”、“寒食”、“端午”、“中秋”、“重阳”、“腊八”、“七夕”、“除夕”、“元宵”等传统节日的来源及相关风俗进行调查、研究,以书面形式展示调查报告,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及习俗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古代文化常识。
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一些重要的古代文化常识对语文教学的渗透,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写作背景及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为积累深厚的文学功底奠定良好基础。如在讲《论语八则》时,有必要向学生渗透关于孔子及儒家学派的主要常识,要让学生了解《论语》不仅是儒家经典著作,也是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必修的“四书五经”之一,由此可拓展到对“四书五经”的基本认识。只有在日常教学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滲透,学生才能在耳濡目染中长期地积累起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这是一项耐心而持久的工作。
五、古诗词鉴赏。
对古诗词的学习,首先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有效的学习习惯,我指导学生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找出古诗词的“题眼”、“文眼”,从而迅速把握诗词的核心思想;其次,在反复诵读中揣摩、品位作者的感情;最后,分析、鉴赏诗词的主旨和艺术特色。在整个鉴赏过程中,我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作者、写作背景等资料,引导他们学会知人论世,积累诗词、作者的重要信息以及经典名句,为写作储存素材。不少诗词都大量运用对偶,与对联相仿,有的诗句本身就是一幅绝佳的对联。所以,我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尝试对联创作,进而尝试创作古体诗词,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成就感。
六、传统国学经典著作名篇。
据说不少中华传统国学经典著作已成为我们的近邻日本、韩国官方及企业指定的必修书,例如《三国演义》、《孙子兵法》在商战、政治、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的巨大价值已为日韩及欧美多国所公认。外国尚且将我们的传统经典奉为珍宝,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更应将这些“国粹”加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例如《三字经》中“孔融让梨”、“五子登科”、“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骨”、“玉不琢,不成器”、“业精于勤,荒于嬉”等典故或至理名言,都为我们学生的为人处世指明了方向,诸如《弟子规》、《颜氏家训》的喻世作用也大致如此,这些经典著作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教育学生修身、齐家,建立良好德行,培养勤奋学习态度的绝佳范本。对优秀的国学经典著作名篇,我们要指导学生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火种得以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综上所述,教师从上述六个方面入手,善于创造契机引导学生进入传统文化的殿堂,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有效滲透,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学生的语文素养乃至综合素养应该能“水涨船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11: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