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讲座《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行为方略》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4 15:0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题讲座《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行为方略》反思

        5月18日下午,我校全体教职工在图书馆五楼会议室聆听王贤德副校长的《新高考背景下的学校行为方略》精彩的讲座报告,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讲座内容有:
一、新高考的四种模式:一是统一招生模式。这种模式中语数外是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是国家统一考试,外语是社会化考试,每年可以考两次;另外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通用+计算机)七门选考三门。成绩的构成是学业水平考试按等级记分占70%,高考成绩占30%。第二种模式是高职提前招生——主要针对的是职高和部分普高升入高职和应用类学校的招生;第三类是单独招生模式——只要针对职业应用类学校;第四类是三维一体化考试——高考成绩(占60%)+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高校自主招生(占30%)。
        二、新高考的三种变化:一是由“统一配餐”向“自主订餐”转变,即以前是国家确定好了的理化生或政史地选其一,现在是七选三;二是由“成人主导”向“小鬼当家”转变,即以前学生考什么是国家相关部门确定好了的,学生选科后没有选择的余地,而现在学生可以选择;三是由“精英优先”向“多样化选择”转变。
       三、新高考的变革:
改革给学校带来深刻的变革,将由千校一面向一校一面转变,学校必须要主动变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未来的学校有三种形态,一是卓越形态(学生瞄准211及以上),综合性高中(学生有何需求就开始什么课程),应用类高中(高职→应用类大学)。卓越形态的高中,必须实现自己的价值重塑。价值重塑有以下四个逻辑起点:一是学生终身兴趣的培养,二是学生卓越研究能力的培养,三是美的情怀(艺术成为学校教育的常态),四是学生的德性(德有多高,行有多远)。
        未来的教师将面临五大变化:一是面临学生选师、抢课,无固定的行政班;二是教师的双岗双职,一是学科教学,二是学识指导(无规定行政班,每个任课老师就是所教学科的“班主任”);三是学生的自由走校;四是必须一专多能;五是回归学术(高考+大学学科的先行课)。
        新高考对学生的挑战也是明显的。一是学生必须学会自主选择,主要体现在自己选择学的内容、考的科目、考试的时间,确定自己的优势科目是什么,考试的优势科目是什么;二是“一人一表”,即每个学生一张课表,可能每个人的课表均不相同;三是生涯的规划,学生需要确立自己的优势、大学的专业以及职业领域;四是需要以长扬长,参加必要的学科竞赛,力争保送,三位一体化的考试,及自主招生等。2017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不再按照简单的“文科”“理科”进行分班管理和教学,而是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学习能力和高校招生要求,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等级性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意选择3个科目参加高考。“从前的高中学生只有‘政治、地理、历史’以及‘物理、化学、生物’这2种组合可以选择,而如今可以选择的组合方式多达20种!”这样一来,学生的选择更丰富、更自由,也更有利于多元智能的发挥和发展。 选择更多,机会也更多。广大考生的兴奋点还聚焦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后,外语科目将提供2次考试机会,即普通高中学生在修业期间可参加两次外语考试,选择其中较好的一次成绩计入高校录取总成绩。“多一次考试机会,可以减轻‘一考定终身’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但就我省而言,除了外语科目,其他科目暂时只提供一次考试机会,且暂时不提供变更选考科目的机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08: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